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用降尘剂的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8379发布日期:2019-01-08 21:50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用降尘剂的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尘剂领域,具体是一种隧道用降尘剂的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降尘剂主要是利用水的润湿、粘附作用对粉尘进行有效拦截、湿润、粘附,使粉尘吸水增重,加速凝聚、快速沉降。降尘剂配方一般由几种化学制剂组成,需要混合之后进行使用,但是市面上使用的降尘剂一般采用人工进行搅拌混合,这种搅拌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且损害人体健康,所以有的应用机械进行混合,但是市面上使用的机械混合装置不能精准控制每个原料的添加量,且排出时,一些固体原料没有溶解反应完全,影响降尘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用降尘剂的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用降尘剂的混合装置,包括牵制环、进料斗、导管、搅拌箱、出料阀门、电机、控制箱、主动齿轮、提升拉板、外管、内管、搅拌棒、密封圈、从动齿轮、转杆、伸缩杆、连接杆、上活塞块和下活塞块,搅拌箱固定在控制箱顶面一侧,控制箱一侧内壁中部安装有电机,电机横向设置,电机的转轴和联轴器一端连接,联轴器另一端和转杆一端连接,转杆水平横向设置,转杆另一端固定在控制箱另一侧内壁中部开设的凹槽里面,转杆上靠近联轴器一端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竖向设置,主动齿轮上方设置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从动齿轮水平横向设置,从动齿轮固定在控制箱的顶板内壁上,搅拌棒一端和从动齿轮的齿轮轴孔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控制箱的顶板和搅拌箱的底板伸入搅拌箱里面,搅拌棒竖向设置,搅拌棒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杆,搅拌杆横向设置,搅拌棒和搅拌箱的底板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搅拌箱呈圆柱形设置,搅拌箱靠近电机一侧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置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出料口和导料管一端连接,导料管水平横向设置,导料管和出料口连接处内部设置有出料阀门。

所述搅拌箱的顶板四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进料口,所述若干个进料口呈圆形分布,每个进料口均和一根导管一端连接,导管竖向设置,每个导管顶部均设置有进料斗,导管里面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活塞块和下活塞块,上活塞块和下活塞块尺寸相同,活塞块呈圆台状设置,两个活塞块的直径和导管内部直径相对应,上活塞块四周对称开设有四个通孔,上活塞块顶面中部和外管底部连接,外管竖向设置,下活塞块顶面中部和内管底部连接,内管竖向设置,内管顶部经上活塞块、外管里面穿过伸出进料斗,外管一侧顶部设置有提升拉板,内管顶部设置有牵制环,牵制环固定在挂钩上,挂钩固定在连接杆一端底面,连接杆水平设置,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装在伸缩杆顶部固定在安装块一侧,所述伸缩杆底部固定在搅拌箱顶面中部,伸缩杆竖向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箱一侧上部和下部对称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控制箱一侧内壁上部和下部对称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能将若干个散热孔覆盖住。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动齿轮的直径和齿轮数均大于从动齿轮的直径和齿轮数。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棒的竖向中心轴、搅拌箱的竖向中心轴和从动齿轮的竖向中心轴之间相互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管采用透明钢化玻璃制成,导管上设有刻度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管的竖向中心轴、上活塞块的竖向中心轴、外管的竖向中心轴、内管的竖向中心轴和下活塞块的竖向中心轴之间相互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管的直径大于内管的直径,且外管的长度小于内管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的个数和导管的个数相等,且若干个连接杆分别位于若干个导管正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伸缩管、连接杆、挂钩和牵制环固定内管的位置,从而固定下活塞块的位置,利用进料斗向导管里面添加原料,上活塞块下压的同时,利用上活塞块上面的通孔和负压原理将导管里面多余的原料压出,利用电机带动转杆转动,从而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棒转动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使固体原料加速溶解,加快各原料的反应和混合,利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不同的齿轮数,提高转速,加快混合速度,利用过滤网避免排料时有未溶解完全的固体原料残渣排出,影响降尘效果,本装置能精准的控制降尘剂的各原料的添加量,加快混合反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安全性能更好,且能对排出液进行过滤,提高降尘剂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隧道用降尘剂的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隧道用降尘剂的混合装置中导管设置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隧道用降尘剂的混合装置中连接杆设置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隧道用降尘剂的混合装置中导管设置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隧道用降尘剂的混合装置中内管和外管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牵制环1、进料斗2、导管3、搅拌箱4、出料阀门5、电机6、控制箱7、主动齿轮8、提升拉板9、外管10、内管11、搅拌棒12、密封圈13、从动齿轮14、转杆15、伸缩杆16、连接杆17、上活塞块18和下活塞块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隧道用降尘剂的混合装置,包括牵制环1、进料斗2、导管3、搅拌箱4、出料阀门5、电机6、控制箱7、主动齿轮8、提升拉板9、外管10、内管11、搅拌棒12、密封圈13、从动齿轮14、转杆15、伸缩杆16、连接杆17、上活塞块18和下活塞块19,搅拌箱4固定在控制箱7顶面一侧,控制箱7一侧内壁中部安装有电机6,电机6横向设置,控制箱7一侧上部和下部对称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控制箱7一侧内壁上部和下部对称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能将若干个散热孔覆盖住,电机6的转轴和联轴器一端连接,联轴器另一端和转杆15一端连接,转杆15水平横向设置,转杆15另一端固定在控制箱7另一侧内壁中部开设的凹槽里面,转杆15上靠近联轴器一端设置有主动齿轮8,主动齿轮8竖向设置,主动齿轮8上方设置有从动齿轮14,主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14啮合连接,所述主动齿轮8的直径和齿轮数均大于从动齿轮14的直径和齿轮数,利用主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14不同的齿轮数,提高转速,加快混合速度,从动齿轮14水平横向设置,从动齿轮14固定在控制箱7的顶板内壁上,搅拌棒12一端和从动齿轮14的齿轮轴孔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控制箱7的顶板和搅拌箱4的底板伸入搅拌箱4里面,搅拌棒12竖向设置,搅拌棒12的竖向中心轴、搅拌箱4的竖向中心轴和从动齿轮14的竖向中心轴之间相互重合,搅拌棒12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杆,搅拌杆横向设置,搅拌棒12和搅拌箱4的底板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13,搅拌箱4呈圆柱形设置,搅拌箱4靠近电机6一侧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置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出料口和导料管一端连接,导料管水平横向设置,导料管和出料口连接处内部设置有出料阀门5,搅拌箱4的顶板四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进料口,所述若干个进料口呈圆形分布,每个进料口均和一根导管3一端连接,导管3竖向设置,导管3采用透明钢化玻璃制成,导管3上设有刻度线,每个导管3顶部均设置有进料斗2,导管3里面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活塞块18和下活塞块19,上活塞块18和下活塞块19尺寸相同,活塞块呈圆台状设置,两个活塞块的直径和导管3内部直径相对应,上活塞块18四周对称开设有四个通孔,利用上活塞块18上面的通孔和负压原理将导管3里面多余的原料压出,上活塞块18顶面中部和外管10底部连接,外管10竖向设置,下活塞块19顶面中部和内管11底部连接,内管11竖向设置,内管11顶部经上活塞块18、外管10里面穿过伸出进料斗2,所述导管3的竖向中心轴、上活塞块18的竖向中心轴、外管10的竖向中心轴、内管11的竖向中心轴和下活塞块19的竖向中心轴之间相互重合,所述外管10的直径大于内管11的直径,且外管10的长度小于内管11的长度,外管10一侧顶部设置有提升拉板9,内管11顶部设置有牵制环1,牵制环1固定在挂钩上,挂钩固定在连接杆17一端底面,连接杆17水平设置,连接杆17另一端固定装在伸缩杆16顶部固定在安装块一侧,所述连接杆17的个数和导管3的个数相等,且若干个连接杆17分别位于若干个导管3正上方,所述伸缩杆16底部固定在搅拌箱4顶面中部,伸缩杆16竖向设置,利用伸缩管16、连接杆17、挂钩和牵制环1固定内管11的位置,从而固定下活塞块19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用不同的导管对降尘剂的各原料的量进行确定,利用伸缩管、连接杆、挂钩和牵制环固定内管的位置,从而固定下活塞块的位置,利用进料斗向导管里面添加原料,然后控制外管带动上活塞块下压,上活塞块下压的同时,利用上活塞块上面的通孔和负压原理将导管里面多余的原料压出,打开电机,利用电机带动转杆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棒转动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使固体原料加速溶解,加快各原料的反应和混合,利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不同的齿轮数,提高转速,加快混合速度。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