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搅拌器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5287发布日期:2018-12-28 19:40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多搅拌器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搅拌器反应釜,属于化学反应釜领域。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反应容器,其可用于物料之间的混合,也可用于物料与物料之间的反应发生器,而且反应釜对物料的化学性质不受限,包括固体、液体、固液混合,或挥发性气体等。所有行业使用反应釜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对物料混合均匀的程度,而反应釜在搅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搅拌盲区,对物料搅拌不均匀,尤其是反应釜底部或两侧的物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搅拌盲区的多搅拌器反应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搅拌器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顶部设有进料口,人孔,所述釜体顶部中间设有传动装置,所述釜体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传动装置连接转动轴一端,所述转动轴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所述转动轴另一端连接于底轴承一端,所述底轴承另一端套接第三搅拌器,所述底轴承固定连接在所述釜体内底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器为桨式搅拌器。

优选地,所述第二搅拌器为框式搅拌器。

优选地,所述第三搅拌器为推进式搅拌器。

优选地,所述框式搅拌器包括横向叶片,所述横向叶片的宽度大于所述桨式搅拌器的直径,所述桨式搅拌器的直径大于所述推进式搅拌器。

优选地,所述釜体外侧设有半盘管,耳座,所述釜体内设有内盘管,所述内盘管位于盘管支架上,所述釜体还设有若干半盘管进出口和若干内盘管进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分别通过设有三个搅拌器,当该反应釜在混匀物料时,减少混匀盲区,提高物料搅拌的均匀性,尤其是当第一搅拌器为桨式搅拌器,第二搅拌器为框式搅拌器,第三搅拌器为推进式搅拌器时,避免了物料凝固,使沉淀在反应釜底部的固体结构流动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搅拌器反应釜,如图1,包括釜体1,釜体1顶部设有进料口11,人孔12,釜体1顶部中间设有传动装置2,釜体1底部设有出料口13,传动装置2连接转动轴3一端,转动轴3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搅拌器4和第二搅拌器5,转动轴3另一端连接于底轴承7一端,底轴承7另一端套接第三搅拌器6,底轴承7固定连接在釜体1内底部。

优选地,第一搅拌器4为桨式搅拌器。

优选地,第二搅拌器5为框式搅拌器。

优选地,第三搅拌器6为推进式搅拌器。

优选地,框式搅拌器包括横向叶片51,横向叶片51的宽度大于桨式搅拌器4的直径,桨式搅拌器4的直径大于推进式搅拌器6。

优选地,釜体1外侧设有半盘管14,耳座15,釜体1内设有内盘管8,内盘管8位于盘管9支架上,釜体1还设有若干半盘管进出口141和若干内盘管进出口82。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