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凝提水消白烟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8874发布日期:2018-08-31 19:5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燃煤电厂烟气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凝提水消白烟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火力发电厂设置有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系统中,高温干燥烟气进入脱硫吸收塔,富含碱性石灰石的浆液在脱硫塔内循环喷淋,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在喷淋过程中,浆液中的水分大量蒸发,使得脱硫吸收塔出口烟气达到水分的饱和温度,通常烟气温度在50摄氏度上下,烟气中水分含量在10-15%,此部分水通过烟囱排入大气,使脱硫系统成为火力发电厂主要的耗水设施之一。另外,饱和湿烟气进入大气易形成有色烟羽及石膏雨,造成一定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的火力发电厂烟气处理装置耗水量大、结构复杂、成本高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凝提水消白烟一体化装置,能够节约用水,造价低且在运行过程中耗能少,并且能够有效消除有色烟羽及石膏雨现象。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凝提水消白烟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包括入烟口与出烟口,所述出烟口与烟囱连通,所述烟囱上设有除雾器,所述烟囱下侧设置有蓄水池,所述冷凝器的冷却气体流出一侧设有双曲线通风塔,所述烟囱的排烟口朝向所述通风塔的出风口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烟囱相对侧设置有调风挡板。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通风塔延伸至所述调风挡板一侧,所述调风挡板两端分别与所述通风塔和地面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烟囱下端伸入所述蓄水池内的液面下。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冷凝器的所述入烟口处设置有布烟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布烟器内设置有至少一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碳钢衬防腐蚀鳞片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通风塔顶部设有视频采集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蓄水池与冷凝水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烟囱间设有连通管道,所述连通管道由所述冷凝器向所述烟囱一侧逐渐向下倾斜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通风塔关于所述烟囱的轴线旋转对称。

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的优点在于:

(1)冷凝器内流过的烟气加热环境冷空气,双曲线通风塔提升加热后的冷空气形成自拔力,以实现调风,不需要风机送风,节约了能量消耗;

(2)排烟口排出的烟气与空气混合,降低混合烟气的绝对含湿量,能够起到消白烟的效果,消除了视觉污染,同时避免了有色烟羽及石膏雨现象造成的污染;

(3)实现了通风塔、烟囱与蓄水池三者合一,极大地降低了造价,节约了用地;

(4)在实现烟气提水的同时,脱除了气溶胶并吸收了二氧化硫、氨气等气体污染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如下:

1.冷凝器,11.入烟口,12.出烟口,2.烟囱,21.除雾器,22.排烟口,3.蓄水池,4.通风塔,41.出风口,5.调风挡板,6.布烟器,7.连通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凝提水消白烟一体化装置,包括冷凝器1,冷凝器1包括入烟口11与出烟口12,出烟口12与烟囱2连通,烟囱2上设有除雾器21,烟囱2下侧设置有蓄水池3,冷凝器1的冷却气体由外侧水平流经其换热管,冷却空气的流出一侧设有双曲线通风塔4,烟囱2的排烟口22朝向通风塔4的出风口41设置,通风塔4内侧表面自下而上向烟囱2一侧渐缩。

烟气由入烟口11流入、出烟口12流出,外界环境中的冷空气在流经换热管时,被冷凝器1内流过的烟气加热,双曲线通风塔4提升加热后的冷空气形成自拔力,以实现调风,不需要风机送风,节约了能量。烟气中的水蒸汽以烟气中的气溶胶粒子为晶核被冷却结晶凝结成液滴,液滴逐步长大后通过除雾器21惯性分离,烟气向上排出烟囱2,雾滴向下进入蓄水池3,实现了烟气提水。在提水的过程中,作为凝结核的气溶胶粒子被水蒸气包裹并被惯性分离出来,同时也达到了脱除气溶胶的环保效果(气溶胶为酸雾,盐雾,固体颗粒),水蒸气凝结的同时也吸收了二氧化硫、氨气等气体污染物,达到进一步减排的目的。外界环境中的冷空气被加热,提高了空气的相对干燥度,通过冷却的烟气经烟囱2排出后和被加热的空气混合,降低混合烟气的绝对含湿量,能够起到消白烟的效果,消除了视觉污染,同时避免了有色烟羽及石膏雨现象造成的污染。

烟气汇集于通风塔4内部的烟囱2后排口,通过双曲线冷却塔下方的水池收集除雾器21从烟气中提取水分,减少了用水量;同时本装置实现了双曲线通风塔4、烟囱2、收集水池三者合一,极大地降低了造价,节约了用地。

实施例一中,冷凝器1与烟囱2相对侧设置有调风挡板5,通过调节调风挡板5的开度可以调节双曲线通风塔4的进风量,进而调节烟气的提水量。通风塔4延伸至调风挡板5一侧,调风挡板5两端分别与通风塔4和地面连接。烟囱2下端伸入蓄水池3内的液面下,烟囱2下端设有开口,开口贯穿烟囱2内部与蓄水池3。烟气在冷凝器1内形成的雾滴,在烟囱2内表面和除雾器21表面形成液流,流入或掉落在烟囱2下方,进入蓄水池3,蓄水池3液面形成水封避免烟气外泄。

实施例二中,冷凝器1的入烟口11处设置有布烟器6,烟气通过布烟器6后均匀分配进入烟气冷凝器1。布烟器6内设置有至少一组导流板,导流板由碳钢衬防腐蚀鳞片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防腐蚀材料制成。烟气在烟气冷凝器1中被冷空气冷却,温度降低,水蒸汽凝结,后进入烟囱2,冷凝器1阻力可通过烟气流速进行控制,冷凝器1的换热管管径大小在在30-40mm之间,调整管径大小可改变烟气流速,管内烟气流速为10-15m/s。外界环境中的冷空气通过调风挡板5后掠过冷凝器1,调风挡板5为百叶窗式,可以通过电动执行机构自动控制。双曲线塔顶设置视频采集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监测设备,通过信号反馈自动调整调风挡板5的开合程度,使冷空气量与烟气量的比例介于1-5倍。蓄水池3与冷凝水泵连接,以调节蓄水池3水量。

冷凝器1与烟囱2间设有连通管道7,连通管道7由冷凝器1向烟囱2一侧逐渐向下倾斜设置,使得冷却后的烟气顺畅进入烟囱2内。通风塔4关于烟囱2的轴线旋转对称,沿双曲线通风塔4内侧向上流动的热空气向烟囱2轴线区域靠近,带动烟囱2排烟口22排出的烟气。

以上说明仅仅是对发明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凝提水消白烟一体化装置,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包括入烟口与出烟口,所述出烟口与烟囱连通,所述烟囱上设有除雾器,所述烟囱下侧设置有蓄水池,所述冷凝器的冷却气体流出一侧设有双曲线通风塔,所述烟囱的排烟口朝向所述通风塔的出风口设置。该装置能够节约用水,造价低且在运行过程中耗能少,并且能够有效消除有色烟羽及石膏雨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沈煜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鼎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22
技术公布日:2018.08.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