一种管体内壁液态介质自动涂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1657发布日期:2018-07-10 20:51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液态介质涂覆工艺,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管体内壁液态介质自动涂覆工艺,其可广泛应用于圆筒、方筒、椭圆筒等形状的管体。



背景技术:

传统地管体内壁涂覆作业,一般采用手工进行涂覆,虽然能将液态介质涂覆于管体内壁上,但其生产效率低,而且也会产生液态介质的浪费。现有采用一些喷涂机进行喷涂作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液态介质形成的涂层还是不够理想,容易出现涂层各个区域厚度不均匀,这样对于一些对管体内壁的涂层各个区域均匀度要求特别高的领域,显然达不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体内壁液态介质自动涂覆工艺,以克服现有液态介质涂覆工艺不够理想,容易出现涂层各个区域厚度不均匀等缺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体内壁液态介质自动涂覆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a)水平推送,将管体通过推送台水平地推送至旋转机构上;b)垂直旋转,管体通过旋转机构将其作90度转动,使其底部位于涂覆机构的夹持工位的正上方;c)管体卡位,使得管体底部密封地卡设在上述夹持工位上,并且其内腔与涂覆机构的供液态介质管路相接通;d)灌注作业,使得涂覆机构的供液态介质管路向管体内腔灌注预先设定量的液体介质;e)涂覆作业,管体内腔的液态介质以间歇式定速定量的方式排出;f)转移管体,等待管体内腔中液态介质排出完毕后,将管体从上述夹持工位上竖直取出并且移至盛放管体的移动小车上。

所述步骤a中推送台的输送带上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导向挡板,并且相邻地两个导向挡板之间形成间距可调整的复数个管体导向通道,复数个管体分别通过对应的管体导向通道送至旋转机构上,每个管体导向通道的宽度略大于管体的宽度。

所述步骤e中通过供液态介质管路上连通的抽液泵作为动力源对管体内腔的液态介质以间歇式等速度方式抽出,并且每次抽出液态介质的体积相同。

所述步骤e中,首先启动真空抽吸装置,使得其真空抽吸盘和管体的上端封闭密封,再通过真空抽吸装置上的真空泵作为动力源对管体内腔的液态介质以间歇式挤压作用,从而迫使管体内腔的液态介质以间歇式等速度方式抽出,并且每次抽出液态介质的体积相同。

所述步骤d中,所述涂覆机构包括供料罐、回收罐以及连通在供料罐、回收罐之间并且形成液态介质回流循环的供液态介质管路,该供液态介质管路上设有用于向管体底部灌注液态介质的灌注底座,该灌注底座上设有用于密封卡设管体底部的所述夹持工位,并且该夹持工位的灌注口和所述管体内腔相接通;所述涂覆机构还包括检测液态介质罐入管体内腔后所形成的液面高度的距离感应器,并且该距离感应器通过水平气缸带动其水平运动,并且可位于罐注口的正上方。

所述步骤d中,所述供料罐和回收罐内均设有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的搅拌叶片用于对其内的液态介质进行搅拌作业。

所述步骤d中,所述涂覆机构还包括清洗罐以及置于供料罐内部并且对其内表面进行喷射的清洗喷头,该清洗喷头通过清洗软管与清洗罐相连通;所述夹持工位的灌注口还配套设有用于盖设在其上的密封盖。

所述步骤b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轴、驱动旋转轴作90°转动的驱动气缸、设在旋转轴侧面上的支撑底板以及固定在支撑底板上并且沿其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复数个夹持部,每个夹持部包括夹持支撑、装设在夹持支撑上并且用于支撑对应管体后部的导向棒以及位于对应管体左、右两侧的两个夹持块,该两个夹持块之间可相对运动;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管体是否水平推送到位的感应器。

所述步骤f中,管体通过竖直提起移动装置将其移至盛放管体的移动小车上,该竖直提起移动装置包括轨道架以及设在轨道架上水平移动的夹持框,该夹持框包括框体以及可竖直移动的夹持头,该夹持头包括用于夹持管体左、右两侧的两个提起块,该两个提起块之间可相对运动。

所述步骤f中,所述移动小车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小车轨道以及可在小车轨道上移动的盛放架,该盛放架的台面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的数排摆放口,每排摆放口由沿其台面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复数个摆放口构成;所述管体为圆管体、方管体或椭圆管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自动涂覆工艺设计理想,自动化涂覆作业,生产效率高;采用管体内腔的液态介质以间歇式定速定量的方式排出,使得管体内壁液态介质形成的涂层均匀度高,这样对管体内壁的涂层均匀度要求特别高的一些领域非常适用。

二、本自动涂覆工艺适用范围广,对于在50mm-1200mm范围内的圆管体(特别合适圆管体的高度为1000mm)都可以自动涂覆作业,而且相应尺寸截面的椭圆形、正方形以及长方形等其它形状的管体,只需要更换相应配合的夹持工位和真空抽吸盘即可。

三、本自动涂覆工艺进行具体涂覆作业时,选择性强,可针对不同液态介质而启动对应的动力源。比如液态介质为浓溶液时,启用真空抽吸装置,通过真空抽吸装置上的真空泵作为动力源对管体内腔的液态介质以间歇式挤压作用,从而迫使管体内腔的液态介质以间歇式等速度方式抽出,并且每次抽出液态介质的体积相同;液态介质为稀溶液时,通过供液态介质管路上连通的抽液泵作为动力源对管体内腔的液态介质以间歇式等速度方式抽出,并且每次抽出液态介质的体积相同。

四、本自动涂覆工艺中所述供料罐和回收罐内均设有搅拌装置的设计,使得液态介质在灌注作业前均处于充分混合状态,这样提高了液态介质自身充分的混合度,进一步地提高了e)涂覆作业中涂层各个区域厚度的均匀度。

五、本自动涂覆工艺可自动清洗,在涂覆作业结束后,可以对供料罐和供液态介质管路内的残余液态介质进行清洗干净,提高了整个自动涂覆工艺的完善性和可靠性。

六、机、液分离,液态介质和机器机体完全分隔开,液态介质不与任何机件内腔接触,不会产生液态介质浪费,便于维护清洗,而且提高好了机器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的实施示意图以及局部放大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简图。

图3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以及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沿c-c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中沿d-d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沿e-e方向的示意图,其中推送台等部分部件未画出。

图8为图3中沿n方向的示意图。

图9为图3中沿m方向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沿q-q方向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考图1、图2和图9。一种管体内壁液态介质自动涂覆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a)水平推送,将管体1通过推送台2水平地推送至旋转机构3上,该管体1为圆管体。

b)垂直旋转,管体1通过旋转机构3将其作90度转动,使其底部位于涂覆机构4的夹持工位40的正上方;c)管体卡位,使得管体1底部密封地卡设在上述夹持工位40上,并且其内腔与涂覆机构4的供液态介质管路41相接通;d)灌注作业,使得涂覆机构4的供液态介质管路41向管体1内腔灌注预先设定量的液体介质;e)涂覆作业,管体1内腔的液态介质以间歇式定速定量的方式排出;f)转移管体,等待管体1内腔中液态介质排出完毕后,将管体1从上述夹持工位40上竖直取出并且移至盛放管体1的移动小车5上。

参考图1、图3和图5。所述步骤a中推送台2的输送带20上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导向挡板21,并且相邻地两个导向挡板21之间形成间距可调整的复数个管体导向通道22,复数个管体1分别通过对应的管体导向通道22送至旋转机构2上,每个管体导向通道22的宽度略大于管体1的宽度。

参考图2和图3。对于液态介质为浓溶液时,所述步骤e中,首先启动真空抽吸装置6,使得其真空抽吸盘60和管体1的上端封闭密封,再通过真空抽吸装置6上的真空泵作为动力源对管体1内腔的液态介质以间歇式挤压作用,从而迫使管体1内腔的液态介质以间歇式等速度方式抽出,并且每次抽出液态介质的体积相同。

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述步骤d中,所述涂覆机构4包括供料罐42、回收罐43以及连通在供料罐42和回收罐43之间并且形成液态介质回流循环的所述供液态介质管路41,该供液态介质管路41上设有用于向管体1底部灌注液态介质的灌注底座44,该灌注底座44上设有用于密封卡设管体1底部的所述夹持工位40,并且该夹持工位40的灌注口和所述管体内腔相接通;所述涂覆机构4还包括检测液态介质罐入管体1内腔后所形成的液面高度的距离感应器45,并且该距离感应器45通过水平气缸46带动其水平运动,并且可位于罐注口的正上方。

参考图4和图7。所述步骤d中,所述供料罐42和回收罐43内均设有搅拌装置46,该搅拌装置46的搅拌叶片460用于对其内的液态介质进行搅拌作业。所述涂覆机构4还包括清洗罐47以及置于供料罐42内部并且对其内表面进行喷射的清洗喷头48,该清洗喷头48通过清洗软管(图中未画出)与清洗罐47相连通;所述夹持工位40的灌注口还配套设有用于盖设在其上的密封盖(图中未画出),该密封盖(图中未画出)的设计,当涂覆作业结束后,盖上密封盖(图中未画出),关闭供料罐42和回收罐43之间的回路阀门(图中未画出),通过清洗喷头48向供料罐42内喷射清洗液,可以对供料罐42和供液态介质管路41内的残余液态介质进行清洗干净。

参考图1、图2、图3和图10。所述步骤b中,所述旋转机构3包括旋转轴30、驱动旋转轴30作90°转动的驱动气缸、设在旋转轴30侧面上的支撑底板31以及固定在支撑底板31上并且沿其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复数个夹持部,每个夹持部包括夹持支撑32、装设在夹持支撑32上并且用于支撑对应管体1后部的导向棒33以及位于对应管体1左、右两侧的两个夹持块34,该两个夹持块34之间可相对运动;所述旋转机构3还包括用于检测管体1是否水平推送到位的感应器35。

参考图1、图8、图9和图10。所述步骤f中,管体1通过竖直提起移动装置7将其移至盛放管体1的移动小车5上,该竖直提起移动装置7包括轨道架70以及设在轨道架70上水平移动的夹持框,该夹持框包括框体71以及可竖直移动的夹持头72,该夹持头72包括用于夹持管体1左、右两侧的两个提起块73,该两个提起块73之间可相对运动。所述移动小车5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小车轨道50以及可在小车轨道50上移动的盛放架51,该盛放架51的台面510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的数排摆放口511,每排摆放口由沿其台面510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复数个摆放口511构成。

另外,所述管体1也可以为椭圆形、正方形以及长方形等其它形状的管体,只需要更换相应配合的夹持工位40和真空抽吸盘60即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参考图11。对于液态介质为稀溶液时,所述步骤e中通过供液态介质管路41上连通的抽液泵作为动力源对管体1内腔的液态介质以间歇式等速度方式抽出,并且每次抽出液态介质的体积相同。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