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升压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8657发布日期:2019-01-15 23:21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升压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泡发生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家庭清洗和设备清洗且自动升压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



背景技术:

微纳米气泡是目前新兴的高科技,他可以用于包括洗衣、洗碗等家庭清洗、工业设备清洗、植物种植、水产养殖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 目前,最常用的微气泡是加压溶气法、水射器法和水泵叶轮切割法产生的;加压溶气法一般采用空压机加压,系统复杂,同时噪音也大。

现有技术的微气泡发生结构复杂,动能消耗大,设备运行和维护费用高,微米级气泡少,稳定性差,效率低,极大的限制了微纳米气泡水在清洗领域的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自动升压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采用循环进水的自升压结构,将溶气罐内的空气压缩,以达到自升压的目的,使得罐内达到一定压力的情况下通过循环泵将空气溶于水中,通过减压释放产生微纳米气泡水,使得气泡直径更加稳定均匀的分布在微纳米级,瞬间一次性给水量大,气泡直径可控,系统工作稳定,有效避免了气泡水量产生过程中的等待导致气泡破裂而丧失清洁效果,结构简单,动能消耗少,设备运行和维护费用低,工作稳定性、效率高,具有微纳米气泡水在清洗领域的广泛应用的前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升压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其特点是该气泡发生器由溶气罐与雾化布水喷嘴、气泡水出口和循环水泵组成,所述溶气罐的罐盖上设有进水口和循环水出口;所述雾化布水喷嘴竖直设置在罐盖内且与循环水出口连接;所述循环水泵由循环水管分别与设置在溶气罐底部的吸水口和顶部的雾化布水喷嘴连接;所述进水口与设有止回阀的进水管连接;所述气泡水出口与设有减压阀的释放管连接;所述循环水泵设有电控箱进行气泡水循环时间的调节,以产生不同粒径和均匀度的微纳米气泡。

所述循环水泵出口的循环水管上设有真空射流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不用空压机,大大减少噪音和动能消耗的优点,直接接入自来水即可产生微纳米气泡水,结构简单,节能环保,设备运行和维护费用低,系统工作稳定、效率高,具有一定推广应用的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罐启动运行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水结束/循环运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本实用新型由溶气罐1与雾化布水喷嘴5、气泡水出口7和循环水泵11组成,所述溶气罐1的罐盖2上设有进水口3和循环水出口4;所述雾化布水喷嘴5竖直设置在罐盖2内且与循环水出口4连接;所述循环水泵11由循环水管10分别与设置在溶气罐1底部的吸水口6和顶部的雾化布水喷嘴5连接;所述进水口3与设有止回阀9的进水管8连接;所述气泡水出口7与设有减压阀12的释放管13连接;所述循环水泵11设有电控箱14进行气泡水循环时间的调节,以产生不同粒径和均匀度的微纳米气泡;所述循环水泵11出口的循环水管10上设有真空射流器15。

参阅附图2,本实用新型初始工作状态时:溶气罐1为无水状态(空罐),其罐内为常压空气,压力水源通过进水管8、止回阀9、进水口3进入溶气罐1。

参阅附图3,在进水水位上升的过程中,罐内的空气被压缩,直到罐内空气压力达到进水压力时进水停止。即原来罐内空气压力1个大气压(1kg/cm2),进水为自来水压力2.5kg/cm2(由于常说的自来水的压力实际上是扣除了1个大气压之后的压力,2.5kg/cm2的出口压力,实际上是3.5kg/cm2),那么,当进水达到压力平衡而停止时,罐内的压力由原来的1kg/cm2变成了3.5kg/cm2,根据克拉伯龙方程式: PV=nRT可知:在温度一定时,P1V1=P2V2,进水平衡时: V2= P1V1/ P2=1* V1/3.5=1 /3.5 V1,即随着进水的增加,水位上升,平衡时空气部分缩小至罐容积的1/3.5,这个时候罐内压力上升至3.5kg/cm2,已达到足以产生微纳米气泡的压力。当然,如果进水压力为4kg/cm2,平衡时空气部分缩小至罐容积的1/5压力上升至5kg/cm2,以此类推。

参阅附图2,进水的同时循环水泵11开启运行,循环水泵11把溶气罐1内的水通过底部的吸水口6吸入并输送至罐顶的雾化布水喷嘴5喷出,雾化布水喷嘴5将水雾化并均布在水面上,在雾化的过程中将空气带入水中,往复循环溶气3~5分钟后产生的微纳米气泡水经微纳米气泡出口7、减压阀12和释放管13一次性瞬间排出利用,设置在进水管8上的止回阀9是为了防止压力变化导致罐内的空气返回到进水管中。

本实用新型利用进水的压力使得罐内的压力自动升高,并且达到产生微纳米气泡的压力后,进水自动停止,达到系统自锁的目的,罐内不用空压机来升压,从而达到节能和降噪的目的。在循环水泵11的出口安装抽吸的真空射流器15,适当的水泵流量和扬程可以进一步将外部空气吸入系统中,也可以达到升压的目的。实验表明如果系统不装雾化喷嘴5,循环水直接冲击水面,也可以将空气溶于水中,主要是由于水流夹气和水面局部遭到冲击后的紊流将空气带入水中。

以上只是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凡为本实用新型等效实施,均应包含于本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