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植物疫苗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3307发布日期:2019-03-15 20:10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新型植物疫苗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病虫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型植物疫苗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植物疫苗,又叫植物免疫诱抗剂,是一类新型生物农药,具有显著防病、防冻、增产、改善品质的效果,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是继人用疫苗、动物疫苗后,疫苗工程技术出现的新领域,也是国际上生物农药创制较为热门的研究方向。

当植物受到外界刺激或处于逆境条件时,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的防卫和代谢系统产生免疫反应,植物的这种防御反应或免疫抗性反应,可以使植物延迟或减轻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化学农药与化学肥料的使用量,降低农产品残留。

目前,用于生产植物疫苗的设备普遍生产效率较低,生产规模小,实用性能差,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工辅助,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新型植物疫苗生产设备,实现植物疫苗的大规模生产,更加自动化,省时省力,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植物疫苗生产设备,包括原料储罐、酸剂储罐、碱剂储罐、生产筒体和斗提机,所述生产筒体的轴向水平设置,生产筒体上部设置有原料添加管道、酸剂添加管道和碱剂添加管道,生产筒体下部设置有出料管道,所述斗提机的进料口与原料储罐的出料口连接,斗提机的出料口与原料添加管道连接,所述酸剂添加管道通过加酸泵与酸剂储罐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碱剂添加管道通过加碱泵与碱剂储罐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生产筒体内部设置有两个转轴,两个转轴均由电机带动其转动,两个转轴平行设置且转轴的轴线与生产筒体的轴线平行,所述两个转轴上均设置有螺旋叶片,两个转轴上的螺旋叶片一一对应的啮合交叉布置。

所述原料添加管道和出料管道分别设置在生产筒体的两端,所述碱剂添加管道设置在生产筒体的中部,所述酸剂添加管道设置在原料添加管道与碱剂添加管道之间。

所述生产筒体设置在保温筒体内,生产筒体与保温筒体之间形成加热腔,保温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风管和排风管,保温筒体下方设置有鼓风机和空气加热器,鼓风机的出风口与空气加热器的进风口连接,空气加热器的出风口与进风管连接。

所述进风管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植物疫苗生产设备,实现植物疫苗的大规模生产,更加自动化,省时省力,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新型植物疫苗生产设备,包括原料储罐1、酸剂储罐2、碱剂储罐3、生产筒体4和斗提机8,所述生产筒体4的轴向水平设置,生产筒体4上部设置有原料添加管道5、酸剂添加管道6和碱剂添加管道7,生产筒体4下部设置有出料管道11,所述斗提机8的进料口与原料储罐1的出料口连接,斗提机8的出料口与原料添加管道5连接,所述酸剂添加管道6通过加酸泵9与酸剂储罐2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碱剂添加管道7通过加碱泵10与碱剂储罐3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生产筒体4内部设置有两个转轴12,两个转轴12均由电机13带动其转动,两个转轴12平行设置且转轴12的轴线与生产筒体4的轴线平行,所述两个转轴12上均设置有螺旋叶片13,两个转轴12上的螺旋叶片13一一对应的啮合交叉布置。

所述原料添加管道5和出料管道11分别设置在生产筒体4的两端,所述碱剂添加管道7设置在生产筒体4的中部,所述酸剂添加管道6设置在原料添加管道5与碱剂添加管道7之间。

生产时,原料储罐1中的原料进入生产筒体4,酸剂储罐2中的酸剂也进入生产筒体4,原料与酸剂在螺旋叶片的搅拌下混合形成混合物,且螺旋叶片带动混合物向出料管道11的方向移动,然后碱剂储罐3中的碱剂加入到混合物中进一步混合,以调节混合物的pH值,调节后的混合物即为生产的植物疫苗,植物疫苗由出料管道11排出。

所述生产筒体4设置在保温筒体14内,生产筒体4与保温筒体14之间形成加热腔,保温筒体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风管17和排风管18,保温筒体14下方设置有鼓风机15和空气加热器16,鼓风机15的出风口与空气加热器14的进风口连接,空气加热器14的出风口与进风管17连接。当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混合物加热温度时,打开鼓风机15和空气加热器16,使得热空气进入加热腔中,通过热传递从而加热混合物。使得本实用新型功能更强,适用性更广。

所述进风管17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19。通过调节进风管17中的进风量,从而调节加热温度。调控更加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