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尾气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3895发布日期:2019-02-12 23:01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氨尾气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化工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氨尾气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氨尾气由氨化岗位合成釜尾气、氨吸收岗位氨甲醇釜尾气、浓缩岗位浓缩釜尾气、离心机尾气组成,主要成分含有氨气体、甲醇气体、氯化铵,未增加氨尾气预处理优化系统时,氨尾气携带的氯化铵日积月累沉积在尾气管道内堵塞尾气管道,引起生产异常;含有氯化铵、甲醇的氨尾气经过尾气风机去吸收塔吸收后的氨水含有甲醇和氯化铵,导致工业氨水产品质量不纯,含有甲醇的工业氨水外售给客户后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对氨尾气进行预处理以避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氨尾气预处理系统,通过多级冷却的技术手段,成功将氨尾气分为氨气体、甲醇液体和氯化铵固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氨尾气中氯化铵堵塞尾气管道以及氨水产品质量不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氨尾气预处理系统,从上至下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冷却室、第二冷却室和甲醇缓冲室,所述第一冷却室用于分离氯化铵,且其顶部设有氨尾气进气管,第二冷却室用于分离氨气体和甲醇气体,其下端侧壁上设有氨尾气出气管,所述第一冷却室下端侧壁上设有第一冷却室下液管,甲醇缓冲室底部设有甲醇回收管,甲醇回收管和第一冷却室下液管通过三通管连接甲醇回收泵。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氨尾气中氯化铵成分较多,利用第一冷却室分离出氯化铵,避免氯化铵直接在第二冷却室内固化,堵塞第二冷却室。

2、氯化铵在第一级缓冲室内沉淀分离,氨气体与甲醇气体在第二级冷却室分离,氨气体经工艺水吸收后成为不含杂质的工业氨水,甲醇气体则被冷凝成液体输出,进而输送到生产系统再次使用,在解决安全环保问题的同时也将甲醇再次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实现固液气三相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第一冷却室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氨尾气进气管2、氨尾气出气管3、第一冷却室冷冻盐水上水管4、第一冷却室冷冻盐水回水管5、第二冷却室冷冻盐水上水管6、第二冷却室冷冻盐水回水管7、甲醇下液管8、挡板9、甲醇回收管10、第一冷却室下液管11、第一冷却室12、第二冷却室13、甲醇缓冲室14、甲醇缓冲室液位计15、甲醇回收泵16、气体通道17、固体储存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内容。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尾气预处理系统,从上至下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冷却室11、第二冷却室12和甲醇缓冲室13,所述第一冷却室11用于分离氯化铵,且其顶部设有氨尾气进气管1,第二冷却室12用于分离氨气体和甲醇气体,其下端侧壁上设有氨尾气出气管2,所述第一冷却室11下端侧壁上设有第一冷却室下液管10,甲醇缓冲室13底部设有甲醇回收管9,甲醇回收管9和第一冷却室下液管10通过三通管连接甲醇回收泵15。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室11为夹套换热器,其内部被横截面为l型的挡板8分隔为气体通道16和固体储存室17,所述第一冷却室下液管10与所述固体储存室17连通,所述氨尾气进气管1伸入所述固体储存室17底部。挡板8的两侧和底板均应固定在第一冷却室11的内壁上,使得固体储存室17成为一个不漏液的容器。气体通道16和固体储存室17的上部应该连通,使得固体储存室17内的气体可以进入气体通道16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冷却室12为列管换热器,所述列管换热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气体通道16。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室11下端侧壁设有第一冷却室冷冻盐水上水管3,上端侧壁上设有第一冷却室冷冻盐水回水管4。

优选的,所述第二冷却室12下端侧壁设有第二冷却室冷冻盐水上水管5,上端侧壁上设有第二冷却室冷冻盐水回水管6。

优选的,所述第二冷却室12通过设置在第二冷却室12底部的甲醇下液管7与所述甲醇缓冲室13连通。

优选的,所述甲醇缓冲室13外壁设有与甲醇缓冲室13连通的甲醇缓冲室液位计14。

本发明的使用原理为:

氨尾气从第一冷却室11顶部进入固体储存室17底部,同时第一冷却室冷冻盐水上水管3内通入冷冻盐水,氨尾气受冷,氯化铵固体沉降于固体储存室17底部,部分甲醇气体液化为甲醇液体,剩余气体(甲醇和氨气)通过气体通道16进入第二冷却室12。剩余气体在第二冷却室12受冷,甲醇液化成甲醇液体,通过甲醇下液管7进入甲醇缓冲室13,甲醇缓冲室13内的甲醇和第一冷却室11内分离出来的少量甲醇液体汇合,再由甲醇回收泵15泵出。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氨尾气预处理系统,从上至下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冷却室、第二冷却室和甲醇缓冲室,所述第一冷却室用于分离氯化铵气体,且其顶部设有氨尾气进气管,第二冷却室用于分离氨气体和甲醇气体,其下端侧壁上设有氨尾气出气管,所述第一冷却室下端侧壁上设有第一冷却室下液管,甲醇缓冲室底部设有甲醇回收管,甲醇回收管和第一冷却室下液管通过三通管连接甲醇回收泵。本发明可减少氨尾气管道的堵塞情况,并且可提高工业氨水的纯度。

技术研发人员:鄢国祥;张永康;刘路;雷红强;张行国;黄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昌恒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12
技术公布日:2019.0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