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清洗液自动配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9680发布日期:2018-11-07 21:1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酶清洗液自动配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溶液配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酶清洗液自动配比器。



背景技术: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只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主要有合成酶和分解酶。利用酶的催化功能,常常将酶用作清洗剂,其使用在医疗器械清洗的酶类清洗剂,必须使用多酶清洗剂,多酶清洗剂至少要含有4种酶(蛋白酶、脂肪酶、糖酶与淀粉酶),一般是中性的(PH值为7),是一种可浓缩性液体,使用时需按比例稀释,能够催化并完全生物降解蛋白质、脂肪、糖,使用后将酶冲洗干净,不需要解毒处理,也不会污染环境。

使用酶清洗剂时,必须现场配制成酶清洗液,因为酶接触水后被激活,活性随时间逐渐下降,且稀释时间过长或者水中的杂质均可造成酶清洗剂的污染或失活,用酶清洗需要足够的时间去发挥作用分解有机物,因此在清洗时必须将清洗对象先浸泡再刷洗,且溶液的温度一般控制在30~40℃,酶的活性最强。

目前稀释酶清洗剂时,仍采用繁琐的手工计算、肉眼控制的方式进行,这样配制出的酶清洗液中酶清洗剂和水的比例不准确,工作效益还很低。配制后的溶液需要另外加热到 30~40℃,通常是在火上进行加热,这样一来温度不易控制,温度过低酶的活性不够,温度过高也会破坏酶的活性,酶清洗剂的清洗效果就不会很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酶清洗液自动配比器,以解决现有技术配比酶清洗液时,需要手工计算、肉眼控制导致工作繁琐、配制比例不准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方案:一种酶清洗液自动配比器,包括溶液箱、溶质箱、溶剂箱、导管、流量计、电磁阀、计量泵、继电器、微电脑控制器和电源,溶剂箱与流量计、流量计与电磁阀、电磁阀与溶液箱、溶质箱与计量泵、计量泵与溶液箱之间均通过导管连通,溶剂箱与流量计之间的导管内设有过滤网;所述溶液箱内设有温度检测器和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上设有电加热器,搅拌叶片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贯穿溶液箱连接有电机,转动杆与溶液箱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旋转接头,所述流量计、电磁阀、温度检测器、计量泵均与微电脑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加热器、电机均通过继电器与微电脑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微电脑控制器与电源电连接,微电脑控制器还电连接有LCD液晶操作屏,所述LCD液晶操作屏用于输入溶液的量、溶液中溶质的占比、搅拌时间、加热时间以及开始指令和取消指令。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预先在微电脑控制器中输入溶液配制程序,其中计算公式为X=bZ, Y=(1-b)Z,其中X为溶质的体积,Y为溶剂的体积,Z为溶液的体积,b为溶液中溶质的占比。需要配制酶清洗液时,在溶剂箱中加入水,在溶质箱中加入多酶清洗剂,然后在LCD液晶操作屏上输入需要的酶清洗液的量和酶清洗剂的占比,再输入开始指令,微电脑控制器计算出所需水和酶清洗剂的量,发出电信号给计量泵和电磁阀,电磁阀和计量泵开始工作,其中水通过过滤网、流量计及电磁阀流到溶液箱中,流量计将其测得的水量反馈到微电脑控制器中,当达到计算出的所需水的量时,微电脑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关闭;酶清洗剂通过计量泵的计量吸取在流入到溶液箱中,计量泵将其测得的酶清洗剂的量反馈到微电脑控制器中,当达到计算出的所需酶清洗剂的量时,微电脑控制器控制计量泵停止工作,这样溶液箱中则达到了所需酶清洗液的量。再在LCD液晶操作屏上输入搅拌时间和加热温度,然后微电脑控制器控制继电器开启,使电机和电加热器开始工作,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搅拌叶片转动,这样使酶清洗液混合均匀,搅拌时间达到设定值时即控制电机停止工作。同时,电加热器加热使酶清洗液的温度上升,温度检测器将其检测到的温度反馈到微电脑控制器中,当达到设定的加热温度时,微电脑控制器控制电加热器停止工作。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1、通过微电脑控制器、LCD液晶操作屏、流量计、电磁阀、计量泵的设置,只需在LCD液晶操作屏中输入需要的酶清洗液的量和酶清洗剂的占比,就能自动配制出所需的酶清洗液,且全程微电脑控制器控制,配制结果非常准确;2、通过微电脑控制器、LCD液晶操作屏、继电器、电加热器、电机、搅拌叶片的设置,只需在LCD液晶操作屏上输入搅拌时间和加热温度,就能得到混合均匀温度适宜的酶清洗液;3、在溶剂箱与流量计之间的导管内设有过滤网,能过滤到水中的杂质,防止酶清洗液被污染或者失去活性;4、在转动杆与溶液箱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旋转接头,这样即便于电机通过转动杆带动搅拌叶片工作,又不会导致酶清洗液的泄漏。

进一步,所述微电脑控制器电连接有报警器。当配制出所需酶清洗液后,提醒工作人员来取用。

进一步,所述报警器包括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所述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均与微电脑控制器电连接。通过灯光和声音双重提示,便于工作人员的接收。

进一步,所述微电脑控制器还电连接有微型打印机。这样设置可以将配制中的相关数据打印成纸质文件,便于观看和保存。

进一步,所述溶液箱上设有刻度线。用于显示溶液箱内的溶液的量,其是否为所输入的量,防止微电脑控制器程序出现错误后导致配制不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酶清洗液自动配比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微电脑控制器1、电源2、LCD液晶操作屏3、溶剂箱4、流量计5、电磁阀6、溶液箱7、温度检测器8、搅拌叶片9、电加热器10、转动杆11、密封旋转接头12、电机13、继电器14、溶质箱15、计量泵16、发光二极管17、蜂鸣器18、导管19、过滤网20、微型打印机21。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酶清洗液自动配比器,包括溶液箱7、溶质箱15、溶剂箱4、导管19、流量计5、电磁阀6、计量泵16、继电器14、微电脑控制器1和电源2,溶剂箱4与流量计5、流量计5与电磁阀6、电磁阀6与溶液箱7、溶质箱15与计量泵16、计量泵16与溶液箱7之间均通过导管19连通,溶剂箱4与流量计5之间的导管19内设有过滤网20;溶液箱7上设有刻度线,溶液箱7的内壁上设有温度检测器8,溶液箱7的底部中央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1,转动杆11的上端设有搅拌叶片9,搅拌叶片9上设有电加热器10,转动杆11与溶液箱7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旋转接头12,转动杆11的下端穿过溶液箱7与电机 13的输出轴连接;流量计5、电磁阀6、温度检测器8、计量泵16均与微电脑控制器1电连接,电加热器10、电机13均通过继电器14与微电脑控制器1电连接,微电脑控制器1与电源2电连接,微电脑控制器1还电连接有LCD液晶操作屏3、微型打印机21、发光二极管17 和蜂鸣器18,LCD液晶操作屏3用于输入溶液的量、溶液中溶质的占比、搅拌时间、加热时间以及开始指令和取消指令。

本方案中,预先在微电脑控制器1中输入溶液配制程序,其中计算公式为X=bZ, Y=(1-b)Z,其中X为溶质的体积,Y为溶剂的体积,Z为溶液的体积,b为溶液中溶质的占比。需要配制酶清洗液时,在溶剂箱4中加入水,在溶质箱15中加入多酶清洗剂,然后在LCD 液晶操作屏3上输入需要的酶清洗液的量和酶清洗剂的占比,再输入开始指令,微电脑控制器1计算出所需水和酶清洗剂的量,发出电信号给计量泵16和电磁阀6,电磁阀6和计量泵 16开始工作,其中水通过过滤网20、流量计5及电磁阀6流到溶液箱7中,流量计5将其测得的水量反馈到微电脑控制器1中,当达到计算出的所需水的量时,微电脑控制器1控制电磁阀6关闭;酶清洗剂通过计量泵16的计量吸取在流入到溶液箱7中,计量泵16将其测得的酶清洗剂的量反馈到微电脑控制器1中,当达到计算出的所需酶清洗剂的量时,微电脑控制器1控制计量泵16停止工作,这样溶液箱7中则达到了所需酶清洗液的量。再在LCD 液晶操作屏3上输入搅拌时间和加热温度,然后微电脑控制器1控制继电器14开启,使电机13和电加热器10开始工作,电机13带动转动杆11转动,转动杆11带动搅拌叶片9转动,这样使酶清洗液混合均匀,搅拌时间达到设定值时即控制电机13停止工作。同时,电加热器10加热使酶清洗液的温度上升,温度检测器8将其检测到的温度反馈到微电脑控制器1中,当达到设定的加热温度时,微电脑控制器1控制电加热器10停止工作,当配制出所需酶清洗液后,通过发光二极管17和蜂鸣器18提醒工作人员来取用。

本方案中的微电脑控制器1、电源2、LCD液晶操作屏3、流量计5、电磁阀6、温度检测器8、继电器14、计量泵16、发光二极管17、蜂鸣器18和微型打印机21为现有的设备,其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为常规技术,这里不再过多描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