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处理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8718发布日期:2018-08-31 19:5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水资源是人类所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水污染已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之一。随着水污染的日益严重,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直至2006年,我国的污水处理率已经达到了56%。2001年至2007年,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量已经由120亿吨增加到了227亿吨,每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1.21%,同时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也已经由36.43%提高到了62.8%。尽管如此,中国的污水处理行业和发达国家相比较,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备和污水处理率偏低都是我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就污水处理率来说,欧美等发达国家都是在80%以上的,美国、荷兰等国家的污水处理率甚至已经超过了90%。根据国家建设部估计,“十一五"期间,在污水处理方面我国的投资将会达到3000亿元。根据国家建设部预测,到2010年我国的城市污水排放总量将为1050亿m3,我们预计需要新建污水处理厂1000余座。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十分不均衡,日益匮乏,且水污染比较严重,废水的综合治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针对我国水资源的短缺、工业高速发展、环境恶化的现状,开发节能、低耗、环保以及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水处理设备已经越来越迫切。循环用水,用处理以后的污水替代代替新水,减少新水的使用量,通过过滤技术减少污物处理和排放,从而减少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污水的过滤与分离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处理的过滤装置,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处理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前罩;过滤器后罩,过滤器前罩与过滤器后罩之间设置有过滤组件容纳腔;过滤介质,过滤介质设置于过滤组件容纳腔中;过滤介质夹持组件,过滤介质夹持组件将过滤介质固定在过滤组件容纳腔中;多孔板,多孔板设置于过滤介质一侧,并且多孔板固定于过滤组件容纳腔中;叶轮,叶轮设置于过滤器后罩中;导流板,导流板设置于过滤器后罩中,叶轮设置于导流板与过滤介质之间;动力轴,动力轴贯穿叶轮和导流板,动力轴的一端与导流板固定连接,动力轴为叶轮提供动力;物质流通通道,物质流通通道与过滤器后罩连通;出料口,出料口通过三通阀与物质流通通道连接;其中,过滤器后罩和过滤组件容纳腔的轴线与动力轴的轴线重合,并且其中,过滤器前罩是非对称结构,过滤器前罩的重心不在动力轴轴线的延长线上。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滤装置包括:进水通道,进水通道与过滤器前罩连通,并且进水通道内设置有截止阀;固体废料排出阀,固体废料排出阀设置于过滤器前罩上。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滤组件容纳腔包括:调整扳手,调整扳手设置于过滤组件容纳腔的一侧,调整扳手用于调整过滤组件容纳腔的两侧外壳之间的间距;铰链,铰链设置于过滤组件容纳腔的另一侧,过滤组件容纳腔的两侧外壳能够绕铰链转动;密封圈容纳腔,密封圈容纳腔设置于过滤组件容纳腔内,密封圈容纳腔位于铰链与过滤介质之间,密封圈容纳腔内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滤组件容纳腔包括:密封条,密封条环绕过滤介质设置;减震圈,减震圈设置于过滤介质与密封圈容纳腔内的一侧外壳之间。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滤装置包括:动力轴控制开关,动力轴控制开关设置于过滤器后罩上;清洗物质循环阀,清洗物质循环阀设置于过滤器后罩底部。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滤装置包括:清洗物质进口,清洗物质进口通过三通阀与物质流通通道连通。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动力轴上涂覆有聚四氟乙烯层。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叶轮与导流板之间的间距是导流板与过滤介质之间的间距的2-3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现有技术已经提出了很多类型的过滤装置。但是目前的过滤装置普遍存在以下的设计缺陷:1、采用对称设计。传统过滤器设计理论认为,为了最大限度发挥材料的强度,避免应力集中,需要尽可能的将过滤器主体部分进行对称设计。在进行大流量的水处理过程中,由于水将充满过滤器腔体,所以过滤器的重心基本上位于过滤器主体部分中轴线上,对于一些大型过滤器而言,重心高度可能高达数米以上。过高的重心已经带来了更大的安全隐患,并极大的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2、缺乏对过滤介质周围的微小结构的设计。现有技术并不重视对于过滤介质周边结构的设计,但是发明人发现,目前限制过滤效率的一大因素就是过滤介质周围的密封条件较差,导致部分污水绕过过滤介质直接进入后续管道。至少针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过滤装置,本发明的装置采用主体结构非对称设计,主体结构一高一低,可以抵消过滤过程中的振动,增大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本发明的装置对于过滤介质周围的密封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使得本发明的过滤装置的过滤效率比现有技术有所提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水处理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水处理的过滤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水处理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水处理的过滤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水处理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前罩1;过滤器后罩13,过滤器前罩1与过滤器后罩13之间设置有过滤组件容纳腔21;过滤介质3,过滤介质3设置于过滤组件容纳腔21中;过滤介质夹持组件(图中未示出,过滤介质夹持组件可以是固定在过滤组件容纳腔上的夹具),过滤介质夹持组件将过滤介质固定在过滤组件容纳腔中;多孔板4,多孔板4设置于过滤介质一侧,并且多孔板4固定于过滤组件容纳腔21中;叶轮6,叶轮6设置于过滤器后罩13中;导流板8,导流板8设置于过滤器后罩13中,叶轮6设置于导流板8与过滤介质3之间;动力轴14,动力轴14贯穿叶轮6和导流板8,动力轴14的一端与导流板8固定连接,动力轴为叶轮提供动力;物质流通通道22,物质流通通道22与过滤器后罩13连通;出料口11,出料口11通过三通阀12与物质流通通道22连接;其中,过滤器后罩13和过滤组件容纳腔的轴线与动力轴的轴线重合,并且其中,过滤器前罩1是非对称结构,过滤器前罩的重心不在动力轴轴线的延长线上。过滤装置包括:进水通道19,进水通道19与过滤器前罩1连通,并且进水通道内设置有截止阀20;固体废料排出阀,固体废料排出阀18设置于过滤器前罩上。过滤组件容纳腔包括:调整扳手17,调整扳手设置于过滤组件容纳腔的一侧,调整扳手17用于调整过滤组件容纳腔的两侧外壳之间的间距;铰链31,铰链31设置于过滤组件容纳腔的另一侧,过滤组件容纳腔的两侧外壳能够绕铰链转动;密封圈容纳腔5,密封圈容纳腔5设置于过滤组件容纳腔内,密封圈容纳腔位于铰链与过滤介质之间,密封圈容纳腔内设置有密封圈。过滤组件容纳腔包括:密封条32,密封条32环绕过滤介质设置;减震圈2,减震圈2设置于过滤介质与密封圈容纳腔内的一侧外壳之间。过滤装置包括:动力轴控制开关7,动力轴控制开关7设置于过滤器后罩上;清洗物质循环阀16,清洗物质循环阀16设置于过滤器后罩底部。过滤装置包括:清洗物质进口10,清洗物质进口10通过三通阀与物质流通通道连通。在动力轴上涂覆有聚四氟乙烯层15。叶轮与导流板之间的间距是导流板与过滤介质之间的间距的2-3倍。

工作原理:当过滤装置工作于水净化模式时,污水通过进水通道19流入,随着污水的流入,污水将填充过滤器前罩1,由于过滤器前罩1的容水部分位于过滤器中轴线下方,所以本发明的过滤器重心较低,稳定性强。随着污水的流入,由水流推动污水向过滤介质流动,污水流过过滤介质之后,由过滤介质对污水进行过滤,过滤余下的固体废渣将被阻隔在前罩中。过滤之后的净水通过物质流通通道流到三通阀,然后经过三通阀流到出料口。当过滤装置工作于清洗模式时,清洗物质通过三通阀流入物质流通通道,此时叶轮开启,由于叶轮的带动,清洗物质由叶轮流向过滤介质,实现了对过滤介质的清洗。在检修模式下,可以将前罩卸下,然后打开调整扳手,随后可以将过滤组件容纳腔的一侧板绕着铰链转动,将容纳腔打开之后,随后可以对过滤介质进行更换。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