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排泥的浓缩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4737发布日期:2018-10-12 22:27阅读:7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浓缩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排泥的浓缩池。



背景技术:

在采用生化方式处理污水时,会产生大量剩余污泥,此时的污泥含水率很高,一般为99.5~99.8%。污泥浓缩的目的就是降低污泥中水分,缩小污泥的体积,减少后续污泥脱水的设备投资,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费用。

但是现有的浓缩池排泥都是采用人工定时排放,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无法量化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率高、可根据污泥浓度量化控制排泥的自动排泥的浓缩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排泥的浓缩池,包括浓缩池本体和PLC系统,所述浓缩池本体的底部设有锥斗,所述锥斗设有出泥口,所述出泥口设有控制阀,所述浓缩池本体内设有至少一个的SS污泥浓度监测仪,所述控制阀和SS污泥浓度监测仪均与所述PLC系统电连接。

其中,所述锥斗的母线的倾斜角为60-80°。

其中,所述出泥口还连通有压泥机。

其中,所述SS污泥浓度监测仪的数量为2-6个,相邻的SS污泥浓度监测仪的高度差为0.5-1m。

进一步地,最低的所述SS污泥浓度监测仪与所述锥斗的最高点的距离为1-2m。

更进一步地,最低的所述SS污泥浓度监测仪比所述锥斗的最高点低0.5-1m。

其中,所述浓缩池本体还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垂直向下并设于浓缩池本体的中部,所述浓缩池本体于进水管的出水口处还设有挡板。

其中,所述挡板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7-3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SS污泥浓度监测仪安装简便,维护工作量少,工作可靠性高,传感器以沉入式配置,可以有效检测浓缩池本体内的悬浮物浓度,得到的浓度数据输送至PLC系统,PLC系统根据该浓度数据控制出泥口上控制阀的开关,当污泥浓度较高时,控制阀开启,开启程度依据污泥浓度而进行调整,而污泥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排除,达到最佳的效能;当污泥浓度较低时,控制阀关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浓缩池本体、11-锥斗、12-控制阀、2-PLC系统、3-SS污泥浓度监测仪、4-压泥机、5-进水管、6-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排泥的浓缩池,包括浓缩池本体1和PLC系统2,所述浓缩池本体1的底部设有锥斗11,所述锥斗11设有出泥口,所述出泥口设有控制阀12,所述浓缩池本体1内设有至少一个的SS污泥浓度监测仪3,所述控制阀12和SS污泥浓度监测仪3均与所述PLC系统2电连接。

SS污泥浓度监测仪3安装简便,维护工作量少,工作可靠性高,传感器以沉入式配置,可以有效检测浓缩池本体1内的悬浮物浓度,得到的浓度数据输送至PLC系统2,PLC系统2根据该浓度数据控制出泥口上控制阀12的开关,当污泥浓度较高时,控制阀12开启,开启程度依据污泥浓度而进行调整,而污泥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排除,达到最佳的效能;当污泥浓度较低时,控制阀12关闭。

其中,所述锥斗11的母线的倾斜角为60-80°,即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80°,该范围的锥斗11沉降污泥效果好,空间利用率较高。

其中,所述出泥口还连通有压泥机4,让污泥中的水分能更为快速、大量的排出,获得更佳的脱水干燥效果,从而使污泥得到更快的回收利用。

其中,当浓缩池长时间工作时,水体的流动可能导致某个部位的污泥浓度改变幅度较大,此时SS污泥浓度监测仪3得到的数据不能很好地反映浓缩池本体1的污泥总体浓度,为此,所述SS污泥浓度监测仪3的数量为2-6个,相邻的SS污泥浓度监测仪3的高度差为0.5-1m,可以提高检测数据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最低的所述SS污泥浓度监测仪3与所述锥斗11的最高点的距离为1-2m。更进一步地,最低的所述SS污泥浓度监测仪3比所述锥斗11的最高点低0.5-1m。通过设置SS污泥浓度监测仪3的合理位置,可以提高检测数据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

其中,所述浓缩池本体1还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垂直向下并设于浓缩池本体1的中部,所述浓缩池本体1于进水管的出水口处还设有挡板6。本实用新型的浓缩池采用的是竖流式,占地面积小,排泥容易。

其中,所述挡板6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7-30°。挡板6可以有效地拦截污泥,使污泥发生沉降,而17-30°的角度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污泥的沉降效率。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