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操作弹性气液固反应器的气液分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8549发布日期:2018-10-02 18:4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相分布器,具体涉及一种大操作弹性气液固反应器的气液分布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和国内装置越来越大型化、国产化,大型工程中反应为核心部分,这是决定整个产品能否实现的基础,而随着大型化反应器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反应器大型化以后,在反应器内部就存在一个分部效率差,导致物料不能最大范围的分布于床层,热交换效率与传质效率降低相应导致物料反应效率低,特别是针对于DN>1000mm气液两相固定床反应器或气液两相管式反应器,例如重油加氢装置,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针对气液固三相反应器的配套分部结构。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气液两相固定床反应器或气液两相管式反应器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大操作弹性气液固反应器的气液分布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气液两相固定床反应器或气液两相管式反应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大操作弹性气液固反应器的气液分布结构,采用改进的合理进口物料分布,扩大分布于床层或管板管孔的分布区域,热交换效率与传质效率大大提高,并采取适当措施,使得大小操作弹性工况均能满足要求,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大操作弹性气液固反应器的气液分布结构,包括:

进料扩散管,由进料插入管和与所述进料插入管连通设置的一级导流管组成,且所述进料插入管的侧壁设置有多条第一槽缝,所述第一槽缝用于导流气相;

二级导流管,设置有多行多列,且与所述一级导流管连通设置;

二级分布器,设置有多个,分别与所述二级导流管连通设置,用于导流液相。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槽缝为竖向条形槽缝。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二级分布器为二级槽式分布器,且所述二级槽式分布器的侧壁开设有上下两排溢流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二级槽式分布器还设置有护壁,用于限制溢出的所述液相的横向喷洒范围。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护壁为柱形空腔形护壁,且所述柱形空腔形护壁套设在所述二级槽式分布器所处溢流孔位置的外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二级分布器下部的泡帽分布器,所述泡帽分布器包括中心管和套设在所述中心管顶部的泡帽,所述中心管的侧壁设置有用于所述液相进入的第二槽缝。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槽缝设置有上下两排。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排所述第二槽缝包括多组竖向间隔分布的条形槽缝。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泡帽分布器还包括螺杆和螺母,其中,所述螺杆套设在所述中心管与所述泡帽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以下技术效果:采用改进的合理进口物料分布,扩大分布于床层或管板管孔的分布区域,热交换效率与传质效率大大提高,并采取适当措施,使得大小操作弹性工况均能满足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操作弹性气液固反应器的气液分布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料扩散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二级导流管排布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二级分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泡帽分布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料插入管,11-第一槽缝,2-一级导流管,3-二级导流管,4-二级分布器,41-上排溢流孔,42-下排溢流孔,43-护壁,5-泡帽分布器,51-泡帽,52-中心管,521-第二槽缝,53-螺母,54-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大操作弹性气液固反应器的气液分布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操作弹性气液固反应器的气液分布结构,包括:

进料扩散管,由进料插入管1和与进料插入管1连通设置的一级导流管2组成,且进料插入管1的侧壁设置有多条第一槽缝11,第一槽缝11用于导流气相;

如图2所示,二级导流管3,设置有多行多列,且与一级导流管2连通设置,通过二级导流管3将液相分流至整个反应器内部,具体的行列数可根据反应器的形状及其容量进行合理分布;

二级分布器4,设置有多个,分别与二级导流管3连通设置,用于导流液相,通过二级分布器4将分流的液相流入反应器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槽缝11为竖向条形槽缝,竖向条形分布的第一槽缝11能够均匀的将二级分布器4内部的液相分流至侧面并流出。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如图3所示,二级分布器4为二级槽式分布器,且二级槽式分布器的侧壁开设有上下两排溢流孔,大操作弹性时高液位时通过上排溢流孔41和下排溢流孔42同时排出,小操作弹性时,界面低液位时仅从下排溢流孔42溢流,具体的,还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开孔的高度、孔径及其数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二级槽式分布器还设置有护壁43,用于限制溢出的液相的横向喷洒范围。由于相邻的二级分布器4溢流处的液相易横向喷射,为了防止相邻的二级槽式分布器所溢出的液相相互干扰,因此设置有用于遮挡的护壁43。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护壁43为柱形空腔形护壁43,且柱形空腔形护壁43套设在二级槽式分布器所处溢流孔位置的外侧,对应的设置在二级导流管3所处的溢流孔位置外侧,具体的,护壁43的横截面为圆柱形、三角形或矩形等,且护壁43的内径大于二级分布器4的外径,且护壁43与二级导流管3之间通过焊接形成一整体,并通过横向连接杆固定,连接杆均匀的分布有3-6根。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设置在二级分布器4下部的泡帽分布器5,如图4所示,泡帽分布器5包括中心管52和套设在中心管52顶部的泡帽51,中心管52的侧壁设置有用于液相进入的第二槽缝521。为了保证气液混合均匀,进入下放催化剂中均匀反应,需将气液相充分混合均匀,因此在二级槽式分布器下方设置泡帽分布器5,使气液两相原料进行分配、混合并均匀喷洒在床层表面,改善液相在床层的流动状态,分配器尺寸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槽缝521设置有上下两排,低液位时,液相由中心管52处缝隙进入中心管52内,气相由泡帽51处缝隙进入中心管52内;高液位时,不仅液相由中心管52处缝隙进入管内,气相由泡帽51处缝隙进入管内,且一部分液相因热虹吸作用,由泡帽51与中心管52之间的间隙进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排第二槽缝521包括多组竖向间隔分布的条形槽缝。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泡帽分布器5还包括螺杆54和螺母53,其中,螺杆54套设在中心管52与泡帽51之间,通过螺母53与螺杆54可实现中心管52与泡帽51的连接,并且可调节中心管52与泡帽51之间的相对高度,从而控制最大流量。

以上所述部件材质不限于金属,也可为其他非金属材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