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制喂料装置和造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7061发布日期:2019-02-15 21:21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制喂料装置和造粒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强制喂料装置和造粒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干法造粒机喂料系统都是采用单绞龙喂料,例:SG-360A对辊造粒机,轧辊直径为φ360,但有效宽度只有180,不仅设备利用率低,还限制了设备的产能,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从而不能为企业提供较高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制喂料装置和造粒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仅设备利用率低,还限制了设备的产能,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制喂料装置,用于向造粒主机中输送物料,包括接料斗、第一喂料绞龙和第二喂料绞龙;所述造粒主机包括两个在同一水平面平行设置的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所述接料斗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轧辊和所述第二轧辊的相对应的多个出料口;所述第一喂料绞龙和所述第二喂料绞龙下端的出料口并排插设在所述接料斗内;所述第一喂料绞龙的进料口向所述第一轧辊所在方向偏移;所述第二喂料绞龙的进料口向所述第二轧辊所在方向偏移,所述第一喂料绞龙和所述第二喂料绞龙的偏移角度相同。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喂料绞龙和所述第二喂料绞龙结构型号均相同;所述第一轧辊和所述第二轧辊的结构型号均相同。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喂料绞龙包括喂料仓、驱动电机、推进叶轮和绞龙轴;所述绞龙轴竖直设置在所述喂料仓内,所述绞龙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推进叶轮均匀绕设在搅拌轴上。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绞龙轴呈圆台状,由上向下逐渐缩径。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推进叶轮的外延和所述喂料仓的内部相贴合。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喂料仓包括进料段、缩径段和输出段;所述进料段和所述输出段为中空圆柱;所述缩径段由上向下均匀缩径;所述进料段的直径大于所述输出段的直径。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料斗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罩设在所述第一喂料绞龙和所述第二喂料绞龙插设在所述接料斗内部分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造粒系统,包括上述的强制喂料装置。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强制喂料装置和造粒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不仅提高造粒的产能,还使轧辊同样的直径下有效宽度明显增加,在造粒机改动较小的情况下,产能能提升2/3至一倍,明显增大企业的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强制喂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图1中左视图。

图3显示为图1中强制喂料装置内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第一喂料绞龙

2 第二喂料绞龙

3 接料斗

4 挡板

5 第一轧辊

6 第二轧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参见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3所示,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强制喂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图1中左视图。图3显示为图1中强制喂料装置内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强制喂料装置,用于向造粒主机中输送物料,包括接料斗3、第一喂料绞龙1和第二喂料绞龙2;所述造粒主机包括两个在同一水平面平行设置的第一轧辊5和第二轧辊6,所述接料斗3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轧辊5和所述第二轧辊6的相对应的多个出料口;所述第一喂料绞龙1和所述第二喂料绞龙2下端的出料口并排插设在所述接料斗3内;所述第一喂料绞龙1 的进料口向所述第一轧辊5所在方向偏移;所述第二喂料绞龙2的进料口向所述第二轧辊6所在方向偏移,所述第一喂料绞龙1和所述第二喂料绞龙2的偏移角度相同。例:SG-360A型造粒机,对辊直径φ360,采用单绞龙喂料,有效宽度 180,现采用双绞龙喂料,在同样的对辊直径下,有效宽度提高300~320mm,大大增加了造粒机的产能。通过这种设置,增加了进料的数量和轧辊的使用率,不仅提高造粒的产能,还使轧辊同样的直径下有效宽度明显增加,在造粒机改动较小的情况下,产能能提升2/3至一倍,明显增大企业的生产效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喂料绞龙1和所述第二喂料绞龙2结构型号均相同;所述第一轧辊5和所述第二轧辊6的结构型号均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喂料绞龙1包括喂料仓、驱动电机、推进叶轮和绞龙轴;所述绞龙轴竖直设置在所述喂料仓内,所述绞龙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推进叶轮均匀绕设在搅拌轴上。所述绞龙轴呈圆台状,由上向下逐渐缩径。所述推进叶轮的外延和所述喂料仓的内部相贴合。所述喂料仓包括进料段、缩径段和输出段;所述进料段和所述输出段为中空圆柱;所述缩径段由上向下均匀缩径;所述进料段的直径大于所述输出段的直径。同理,第二喂料绞龙 2也具有相同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料斗3上设有挡板4,所述挡板4罩设在所述第一喂料绞龙1和所述第二喂料绞龙2插设在所述接料斗3内部分的上方。挡板4的作用是防止由于第一喂料绞龙1和第二喂料绞龙2同时喂料,造成物料溅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造粒系统,包括上述的强制喂料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强制喂料装置和造粒系统,不仅提高造粒的产能,还使轧辊直径有效宽度明显增加,在造粒机改动较小的情况下,能提高较高的产能,明显增大企业的生产效益。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