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换热器涂装专用水平横移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9376发布日期:2018-11-02 22:04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具体为微通道换热器涂装专用水平横移输送机构,属于表面处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微通道(微通道换热器)的工程背景来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高密度电子器件的冷却和90年代出现的微电子机械系统的传热问题。1981年,Tuckerman和Pease提出了微通道散热器的概念;1985年,Swife、Migliori和Wheatley研制出了用于两流体热交换的微通道换热器。随着微制造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够制造水力学直径10~1000μm通道所构成的微尺寸换热器。1986年Cross和Ramshaw研制了印刷电路微尺寸换热器,体积换热系数达到7MW/(m3·K);1994年Friedrich和Kang研制的微尺度换热器体积换热系数达45MW/(m3·K);2001年,Jiang等提出了微热管冷却系统的概念,该微冷却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微散热系统,由电子动力泵、微冷凝器、微热管组成。如果用微压缩冷凝系统替代微冷凝器,可实现主动冷却,支持高密度热量电子器件的高速运行。

国内市场最先将微通道技术产业化的是汽车空调行业。由于传统的氟利昂系列制冷剂对臭氧层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已被《蒙特利尔议定书》禁止。R134a作为一种过渡型替代品,由于其温室效应指数很高(约为CO2的1300倍),也被《京都议定书》所否定。CO2在蒸发潜热、比热容、动力黏度等物理性质上具有优势,若采用合适的制冷循环,CO2在热力特性上可与传统制冷剂相当,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优势。但是CO2制冷循环为超临界循环,压力很高,在空调系统中高压工作压力要到13MPa以上,设计压力要达到42.5MPa,这对压缩机和换热器的耐压性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结构轻量化和小型化的前提下,微通道气体冷却器是同时满足耐压性、耐久性和系统安全性的必然选择。

微通道换热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换热器上的盘管电容进行涂装,传统工艺在涂装的时候,由于空间狭小,极容易在涂装表面产生多个气泡,影响涂装效果,从而造成产品的品质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适应多角度吊装并水平移动送入涂装区进行摆动涂装的微通道换热器涂装专用水平横移输送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微通道换热器涂装专用水平横移输送机构,包括涂装区、涂装架、工件夹具、连接架、导轮、电机、传动轴、传动链、导轨,其特征在于涂装架设置在涂装区上,涂装架中间设置有工件夹具,涂装架通过导轮设置在涂装区两侧的导轨上,连接架设置在涂装区外侧,并与涂装架固定连接,连接架外侧连接有传动链,传动链一端通过传动轴与电机连接。传动链为可弯曲的链条,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架上,涂装区的两侧设置有齿轮,传动链绕在涂装区两侧的齿轮上。传动链与连接架的连接点位于绕接成腰形的链条上方。工件夹具上方设置有横移框架。导轮为中部设置等腰三角形凹槽的圆柱体。导轮中部的等腰三角形凹槽与导轨的上表面契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导轮中部设置等腰三角形凹槽,并与导轨的上表面契合,从而可以通过导轮在导轨上转动,实现涂装架的水平移动。同时,传动链为可弯曲的链条,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架上,再通过将链条绕在涂装区两侧的齿轮上,再通过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带动链条绕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涂装架在涂装区实现水平横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

1—涂装区,2—涂装架,3—工件夹具,4—连接架,5—导轮,6—电机,7—传动轴,8—传动链,9—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微通道换热器涂装专用水平横移输送机构,包括涂装区1、涂装架2、工件夹具3、连接架4、导轮5、电机6、传动轴7、传动链8、导轨9,其特征在于涂装架2设置在涂装区1上,涂装架2中间设置有工件夹具3,涂装架2通过导轮5设置在涂装区1两侧的导轨9上,连接架4设置在涂装区1外侧,并与涂装架2固定连接,连接架4外侧连接有传动链8,传动链8一端通过传动轴7与电机6连接。传动链8为可弯曲的链条,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架4上,涂装区1的两侧设置有齿轮,传动链8绕在涂装区1两侧的齿轮上。传动链8与连接架4的连接点位于绕接成腰形的链条上方。工件夹具3上方设置有横移框架。导轮5为中部设置等腰三角形凹槽的圆柱体。导轮5中部的等腰三角形凹槽与导轨9的上表面契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导轮5中部设置等腰三角形凹槽,并与导轨9的上表面契合,从而可以通过导轮5在导轨9上转动,实现涂装架2的水平移动。同时,传动链8为可弯曲的链条,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架4上,再通过将链条绕在涂装区1两侧的齿轮上,再通过电机6驱动传动轴7转动,带动链条绕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涂装架2在涂装区1实现水平横移。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