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壳体表面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38670发布日期:2019-04-05 23:04阅读:9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壳体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感器壳体表面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传感器是一种物理装置或生物器官,能够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如光、热、湿度)或化学组成(如烟雾),并将探知的信息传递给其他装置或器官。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在基础学科研究中,传感器更具有突出的地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许多新领域:例如在宏观上要观察上千光年的茫茫宇宙,微观上要观察小到fm的粒子世界,纵向上要观察长达数十万年的天体演化,短到s的瞬间反应。此外,还出现了对深化物质认识、开拓新能源、新材料等具有重要作用的各种极端技术研究,如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弱磁场等等。

传感器壳体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成。而且在现在的工艺当中,对传感器壳体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几近苛刻。以往,当传感器壳体的正向尺寸超差和表面粗糙度不符合技术要求时要靠机械法化学法进行处理。这就使得工件的加工周期过长,废品率高,人力成本和材料消耗居高不下,人员的生产卫生状况较差。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新的传感器壳体表面处理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感器壳体表面处理工艺。

本发明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传感器壳体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需处理的传感器壳体投入超声波清洗器进行清洗,处理掉传感器壳体表面的油脂和杂质,晾干;(2)将晾干后的传感器壳体的表面抛光至镜面效果;(3)将抛光至镜面效果的传感器壳体进行碱蚀处理:配制质量分数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将氢氧化钠溶液水浴加热至38℃,将传感器壳体完全浸没到氢氧化钠溶液中,38℃恒温反应10min后将传感器壳体取出;(4)将碱蚀后的传感器壳体采用常温水喷淋水洗;(5)水洗后的传感器壳体进行酸蚀处理;(6)将酸蚀后的传感器壳体采用常温水喷淋水洗、烘干;(7)将烘干后的传感器壳体将加热炉放入加热炉中烧制850℃恒温加热3min后,降温至200℃恒温加热7min取出;(8)将加热炉处理后的传感器壳体的表面进行喷砂处理:采用1500#的锆砂,以0.8kg的压力对传感器壳体的表面进行喷砂处理;(9)将喷砂处理后的传感器壳体表面喷涂防腐蚀材料并抛光;(10)将抛光后的传感器壳体表面进行镀镍,然后在镀镍的表面进行电镀铜;(11)将电镀铜之后的传感器壳体进行烘烤30min,温度为100℃;(12)将烘烤冷却至常温的传感器壳体表面喷涂表面处理剂。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步骤(12)表面处理剂各组成成分按照以下重量份组成: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2份、聚醋酸乙烯酯8份、碱式氯化铝3份、纳米二氧化钛1份、纳米三氧化二锑1份、助洗剂2份、氟化钛4份、乙醇65份、硝酸锆3份。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表面处理剂的制备方法为:将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聚醋酸乙烯酯、碱式氯化铝、氟化钛、乙醇和硝酸锆置入加热搅拌容器中,边搅拌边加热到75℃,搅拌均与后再加入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三氧化二锑、助洗剂,继续搅拌,在40℃下搅拌30min,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待物料温度降到室温后,静置1h,即得所述表面处理剂。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步骤(12)喷涂表面处理剂是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步骤(5)酸蚀是指在ph为3的酸性溶液中、35℃恒温浸泡处理3min。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处理工艺科学易行,经过对传感器壳体表面清洗、抛光、碱蚀、酸蚀、高温烧制以及喷砂、镀层、喷涂表面处理剂等工艺,将传感器壳体表面不仅除氧化皮,除蜡、除油、除脂等杂质的清除,而且在其表面形成了耐腐蚀、耐摩擦、耐高温、耐氧化等性能的保护层,有效保护了传感器壳体,进而保护了传感器,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一种表面处理剂

一种表面处理剂,其各组成成分按照以下重量份组成: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2份、聚醋酸乙烯酯8份、碱式氯化铝3份、纳米二氧化钛1份、纳米三氧化二锑1份、助洗剂2份、氟化钛4份、乙醇65份、硝酸锆3份。

实施例2一种表面处理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表面处理剂的制备方法为:将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聚醋酸乙烯酯、碱式氯化铝、氟化钛、乙醇和硝酸锆置入加热搅拌容器中,边搅拌边加热到75℃,搅拌均与后再加入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三氧化二锑、助洗剂,继续搅拌,在40℃下搅拌30min,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待物料温度降到室温后,静置1h,即得所述表面处理剂。

本实施例2所采用的各组分及其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一种传感器壳体表面处理工艺

一种传感器壳体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需处理的传感器壳体投入超声波清洗器进行清洗,处理掉传感器壳体表面的油脂和杂质,晾干;(2)将晾干后的传感器壳体的表面抛光至镜面效果;(3)将抛光至镜面效果的传感器壳体进行碱蚀处理:配制质量分数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将氢氧化钠溶液水浴加热至38℃,将传感器壳体完全浸没到氢氧化钠溶液中,38℃恒温反应10min后将传感器壳体取出;(4)将碱蚀后的传感器壳体采用常温水喷淋水洗;(5)水洗后的传感器壳体进行酸蚀处理;(6)将酸蚀后的传感器壳体采用常温水喷淋水洗、烘干;(7)将烘干后的传感器壳体将加热炉放入加热炉中烧制850℃恒温加热3min后,降温至200℃恒温加热7min取出;(8)将加热炉处理后的传感器壳体的表面进行喷砂处理:采用1500#的锆砂,以0.8kg的压力对传感器壳体的表面进行喷砂处理;(9)将喷砂处理后的传感器壳体表面喷涂防腐蚀材料并抛光;(10)将抛光后的传感器壳体表面进行镀镍,然后在镀镍的表面进行电镀铜;(11)将电镀铜之后的传感器壳体进行烘烤30min,温度为100℃;(12)将烘烤冷却至常温的传感器壳体表面喷涂表面处理剂。

本实施例3所采用的表面处理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优先方案,本发明所述步骤(12)喷涂表面处理剂是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优先方案,本发明所述步骤(5)酸蚀是指在ph为3的酸性溶液中、35℃恒温浸泡处理3min。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故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感器壳体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需处理的传感器壳体投入超声波清洗器进行清洗,处理掉传感器壳体表面的油脂和杂质,晾干;(2)将晾干后的传感器壳体的表面抛光至镜面效果;(3)将抛光至镜面效果的传感器壳体进行碱蚀处理:配制质量分数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将氢氧化钠溶液水浴加热至38℃,将传感器壳体完全浸没到氢氧化钠溶液中,38℃恒温反应10min后将传感器壳体取出等。本发明处理工艺科学易行,将传感器壳体表面不仅除氧化皮,除蜡、除油等杂志的清除,而且在其表面形成了耐腐蚀、耐摩擦、耐高温、耐氧化等性能的保护层,有效保护了传感器壳体,进而保护了传感器,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毛永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国福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07
技术公布日:2019.04.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