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气二次微生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3467发布日期:2019-01-22 23:0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废气二次微生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废气回收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有机废气二次微生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的日益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日常用品、家居、服装、家用电器和装饰用品等花色品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外观和视觉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喷漆、制版印刷、电镀、皮革生产、抛光、干洗和化妆品生产等,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到大气环境中,由于前期环境保护的政策力度缺乏,污染控制不足,造成大量有机污染物排放,这些挥发性有机物分子,是大气污染PM2.5的主要元凶之一。

目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有活性炭吸附法、燃烧法、吸收、生物法等等,其分别适用于不同场合的有机废气的处理,但同时也存在着各自的缺陷;活性炭吸附方法阻力大、压降高,特别是在液相吸收附近阻力更大,吸附剂易饱和,在使用中存在着再生困难及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燃烧法对有机废气的浓度和排放工况要求较高,只适用于处理浓度较高和连续排放的有机废气,对浓度较低的有机废气,需要添加阻燃剂,增加成本,设备启动操作繁琐,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燃烧不充分易造成二次污染;吸收法的喷淋液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喷淋液易饱和失去吸收能力,造成对有机废气去除效率不高,且吸收饱和的喷淋液也较易造成二次污染。

故此,现行的单一技术已经难以使得有机废气的排放达到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寻求满足环保要求且性价比更高的组合设备推动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机废气二次微生物处理设备;其具备了结构合理简单并借助微生物通过淋洗的方式对有机废气进行二次的高效分解处理,循环利用率高,处理成本低,适合大范围的有机废气的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有机废气二次微生物处理设备,包括两个串联的生物滤塔;两所述生物滤塔分别包括壳体、设于该壳体内的微生物处理单元和设于该壳体顶部的排气口;所述微生物处理单元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的水槽、至少一个生物填料区和除雾层;处于所述水槽和所述生物填料区之间的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废气进气口;其中一个所述生物滤塔的所述排气口与另一所述生物滤塔的所述废气进气口相连通;有机废气通过其一所述生物滤塔的所述废气进气口进入其内,通过其上的所述排气口排出并借助外置管道和另一所述生物滤塔的所述废气进气口进入其内,然后通过其上的所述排气口排入大气中。

较佳地,所述生物填料区包括由下至上依次排列的至少一个填料结构和微生物淋洗喷头。

较佳地,所述填料结构包括有下至上依次排列的多孔板和填料件。

较佳地,所述填料件包括软性填料、半软性填料、高软性填料和立体弹性填料中的至少一种。

较佳地,所述壳体内壁上安装有支架,所述多孔板通过弹簧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较佳地,两所述水槽分别设置于两所述壳体的底部,两所述水槽分别连通一药液装置,所述药液装置包括药液桶和与其相通的储药桶。

较佳地,所述储药桶内储存的试剂为含碳、氮、磷和钾的混合物。

较佳地,该有机废气二次微生物处理设备还包括水气混合装置;所述水气混合装置包括有离心泵,所述离心泵的进液端与所述药液桶连接,其出液端通过输送管分别与两组所述生物淋洗喷头连接。

较佳地,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转子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集喷淋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技术于一体,通过微生物快速分解和吸收有机废气中的大分子和有毒性的有机物,避免有机废气中有些成分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并减少生化设施投资、占地和运行费用,使得喷淋液可以循环利用,并且解决了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采用二次重复微生物处理,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维护简单,净化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另外,采用所述填料结构和所述微生物淋洗喷头交替设置,可增大气液接触面积,强化有机废气的吸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机废气二次微生物处理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机废气二次微生物处理设备的生物滤塔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标示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生物滤塔、110—壳体、120—微生物处理单元、121—水槽、122—除雾层、130—排气口、140—生物填料区、141—填料结构、142—多孔板、143—填料件、144—微生物淋洗喷头、150—废气进气口、160—支架、161—弹簧、200—药液装置、210—药液桶、220—储药桶、300—水气混合装置、310—离心泵、320—输送管、330—转子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有机废气二次微生物处理设备,包括两个串联的生物滤塔100;两所述生物滤塔100分别包括壳体110、设于该壳体内的微生物处理单元120和设于该壳体顶部的排气口130;所述微生物处理单元120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的水槽121、至少一个生物填料区140和除雾层122;处于所述水槽121和所述生物填料区140之间的所述壳体110的侧壁上开设有废气进气口150;其中一个所述生物滤塔100的所述排气口130与另一所述生物滤塔100的所述废气进气口150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填料区140包括由下至上依次排列的至少一个填料结构141和微生物淋洗喷头144;更近一步地,所述填料结构141包括有下至上依次排列的多孔板142和填料件143,较佳地,所述填料件包括软性填料、半软性填料、高软性填料和立体弹性填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填料件144的作用是与微生物营养液一起将废气中的高浓度有机物作为碳源进行代谢,从而使得有机物转换为水和二氧化碳,从而大大的减低了有机废气中的危害物质。

参照图3所示,所述壳体110内壁上安装有支架160,所述多孔板142通过弹簧161安装在所述支架160上;当有机废气通过所述多孔板142时,由于所述多孔板142下布置的所述弹簧161,受力发生振动,所述多孔板142上的所述填料件143也随着振动,附着在所述填料件143上面的老化微生物发生脱落,被喷淋液冲入所述水槽121内,防止了所述填料件143上微生物过渡附着导致堵塞,也及时更新了微生物,提高了处理效率。

参照图2所示,两所述水槽121分别设置于两所述壳体110的底部,两所述水槽121分别连通一药液装置200,所述药液装置200包括药液桶210和与其相通的储药桶220;较佳地,所述储药桶210内储存的试剂为含碳、氮、磷和钾的混合物,根据待处理的有机废气中有机物质成分,调节试剂中混合物的碳、氮、磷和钾比例的以提供合适的微生物营养物质。

参照图2所示,该有机废气二次微生物处理设备还包括水气混合装置300;所述水气混合装置300包括有离心泵310,所述离心泵310的进液端与所述药液桶220连接,其出液端通过输送管320分别与两组所述生物淋洗喷头144连接;较佳地,所述输送管320上设置有转子流量计330,便于控制所述微生物淋洗喷头144喷淋微生物营养液。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本实用新型包括串联的两个所述生物滤塔100,其中一个所述生物滤塔100的所述废气进气口150与要处理的污染源连接,将在污染源收集到的高浓度有机废气通入该所述生物滤塔100内,因其所述排气口130与另外一个所述生物滤塔100的所述废气进气口150相连,经其微生物处理后的低浓度有机废气进入另外一个所述生物滤塔100再次进行微生物处理后通过其所述排气口130排入大气中。

与此同时,所述离心泵310的进液端抽取所述药液桶210内的微生物营养液,经所述离心泵310的作用使得所述微生物淋洗喷头144间隔一定时间进行一定量的微生物营养液喷淋至所述填料结构141上,有机废气被通入其中一个所述生物滤塔100并向上运动经过所述填料结构141,与所述填料件143接触发生反应,微生物能够将废气中的高浓度有机物作为碳源进行代谢,从而使得有机物转换为水和二氧化碳,而未能消耗完的低浓度有机物通过该所述排气口130和另一个所述生物滤塔100的所述废气进气口150排入另一个所述生物滤塔100中进行和上一个所述生物滤塔100一样的微生物处理,从而使得有机废气达到合格的气体排放标准通过所述排气口130排入大气中。另外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尺寸形状、所述填料件的种类、微生物营养液的具体成分和微生物营养液的喷淋时间均不能进行具体限定,也就是会根据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种类进行调整和预设,不同的有机废气指标会对应不同的参数设置,以上参数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手段,故此不做出具体限定。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