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溶剂废气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7941发布日期:2019-01-08 21:47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溶剂废气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溶剂废气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溶剂废气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授权公告号为CN20335554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含有机溶剂废气净化过滤器,其通过喷淋管喷淋的方式将过滤液与废气接触,并对废气中的有机溶剂过滤,继而实现对废气中的有机溶剂进行净化处理。在上述过程中过滤后的气体会含有过滤液成分,其直接排放后同样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二次污染空气的有机溶剂废气净化设备。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机溶剂废气净化设备,包括耐腐蚀材料制成、长方体结构的机壳,所述机壳的左侧设置有废气入口,所述机壳的右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机壳外侧设置有控制设备运行及供电的控电柜,所述机壳内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纸过滤器,其进口端与废气入口相连;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具有过滤液的循环喷淋机构;所述第三腔室内设置有低温等离子净化器;所述第四腔室内设置有吸附罐;所述机壳的出风口处设置有离心风机。

有机溶剂废气经过纸过滤器去除废气中的小颗粒物,获得杂质较少的废气,并将废气导入循环喷淋机构内进行喷淋处理,使其与过滤液充分接触并反应,使得第二腔室排放的气体含有过滤液,然后对含有过滤液的气体进行杀菌处理,最终通过吸附罐将过滤液与气体脱落,气体经离心风机排出,过滤液进行回收利用。采用上述方式,能够很方便的对有机溶剂废气进行处理,提高废气排放的质量。

优选地,所述循环喷淋机构包括并排设置有第二腔室顶部的喷淋支管,每根喷淋支管上均设置有喷淋头;位于第二腔室进口端的下方设置有水槽,所述水槽内设置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与喷淋总管相连,所述喷淋总管与每根喷淋支管相连通;纸过滤器的出口端与导气管的一端相连,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伸入至水槽内。通过将机溶剂废气直接导入盛有过滤液的水槽内,并通过喷淋头将整个第二腔室内均分布有过滤液,使两者之间充分接触。上述喷淋头可采用如下方式分布:相邻两根喷淋支管上的喷淋头交错分布,能够最大化的将过滤液喷洒在第二腔室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水槽内嵌至所述底座内;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朝水槽一侧向下倾斜,其倾斜角度为1°~5°之间。通过底座的设计使得第二腔室底部的过滤液会汇集至水槽内,有利于过滤液的循环使用。

优选地,所述吸附罐的排液口与循环管的一端相连,所述循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腔室内,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水泵。通过吸附罐将过滤液从气体中分离出来后通过循环管充分导入水槽内,实现过滤液的循环利用。

优选地,所述吸附罐的出气口与过滤组件相连。通过过滤组件对吸附罐处理后的气体进行过滤处理,提高排放气体的洁净度。

优选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金属框架,所述金属框架内设置有过滤棉,所述过滤棉的两侧分布设置有与金属框架相连的支撑网,所述支撑网上设置有向内的、具有弹性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顶部抵靠至过滤棉上。通过过滤棉来对排放气体进行最后过滤,能够吸附气体中含有的水分,提高排放气体的洁净度。

优先地,机壳上设置有排废口,所述排废口与低温等离子净化器的排水管相连。通过排废口将低温等离子净化器处理的废弃液能够排放至机壳外部的指定区域进行处理,防止其堆积在机壳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淋管的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壳;2-废气入口;3-出风口;4-第一腔室;5-第二腔室;6-第三腔室;7-第四腔室;8-纸过滤器;9-第一管道;10-第二管道;11-导气管;12-水槽;13-潜水泵;14-底座;15-低温等离子净化器;16-吸附罐;17-喷淋支管;18-喷淋头;19-喷淋总管;20-第三管道;21-循环管;22-循环水泵;23-过滤组件;24-离心风机;231-金属框架;232-过滤棉;233-支撑网;234-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

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有机溶剂废气净化设备,包括耐腐蚀材料制成、长方体结构的机壳1,所述机壳1的左侧设置有废气入口2,所述机壳1的右侧设置有出风口3,所述机壳1外侧设置有控制设备运行及供电的控电柜。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柜均市面上常规设备,具有控制单元和供电单元,分布用于控制设备运行和给设备运行提供电力,属于已知的现有技术,故不在本实施例中作进一步描述。

所述机壳1内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腔室4、第二腔室5、第三腔室6、第四腔室7。

所述第一腔室4内设置有纸过滤器8,其数量为两个,将其命名为纸过滤器A和纸过滤器B。纸过滤器A的进口端通过第一管道9与废气入口2相连,纸过滤器A的出口端与纸过滤器B的进口端通过第二管道10相连,纸过滤器B的出口端与导气管11的一端相连。(上述纸过滤器不限于两个,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多个时也采用进口端与出口端串联的方式连接)。

所述第二腔室5内设置有循环喷淋机构,结合图2所示,所述循环喷淋机构包括并排设置有第二腔室顶部的喷淋支管17,每根喷淋支管17上均设置有喷淋头18;位于第二腔室5进口端的下方设置有水槽12,水槽12得你盛有过滤液,导气管11的另一端伸入至水槽12的过滤液内。所述水槽12内设置有潜水泵13,所述潜水泵13与喷淋总管19相连,所述喷淋总管19与每根喷淋支管17相连通。过滤液来实现对有机溶剂废气净化过滤,可参考CN20335554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本实施例中采用喷淋头将第二腔室5内布满了过滤液喷雾,并将相邻两根喷淋支管17上的喷淋头18交错分布,最大化的将过滤液喷洒在第二腔室5内。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将过滤液归集至水槽12内,所述第二腔室5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4,所述水槽12内嵌至所述底座14内;所述底座14的上表面朝水槽12一侧向下倾斜,其倾斜角度为θ,θ的范围为1°~5°之间。通过底座的设计使得第二腔室底部的过滤液会汇集至水槽内,有利于过滤液的循环使用。

所述第三腔室6内设置有低温等离子净化器15,上述低温等离子净化器15为已知的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662197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通过上述低温等离子净化器15对含有过滤液的气体进行杀菌处理,即可以对少量混入的有机溶剂进行降解,有效的解决废气中的有机溶剂。机壳1上设置有排废口,所述排废口与低温等离子净化器15的排水管相连。

所述第四腔室7内设置有吸附罐16,吸附罐16具有一个进气口、一个出气口和一个排液口,其中进气口通过第三管道20与低温等离子净化器15的出风管相连;排液口与循环管21的一端相连,所述循环管21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腔室5内,所述循环管21上设置有循环水泵22。通过吸附罐16将过滤液从气体中分离出来后通过循环管21后导入水槽12内,实现过滤液的循环利用。吸附罐16的出气口与过滤组件23相连。通过过滤组件23对吸附罐处理后的气体进行过滤处理,提高排放气体的洁净度。所述机壳1的出风口3处设置有离心风机24,通过离心风机24将净化后的干净空气排放至外部,进而实现对有机溶剂废气的净化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过滤组件23包括金属框架231,所述金属框架231内设置有过滤棉232,所述过滤棉232的两侧分布设置有与金属框架231相连的支撑网233,所述支撑网233上设置有向内的、具有弹性的凸起部234,所述凸起部234的顶部抵靠至过滤棉232上。通过过滤棉来对排放气体进行最后过滤,能够吸附气体中含有的水分,提高排放气体的洁净度。

有机溶剂废气经过纸过滤器去除废气中的小颗粒物,获得杂质较少的废气,并将废气导入循环喷淋机构内进行喷淋处理,使其与过滤液充分接触并反应,使得第二腔室排放的气体含有过滤液,然后对含有过滤液的气体进行杀菌处理,最终通过吸附罐将过滤液与气体脱落,气体经离心风机排出,过滤液进行回收利用。采用上述方式,能够很方便的对有机溶剂废气进行处理,提高废气排放的质量。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