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纹管自动上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6022发布日期:2019-04-03 04:24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波纹管自动上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涂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纹管自动上胶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波纹管需要和其它管件进行粘接,所以会在波纹管的一端上胶。上胶工序一般采用涂胶机进行涂抹,但是在现有的涂胶机中,储胶箱会和保温设备连接,储胶箱下端连通出胶管,出胶管下端连接涂抹部。在使用过程中,为了让储胶箱保持一定的温度,避免胶液冷却凝固,降低胶液的流动性,但是持续加温会使胶液中的水分蒸发,尤其是越靠近侧壁的胶液中的水分蒸发越快,此处的胶液干固后便会粘附在侧壁上,侧壁越来越厚,降低了储胶箱的使用容积,减少了胶液的通入,同时干固粘附在侧壁上的胶液难以去除,强力去除会损伤侧壁表面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纹管自动上胶设备,以解决现有储胶箱侧壁上会粘附干固的胶液,导致侧壁增厚,降低了储胶箱的使用容积,减少了胶液流入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波纹管自动上胶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储胶箱、流胶通道和涂抹部,储胶箱连通有进胶管,储胶箱内还竖向设有柔性壁,柔性壁和储胶箱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底面竖向贯穿设有可转动的转杆,转杆和底面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转杆靠近底面的端面固接有搅动部,远离底面的一端连接有电机,搅动部与柔性壁之间持续碰撞。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中利用电机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搅动部转动,搅动部在转动时和柔性壁碰撞。基础方案可以达到两个效果:一是,加大了胶液的流动速度,可以让位于储胶箱侧壁处的胶液和其中部的胶液进行交替流转,从而让整个储胶箱中的胶液充分流动起来。避免靠近储胶箱侧壁的胶液不流动且在长期加温过程中,水分蒸发过快,干固凝结在侧壁上,导致储胶箱中的使用容积减小,这样通入储胶箱的胶液便会减小。同时干固在侧壁上的胶液不容易清洗,需要停止运行的设备,加入清洗剂进行反应,然后反复清洗才能再次使用,这样的涂胶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清理,清洗麻烦且耽误加工时间,本申请不需要对储胶箱进行清洗,节省了清洗时间。二是,搅动部碰撞柔性壁,使柔性壁持续发生振动,可以持续使柔性壁附近的胶液和柔性壁表面分离,让最靠近甚至贴合在柔性壁的胶液不能持续和柔性壁接触,从而避免被加温干固粘附在柔性壁上。

进一步,所述流胶通道为两层结构,内层为柔性材料,两层之间设有多个第二球体,第二球体之间用环杆串联,环杆表面沿周向设有齿条,第二球体内部中空且设有内置有蓄电电池的马达,马达连接有齿轮,齿轮和齿条啮合,马达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和齿条啮合带动第二球体在环杆上移动。当胶液流入流胶通道中,胶液也会部分和流胶通道侧壁粘附,长期使用过程中在流胶通道的侧壁也会粘附干固的胶液。本方案中利用第二球体在马达的带动下,第二球体中的齿轮和齿条啮合移动下在环杆上移动,第二球体的移动可以和内层的流胶通道进行碰撞挤压,让其内壁上的胶液和内壁分离。同时内壁在向内移动的过程中,内壁上的胶液会在上方胶液的冲击下脱落,新的胶液重新附着在内壁上,如此循环,可以避免同一层胶液长时间在内壁附着且在水分蒸发后干固在内壁上,导致内壁增厚,胶液流出不通畅。

进一步,所述涂抹部包括与流胶通道连通的分流管,分流管下部周壁固接有刷毛,整体的刷毛下沿与波纹管连接处相仿呈l形结构。流胶通道中的胶液通入分流管,分流管可以将胶液进行分流,避免胶液集中一处流出不能均匀涂抹在波纹管上。胶液从分流管下端口流出和刷毛接触,胶液顺着刷毛和波纹管均匀接触。

进一步,所述搅动部包括和转杆固接的转台,转台上周向连接有多个支杆,支杆上连接有第一球体,支杆的长度均大于转台中心点到柔性壁宽度的二分之一,小于储胶箱中心点到其侧壁的长度,相邻的支杆长度不同。转杆带动转台,转台带动支杆转动,支杆上的第一球体随着支杆一起转动,第一球体和柔性壁碰撞,使柔性壁发生振动,迫使柔性壁上的胶液脱落。同时,支杆的长度均大于转台中心点到柔性壁宽度的二分之一,小于储胶箱中心点到其侧壁的长度,相邻的支杆长度不同。这样可以保证每个支杆都可以和柔性壁产生碰撞,且不同长度的支杆会使柔性壁产生的振荡幅度不同,胶液脱落效果更好。

进一步,多个所述支杆顺次连接有肋杆,这样可以让所有支杆同步转动,避免相邻支杆发生碰撞。

进一步,所述分流管的下端口沿径向设有多个竖板,可以将胶液进一步分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全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俯视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球体的放大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流胶通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储胶箱1、柔性壁2、加热层3、转杆4、电机5、转台6、支杆7、第一球体8、流胶通道9、环槽10、第二球体11、环杆12、齿条13、齿轮14、分流管15、竖板16、刷毛17、马达18。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4所示:

一种波纹管自动上胶设备,包括矩形的且密封的储胶箱1,储胶箱1外壁包覆有加热层3,加热层3内交叉内置有加热丝,加热丝电联电源。储胶箱1的侧壁为两层结构,外层为钢板结构的箱壁,内层为耐高温柔性橡胶的柔性壁2,内层和外层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的宽度范围为15—25mm。储胶箱1内底面加工有连接转杆4的通孔,且在转杆4与通孔的连接处设有动密封圈。转杆4下端面固接电机5输出轴,转杆4上端部固接随转杆4一起转动的转台6,转台6周壁上均匀周向固接有4个支杆7,支杆7和储胶箱1底面平行,每个支杆7上都固接有第一球体8,同时保证每个支杆7的长度不同且都和内层箱壁发生碰撞,相邻支杆7顺次用肋杆连接。

储胶箱1底面连通流胶通道9的上端口,流胶通道9侧壁为两层结构,内层为表面光滑的柔性橡胶层,两层之间留有间隙,外层侧壁的内表面固接有用于支撑第二球体11的环槽10,环槽10内的多个第二球体11用环杆12串联。环杆12表面沿长度方向加工有齿条13,第二球体11内部中空且固接有马达18,马达18内置有蓄电电池,马达18的输出轴固接有齿轮14,齿轮14和齿条13啮合,马达18带动齿轮14转动,齿轮14和齿条13啮合带动第二球体11在环杆12上移动,第二球体11移动与内层产生碰撞挤压。

流胶通道9的下端口连通有分流管15,分流管15的下端口沿径向固接3个竖板16。分流管15下部周壁固接有刷毛17,整体的刷毛17下沿与波纹管连接处相仿呈l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将调和后的胶液通入储胶箱1中,电源为加热丝供能,加热丝发热,对储胶箱1进行保温加热。电机5带动转杆4转动,转杆4带动转台6转动,转台6带动支杆7和第一球体8转动,第一球体8在转动时和柔性橡胶层的内壁碰撞。支杆7和第一球体8的转动加大了胶液的流动速度,可以让位于储胶箱1侧壁处的胶液和其中部的胶液进行位置互换,从而让整个储胶箱1中的胶液充分流动起来。避免靠近储胶箱1侧壁的胶液不流动且在长期加温过程中,水分蒸发过快,干固凝结在侧壁上,导致储胶箱1中的使用容积减小,这样通入储胶箱1的胶液便会减小。同时干固在侧壁上的胶液不容易清楚,需要停止运行的设备,加入添加剂进行反应,然后反复清洗才能再次使用,这样的涂胶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清理,清洗麻烦且耽误加工时间。另外,第一球体8碰撞柔性橡胶层过程中,可以持续使柔性橡胶层附近的胶液和柔性壁2表面分离,让最靠近甚至贴合在柔性橡胶层的胶液不能持续和其接触,从而被加温干固粘附在柔性橡胶层上。

胶液从储胶箱1内流入流胶通道9中,通过下端的分流管15将胶液分流后流入分流管15下端的刷毛17上,刷毛17和波纹管接触将胶液涂抹在外表面。当胶液流入流胶通道9中,胶液也会部分和流胶通道9侧壁粘附,长期使用过程中在流胶通道9的侧壁也会粘附干固的胶液。第二球体11在马达18的带动下,第二球体11中的齿轮14和齿条13啮合移动下在环杆12上移动,第二球体11的移动可以和内层的流胶通道9进行碰撞挤压,让其内层上的胶液和内壁分离。同时内层在向内移动的过程中,内层上的胶液会在上方胶液的冲击下脱落,新的胶液重新附着在内层上,如此循环,可以避免同一层胶液长时间在内层附着且在水分蒸发后干固在内壁上,导致内层增厚,胶液流出不通畅。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电动马达18型号为卓谊的140。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发明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