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6996发布日期:2019-07-13 09:0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滤筒。



背景技术:

过滤筒可用于对水等进行过滤净化处理。现有的一种过滤筒包括筒体、筒盖和过滤机构,其中过滤机构设于筒体内,筒体与筒盖相螺接。筒体上开设与筒体内腔相连通的第一连通口,筒盖上开设第二连通口,第一连通口和筒体内腔通过过滤机构与第二连通口相连通。过滤筒工作时,水从第一连通口(或第二连通口)进入筒体内腔,经过过滤机构过滤后,从第二连通口(或第一连通口)流出。为对水进行净化处理,可在筒体内壁与过滤机构之间填充净水材料,利用净水材料对水进行净化处理。

由于现有的过滤筒必须配套过滤机构使用,而过滤机构占用筒体内腔较大空间,从而筒体内壁与过滤机构之间仅能填充较少的净水材料,净化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了的过滤筒,使用时过滤机构为选配件,因而适用于需要填充较多净水材料的场合,用途较广,净化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过滤筒,包括相连的筒体和筒盖,筒体内腔内设有过滤机构,筒体上开设与筒体内腔相连通的第一连通口,筒盖上开设第二连通口,第一连通口和筒体内腔通过可过滤机构与第二连通口相连通;其结构特点是过滤机构可拆卸设于筒体内腔中,所述筒体内一端设有第一过滤网,筒体内另一端设有第二过滤网,筒体内腔通过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连通口相连通,筒体内腔通过第二过滤网与第一连通口相连通;净水材料可拆卸填充于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之间的筒体内腔中。

进一步地,筒盖内侧与第一固定座可拆卸相连,第一过滤网通过第一紧固件固设于第一固定座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筒盖与第一固定座相螺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第一固定座与第一紧固件相螺接。

进一步地,筒体内侧与第二固定座可拆卸相连,第二过滤网通过第二紧固件固设于第二固定座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第二固定座与第二紧固件相螺接。

进一步地,筒体内设有第三固定座,第二固定座与第三固定座内侧相螺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座端面开设有便于装配的卡槽。

进一步地,第三固定座卡设于筒体内,筒体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对第三固定座安装导向的导向条,第三固定座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条相配合的导向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过滤机构包括PP棉管状滤芯、过滤材料、顶盖、第三过滤网和底盖,所述过滤材料填充于管状滤芯内,管状滤芯的一端通过底盖封口,管状滤芯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过滤网封口,第三过滤网置于顶盖与管状滤芯之间,顶盖上开设第三连通口,第一连通口、筒体内腔、管状滤芯内腔、第三过滤网、第三连通口、第二连通口依次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滤机构为选配件,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多种用途:

当只需要对水过滤而不需要净化时,将第一固定座连带第一过滤网取出,将PP棉管状滤芯装好,即可实现过滤作用。

当需要的净水材料量较少时,可直接在管状滤芯与筒体之间填充净水材料,即可实现净化和过滤作用。

当需要的净水材料量较大时,将PP棉管状滤芯取出,将第一固定座连带第一过滤网装好,在将筒体内腔填充满净水材料,即可实现净化作用。适用于需要填充较多净水材料的场合,净化效率高。

既适合成型滤水材料,又适合填装散装滤水材料,提高填充料数量,提高滤水效率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所示产品各构件为分离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所示产品各构件为分离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过滤机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剖视图。

其中,1为筒体,101为第二凸台,102为第二连接孔,103为导向条,2为筒盖,201为第一凸台,202为第一连接孔,3为连接件,301为螺栓,302为螺母,4为密封圈,401为第一环形槽,402为第二环形槽,403为第三连接孔,5为过滤机构,6为第一连通口,7为第二连通口,8为管状滤芯,9为过滤材料,10为顶盖,11为第三过滤网,12为底盖,13为第三连通口,14为第二过滤网,15为第一过滤网,16为第一固定座,17为第一紧固件,18为第二固定座,1801为卡槽,19为第二紧固件,20为第三固定座,2001为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包括相连的筒体1和筒盖2,筒体1内腔内设有过滤机构5,筒体1上开设与筒体1内腔相连通的第一连通口6,筒盖2上开设第二连通口7,第一连通口6和筒体1内腔通过可过滤机构5与第二连通口7相连通;过滤机构5可拆卸设于筒体1内腔中,所述筒体1内一端设有第一过滤网15,筒体1内另一端设有第二过滤网14,筒体1内腔通过第一过滤网15与第二连通口7相连通,筒体1内腔通过第二过滤网14与第一连通口6相连通;净水材料可拆卸填充于第一过滤网15与第二过滤网14之间的筒体1内腔中。所述第一过滤网15和第二过滤网14均为400目砂布。

筒盖2内侧与第一固定座16可拆卸相连,第一过滤网15通过第一紧固件17固设于第一固定座16上。

筒盖2与第一固定座16相螺接。

第一固定座16与第一紧固件17相螺接。

筒体1内侧与第二固定座18可拆卸相连,第二过滤网14通过第二紧固件19固设于第二固定座18上。

第二固定座18与第二紧固件19相螺接。

筒体1内设有第三固定座20,第二固定座18与第三固定座20内侧相螺接。

所述第二固定座18端面开设有便于装配的卡槽1801。

第三固定座20卡设于筒体1内,筒体1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对第三固定座20安装导向的导向条103,第三固定座20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条103相配合的导向槽2001。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过滤机构5为选配件,其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过滤机构5包括PP棉管状滤芯8、过滤材料9、顶盖10、第三过滤网11和底盖12,所述过滤材料9填充于管状滤芯8内,管状滤芯8的一端通过底盖12封口,管状滤芯8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过滤网11封口,第三过滤网11置于顶盖10与管状滤芯8之间,顶盖10上开设第三连通口13,第一连通口6、筒体1内腔、管状滤芯8内腔、第三过滤网11、第三连通口13、第二连通口7依次连通。

所述第三过滤网11为400目砂布。

所述筒盖2与顶盖10相螺接。

所述过滤材料9为活性炭或石英砂。

所述顶盖10与管状滤芯8端面之间、所述底盖12与管状滤芯8端面之间通过打胶工艺固连。

当需要对水进行净化处理且所需的净水材料较少时,装配过滤机构5,并在筒体1内壁与过滤机构5之间填充净水材料。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连接件3和密封圈4,密封圈4的一侧面设有第一环形槽401,密封圈4的另一侧面设有第二环形槽402,所述筒盖2端面设有与第一环形槽401相对应的第一凸台201,所述筒体1端面设有与第二环形槽402相对应的第二凸台101,筒盖2、密封圈4和筒体1通过连接件3锁紧扣合。

本实用新型中的密封圈4截面为工字形,通过密封圈4、筒体1和筒盖2之间的公母卡位可以实现快速对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螺接方式,本实用新型拆装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单人也可方便作业。同时筒体1或筒盖2不易胀破开裂,密封性能好,工作可靠性高。优化的密封圈4设计,使得筒体1密封面如图配合,彻底解决筒体1不密封问题。

所述筒盖2上开设若干第一连接孔202,所述筒体1上开设若干与第一连接孔202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102,所述密封圈4上开设与第一连接孔202相对应的第三连接孔403,所述连接件3包括若干螺栓301及螺母302,各螺栓301依次穿过对应的第一连接孔202、第三连接孔403及第二连接孔102并通过一套在螺栓301端部的螺母302锁紧筒盖2、密封圈4及筒体1。

装配本实用新型时,首先依次将密封圈4和筒盖2叠加至筒体1端面上,同时将相应的第二连接孔102、第三连接孔403和第一连接孔202对齐,再将螺栓301依次穿过对应的第一连接孔202、第三连接孔403和第二连接孔102,最后将螺母302套在螺栓301端部并锁紧筒盖2、密封圈4及筒体1,适用于自动或人工装配,方便快捷。不管筒体1有多大,方便现场一个人装拆。

所述第一连接孔202沿筒盖2周向均匀设置。第一连接孔202沿筒盖2周向均匀设置可使受力均匀,增加筒盖2与筒体1连接的可靠性。

所述密封圈4由硅胶制作而成。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局限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