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生物除臭及生物土壤排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1299发布日期:2018-12-07 22:50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气生物除臭及生物土壤排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除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气生物除臭及生物土壤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VOCs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指在常温下,沸点50℃—260℃的各种有机化合物。VOCs按其化学结构,可以进一步分为:烷类、芳烃类、酯类、醛类和其他等。目前已鉴定出的有300多种。最常见的有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三氯乙烯、三氯甲烷、三氯乙烷、二异氰酸酯(TDI)、二异氰甲苯酯等。VOCs可引起慢性中毒,损害肝脏和神经系统、引起全身无力、瞌睡、皮肤瘙痒等。有的还可能引起内分泌失调、影响性功能;苯和二甲苯还能损害系统,以至引发白血病。

众所周知,PM2.5(细颗粒物)、雾霾天气对人民的生活和健康的影响日益严重,而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使PM2.5浓度异常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目前工业生产的VOCs的总排放量已经达到2000多万吨/年的水平。在各种使用有机溶剂的场合,如喷漆、印刷、金属除油和脱脂、粘合剂、制药、塑料、橡胶、石油等加工生产场所,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简称VOCs)都在污染空气。在人们通过各种去除挥发性溶剂(如冷凝法、吸附法、吸收法、燃烧法、生物法、膜分离法、等离子体法、光催化氧化法)污染控制技术上,尽管处理系统和方法不断更新,去除率或回收率不断提高(有的方法高达98%以上),但总是存在残余VOCs的排放,更多的是不能达标排放,有的污气处理方法甚至还会产生二次污染。随着政府对大气污染治理监管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各地、各行业的排放标准进一步提高,使现有的处理系统和方法的处理极限难以适应不断提高的排放标准要求。

授权公告号为:CN206823535U的专利,一种生物土壤废气除臭系统,包括废气进气管、风机、土壤滤池和喷淋装置,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与废气进气管密闭连通,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密闭连通有进气布气管路,所述土壤滤池底部具有大颗粒土壤滤池底部,所述大颗粒土壤滤池底部由粒径为3~10mm的石材颗粒构成,所述进气布气管路具有布气管道,所述进气布气管路的布气管道密闭置于大颗粒土壤滤池底部中,所述布气管道开有若干个排气孔;所述土壤滤池除开大颗粒土壤滤池底部部分均填充有过滤土,所述土壤滤池顶部设有喷淋水管,所述喷淋水管的进水端处设有喷淋电磁阀,所述喷淋水管上连通安装有若干个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用于对土壤滤池进行喷淋水分;该专利主要是通过生物土壤完成处理,处理不够充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气生物除臭及生物土壤排放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废气处理装置吸附能力差,除臭不彻底的技术问题。

一种废气生物除臭及生物土壤排放系统,包括风机、酸碱洗涤塔、生物滤池和生物土壤吸收装置,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酸碱洗涤塔底部连通,所述酸碱洗涤塔上端与所述生物滤池底部连通,所述生物滤池上部与所述生物土壤吸收装置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滤池包括密封腔体、生物滤料层、第一喷淋管、第一水管和循环水泵,所述密封腔体内部设置有生物滤料层,且密封腔体底部储存有菌液,所述循环水泵与密封腔体底部连通,且循环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与所述第一喷淋管连通,所述第一喷淋管设置在密封腔体内部,且第一喷淋管位于所述生物滤料层上方,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循环水泵将底部的菌液抽送至第一喷淋管,然后喷洒,对废气完成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滤料层包括填料层和多孔支撑板,所述多孔支撑板设置在密封腔体内部,且多孔支撑板上设置有填料层,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孔支撑板来支撑填料层,这样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腔体上方间隔设置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密封腔体与所述多孔支撑板连接,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伸缩气缸带动多孔支撑板上下运动,有利于调节多孔支撑板的位置,从而便于更换填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土壤吸收装置包括生物土壤层、排气管和进气管,所述生物土壤层上方设置有草坪层,且生物土壤层内部设置有排气管,所述生物土壤层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加菌孔,所述进气管一端与所述密封腔体上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排气管设置在生物土壤层内部,且排气管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所述排气管内部填充有过滤料,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排气管排气,通过过滤料进行过滤,从而完成排气过滤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至少为三个,且排气管水平间隔设置,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排气管排气,利用排气管内部的滤料可以进行初步过滤。

进一步地,它还包括喷淋水泵、第二喷淋管和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设置在草坪层上,且第二水管与喷淋水泵连接,所述第二水管上连通有第二喷淋管,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喷淋水泵接药箱,喷淋菌液,这样起到最后净化的作用,菌液也能够通过草坪层过滤进入生物土壤层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土壤层包括粗滤料土壤层和细滤料土壤层,所述粗滤料土壤层位于细滤料土壤层下方,且粗滤料土壤层的滤料直径为25-65mm,所述细滤料土壤层的滤料直径为10-25mm,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粗滤料土壤层、细滤料土壤层进行多次过滤处理,从而提高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废气处理系统,通过酸碱洗涤塔进行酸碱中和处理,然后送入生物滤池中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送入生物土壤层进行处理,最后排放,本实用新型通过多次处理和过滤,实现废气的达标排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废气生物除臭及生物土壤排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废气生物除臭及生物土壤排放系统的排气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风机;2-酸碱洗涤塔;3-生物滤池;4-生物土壤吸收装置;5-密封腔体;6-生物滤料层;7-第一喷淋管;8-第一水管;9-循环水泵;10-填料层;11-多孔支撑板;12-生物土壤层;13-排气管;14-进气管;15-草坪层;16-加菌孔;17-出气孔;18-过滤料;19-喷淋水泵;20-第二喷淋管;21-第二水管;22-粗滤料土壤层;23-细滤料土壤层;24-伸缩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废气生物除臭及生物土壤排放系统,包括风机1、酸碱洗涤塔2、生物滤池3和生物土壤吸收装置4,所述风机1的出风口与酸碱洗涤塔2底部连通,所述酸碱洗涤塔2上端与所述生物滤池3底部连通,所述生物滤池3上部与所述生物土壤吸收装置4连通,本实用新型是将废气收集送入酸碱洗涤塔2中,利用酸碱洗涤塔2先进行中和处理,然后进行生物滤池3,通过湿润的生物滤料层进行生物吸收和生物氧化,从而将废气分解和吸附,最后通过生物土壤吸收装置4进行进一步吸附处理,最后实现达标排放。

其中,所述生物滤池3包括密封腔体5、生物滤料层6、第一喷淋管7、第一水管8和循环水泵9,所述密封腔体5内部设置有生物滤料层6,且密封腔体5底部储存有菌液,所述循环水泵9与密封腔体5底部连通,且循环水泵9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一水管8,所述第一水管8与所述第一喷淋管7连通,所述第一喷淋管7设置在密封腔体5内部,且第一喷淋管5位于所述生物滤料层6上方,循环水泵9从密封腔体5底部抽取菌液,然后送入第一喷淋管7中,所述第一喷淋管7上开设有多个喷孔,从上往下喷淋,从而将生物滤料层6淋湿,这样有利于吸收废气,而循环水泵9可以将菌液循环使用,这样能够充分使用菌液。

其中,所述生物滤料层6包括填料层10和多孔支撑板11,所述多孔支撑板11设置在密封腔体5内部,且多孔支撑板11上设置有填料层10,通过多孔支撑板11来支撑填料层10,这样也能够便于填料层10进行更换。

其中,所述密封腔体5上方间隔设置有伸缩气缸24,所述伸缩气缸24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密封腔体5与所述多孔支撑板11连接,通过伸缩气缸24带动多孔支撑板11上下运动,有利于调节多孔支撑板11的位置,从而便于更换填料层10。

其中,所述生物土壤吸收装置4包括生物土壤层12、排气管13和进气管14,所述生物土壤层12上方设置有草坪层15,且生物土壤层12内部设置有排气管13,所述生物土壤层1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加菌孔16,所述进气管14一端与所述密封腔体5上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管13连通,所述排气管13设置在生物土壤层12内部,且排气管13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17,所述排气管13内部填充有过滤料18,当废气从生物滤池3中处理过后,进入生物土壤层12中继续处理,完成过滤,在排气过程中,通过排气管13中的过滤料18可以先完成初步过滤。

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排气管13至少为三个,且排气管13水平间隔设置,通过排气管13排气,利用排气管13内部的滤料可以进行初步过滤。

其中,它还包括喷淋水泵19、第二喷淋管20和第二水管21,所述第二水管21设置在草坪层15上,且第二水管21与喷淋水泵19连接,所述第二水管21上连通有第二喷淋管20,所述第二喷淋管20上开设有喷孔,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喷淋水泵19接药箱,喷淋菌液,这样起到最后净化的作用,菌液也能够通过草坪层过滤进入生物土壤层12内部,这样可以有利于生物土壤层12对废气吸收。

其中,所述生物土壤层12包括粗滤料土壤层22和细滤料土壤层23,所述粗滤料土壤层22位于细滤料土壤层23下方,且粗滤料土壤层22的滤料直径为25-65mm,所述细滤料土壤层23的滤料直径为10-25mm,通过粗滤料土壤层22、细滤料土壤层23进行多次过滤处理,从而提高过滤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填料层10和滤料18可以为松树皮,生物土壤层12可以为碎木块、鹅卵石、石英石、陶粒组合形成的土壤层;本实用新型可以通排气管13中的过滤料18进行吸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