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锅炉脱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1281发布日期:2018-12-07 22:50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环保锅炉脱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脱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环保锅炉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锅炉使用过程中,通过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随着氮氧化物带来的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必须对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硝处理,使烟气符合排放标准,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策略。目前,中小型锅炉普遍采用SCR脱硝装置来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SCR脱硝装置的脱硝效率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入反应装置的烟气温度,SCR脱硝装置的有效工作温度约为300-400℃,现有的SCR脱硝装置都是单独采用加热器对烟气进行加热,不仅能源耗费较大,而且烟气升温耗时长,极大地影响了脱硝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节能环保锅炉脱硝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节能环保锅炉脱硝装置,包括锅炉本体和脱硝装置,所述脱硝装置包括进烟口、脱硝主体和出烟口,所述脱硝主体内靠近进烟口处设置有喷氨装置,所述喷氨装置包括氨水喷枪,所述氨水喷枪通过管道与脱硝装置外的氨水储罐连通,所述喷氨装置靠近出烟口的一侧设置有混合器,所述混合器靠近出烟口的一侧设置有催化剂层,所述锅炉本体的排气口通过脱硝管道与脱硝装置的进烟口连通,所述锅炉本体包括炉壳和炉膛,所述炉壳与炉膛之间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内设置有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由夹层进入脱硝管道内,再由脱硝管道进入夹层内形成闭环管路,所述脱硝管道内靠近进烟口处设置有电加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管位于夹层内的部分呈S型设置,所述循环水管位于脱硝管道内的部分设置在脱硝管道的内壁上。

前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锅炉脱硝装置,氨水喷枪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氨水喷枪在脱硝主体内侧壁上相对设置。

前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锅炉脱硝装置,脱硝主体内位于催化剂层靠近出烟口的一侧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

前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锅炉脱硝装置,催化剂层包括第一催化剂层和第二催化剂层,所述第二催化剂层位于第一催化剂层与活性炭过滤网之间。

前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锅炉脱硝装置,第一催化剂层由五氧化二钒制成,所述第二催化剂层由三氧化二铁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锅炉本体内设置夹层,在夹层内设置有循环水管,循环水管由夹层进入脱硝管道内,再由脱硝管道进入夹层内形成闭环管路,在锅炉的使用过程中,循环水管内的水吸收炉膛散发的热量,对炉膛起到散热的作用,吸收热量后的水移动至脱硝管道内,使脱硝管道内的烟气升温,实现对烟气的预热,循环水管内的水降温后再次进入夹层中,吸收热量,实现循环工作,不仅有效地节约了成本,而且减少了烟气到达有效工作温度的时间,同时,还可以对锅炉进行散热;

(2)本实用新型中位于夹层内的循环水管呈S型设置,有效地增加了循环水管在夹层内的受热面积和受热时间,使循环水管内的水温更高,提高了对脱硝管道中烟气的预热效果;

(3)本实用新型在脱硝主体内相对设置两个氨水喷枪,使形成的氨气可以扰乱烟气的移动方向,使烟气与氨气充分混合,从而提高了脱硝的效率;

(4)本实用新型在脱硝主体中设置两层催化剂层,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对烟气的脱硝质量,而且尽可能避免了氨逃逸的现象;又在催化剂层后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可以对烟气中的苯类、酚类有机气体进行吸附处理,使排放的烟气进一步符合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锅炉本体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图1中A-A的截面剖视图;

其中:1、锅炉本体;2、进烟口;3、脱硝主体;4、出烟口;5、氨水喷枪;6、混合器;7、催化剂层;8、排气口;9、脱硝管道;10、炉壳;11、炉膛;12、夹层;13、循环水管;14、电加热器;15、活性炭过滤网;16、第一催化剂层;17、第二催化剂层;18、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锅炉脱硝装置,包括锅炉本体1和脱硝装置,脱硝装置包括进烟口2、脱硝主体3和出烟口4,脱硝主体3内靠近进烟口2处设置有喷氨装置,喷氨装置包括两个氨水喷枪5,两个氨水喷枪5在脱硝主体3内侧壁上相对设置,氨水喷枪5通过管道与脱硝装置外的氨水储罐连通,在喷氨装置靠近出烟口4的一侧设置有混合器6,在混合器6靠近出烟口4的一侧设置有催化剂层7,催化剂层7包括第一催化剂层16和第二催化剂层17,第二催化剂层17位于第一催化剂层16靠近出烟口4的一侧,其中,第一催化剂层16由五氧化二钒制成,第二催化剂层17由三氧化二铁制成,在第二催化剂层17靠近出烟口4的一侧还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15。

锅炉本体1的排气口8通过脱硝管道9与脱硝装置的进烟口2连通,在脱硝管道9内靠近进烟口2处设置有电加热器14,锅炉本体1包括炉壳10和炉膛11,在炉壳10与炉膛11之间设置有夹层12,在夹层12内设置有循环水管13,循环水管13从夹层12进入脱硝管道9内,再由脱硝管道9进入夹层12内形成闭环管路,循环水管13位于夹层12内的部分呈S型设置,循环水管13位于脱硝管道9内的部分设置在脱硝管道9的内壁上,如图1,图2所示,循环水管13从左侧的夹层12由脱硝管道9的进气口进入脱硝管道9,贴合脱硝管道9的上管壁伸向脱硝管道9内,然后贴合脱硝管道9的下管壁由由脱硝管道9的进气口伸出脱硝管道9,再进入右侧的夹层12中,如图1和图3所示,循环水管13位于夹层12内的部分的两端均有一部分水管伸出夹层12,作为循环水管13的进水口18和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锅炉在使用时,燃烧产生的烟气由锅炉的排气口8进入脱硝管道9中,通过循环水管13的进水口将水输送进循环水管13中,水在循环水管13中流动,在锅炉夹层12内的水吸收炉膛11散热的热量,然后移动至脱硝管道9中,循环水管13中的水通过热传导,使脱硝管道9内的烟气升温,实现对烟气的预热,水在脱硝管道9内降温后再次进入夹层12内进行吸热,实现循环工作;预热后的烟气通过电加热器14,使烟气达到有效工作温度,然后进入脱硝主体3,脱硝主体3内的氨水喷枪5通过管道将氨水储罐内的氨水喷至脱硝主体3内,喷出的氨水在高温下变成氨气,与烟气混合,然后经过混合器6,进一步混合均匀,然后通过第一催化剂层16和第二催化剂层17,发生脱硝反应,脱硝后的烟气再经过活性炭过滤网15进行吸附过滤,然后由出烟口4排出。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