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料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6173发布日期:2019-01-18 19:5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混料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油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料研磨机。



背景技术:

沥青瓦背胶油及卷材浸油生产工艺中,需要将沥青加入到搅拌罐中搅拌后,再通过研磨机研磨。现有的混料机与研磨机分体式设计,物料传输麻烦,且设备占地大,混料研磨温度易在物料传输过程中变化,混料研磨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料研磨一体式设计,混料研磨效果好的混料研磨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料研磨机包括混料塔、搅拌装置及研磨辊,所述搅拌装置及所述研磨辊均设于所述混料塔相对内部,所述混料塔为锥形结构,所述研磨辊为尺寸略小于所述混料塔的锥台型中空结构,所述搅拌装置设于所述研磨辊相对内部上侧,所述研磨辊包括研磨辊壳体、搅拌内腔、研磨电机,物料入口、物料出口及研磨外壁,所述物料入口设于所述研磨辊壳体相对上方,所述搅拌内腔设于所述研磨辊壳体相对内部上侧,所述研磨电机与所述研磨辊壳体连接,所述物料出口设于所述搅拌内腔侧部,所述研磨外壁设于所述研磨辊壳体相对外侧壁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料研磨机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混料塔包括混料塔本体、研磨内壁及研磨料出口,所述研磨内壁设于所述混料塔本体相对内壁上,所述研磨料出口设于所述混料塔本体相对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料研磨机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混料塔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混料塔本体设于所述支撑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料研磨机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混料塔的锥形角度小于所述研磨辊的锥形角度,所述混料塔相对上方与所述研磨辊的相对距离大于所述混料塔相对下方与所述研磨辊的相对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料研磨机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物料出口包括出口开关,所述出口开关设于所述物料出口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料研磨机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及搅拌轴叶,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搅拌轴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混料研磨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将搅拌装置设于研磨辊相对内部上侧的结构,在对沥青等物料进行初步搅拌后,进行研磨工作,结构简单,一体多用。混料机与研磨机一体式设计,物料传输简单,且设备占地小,混料研磨温度易在物料传输过程中不易变化,混料研磨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料研磨机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料研磨机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混料研磨机包括混料塔1、搅拌装置2及研磨辊3。所述搅拌装置2及所述研磨辊3均设于所述混料塔1相对内部,所述混料塔1为锥形结构,所述研磨辊3为尺寸略小于所述混料塔1的锥台型中空结构,所述搅拌装置2设于所述研磨辊3相对内部上侧。所述混料塔1的锥形角度小于所述研磨辊3的锥形角度,所述混料塔1相对上方与所述研磨辊3的相对距离大于所述混料塔1相对下方与所述研磨辊3的相对距离。

所述研磨辊3包括研磨辊壳体31、搅拌内腔32、研磨电机33,物料入口34、物料出口35及研磨外壁36。所述物料入口34设于所述研磨辊壳体31相对上方,所述搅拌内腔32设于所述研磨辊壳体31相对内部上侧,所述研磨电机33与所述研磨辊壳体31连接,所述物料出口35设于所述搅拌内腔32侧部,所述研磨外壁36设于所述研磨辊壳体31相对外侧壁面上。所述物料出口34包括出口开关341,所述出口开关341设于所述物料出口34上。

所述混料塔1包括混料塔本体11、研磨内壁12、研磨料出口13及支撑架14。所述研磨内壁12设于所述混料塔本体11相对内壁上,所述研磨料出口13设于所述混料塔本体11相对下方。所述混料塔本体11设于所述支撑架13上。

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搅拌电机21及搅拌轴叶22。所述搅拌电机21与所述搅拌轴叶22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混料研磨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将搅拌装置2设于研磨辊3相对内部上侧的结构,在对沥青等物料进行初步搅拌后,进行研磨工作,结构简单,一体多用。混料机1与研磨机3一体式设计,物料传输简单,且设备占地小,混料研磨温度易在物料传输过程中不易变化,混料研磨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