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位可靠的榨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8807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限位可靠的榨汁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榨汁机。



背景技术:

现有螺杆挤压榨汁机,一般包括机座,与机座连接的集汁腔,设置于集汁腔内的螺杆和挤压过滤筒,以及盖合于集汁腔上方的上盖,上盖上设有与集汁腔连通的进料通道,物料通过进料通道后由螺旋带动向下运动,在集汁腔与挤压过滤筒之间形成的粉碎间隙内进行挤压榨汁。由于螺杆绕螺杆轴做回转运动,螺杆轴中心的线速度为零,因此进料通道通常需要偏置设置,使得从进料通道进入的物料避开螺杆的中心区域,而进料通道偏置设置使得进料通道的口径受到了限制。

专利号cn201310175466.0的方案公开一种榨汁机,进料通道偏置于上盖一侧设置,而且上盖内凹形成压榨处理部位用于容纳螺杆上部,进料通道通过导料面与压榨处理部位过渡连接,使得物料在导料面的引导下进入压榨处理部位,进行预粉碎和切削。该方案由于压榨处理部位凸出于上盖上端面设置,上盖占用空间大,造型不够合理也不够美观,而且螺杆压榨处理部位上端还设有对螺杆轴上端进行限位的轴孔,螺杆采用中心定位方式,同时需满足大口径进料,螺杆受到的挤压力变大,相应的上盖受力增大,造成上盖应力集中容易开裂,影响使用寿命,同时使得整个上盖结构复杂不易清洗,物料经过进料通道需要拐弯才能进入挤压螺旋进行榨汁,物料经过路径较长,容易堆积在压榨处理部位,而且这种榨汁结构物料的自动进料效果不理想,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限位可靠、易进料且进料效率高的大口径螺杆挤压榨汁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榨汁机,包括机座,与机座连接的集汁容器,纵向设置于集汁容器内的挤压螺杆,盖合于集汁容器上端口的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开口以及与所述开口连通的进料通道,所述挤压螺杆包括本体和螺杆轴,本体上设有螺旋,所述开口覆盖所述挤压螺杆的旋转中心,所述挤压螺杆的上端设有沿周向设置的定位结构,所述上盖的开口周围设有周向设置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定位结构配合,对挤压螺杆进行限位,所述开口的等效直径与所述定位结构的回转直径的比值为a,1/3≤a≤4/3。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为环形壁,所述定位结构至少部分向下延伸至螺杆形成连接壁,所述连接壁围成进料过渡区域,所述过渡区域将进料通道与集汁容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为弧形定位凸起,所述定位结构至少部分向下延伸至挤压螺杆形成连接壁,所述连接壁围成进料过渡区域,所述过渡区域将进料通道与集汁容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开口周围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与定位结构配合,对挤压螺杆进行周向限位;或者,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上盖下端面的环形凹槽,所述定位结构插入所述环形凹槽并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旋转,对挤压螺杆进行周向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区域为漏斗形,所述漏斗的上开口与环形壁合为一体结构,所述漏斗的侧壁即为连接壁,所述漏斗的侧壁上设有下开口,所述下开口与集汁容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开口周围的间隔设置的凸起,凸起与环形壁配合对挤压螺杆进行周向限位。

进一步的,连接壁向下延伸至挤压螺杆的螺旋,并与所述螺旋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螺杆的螺旋之间形成导引通道,连接壁向下延伸至导引通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壁呈直线形延伸或螺旋形状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区域由一条连接壁围成;或者,所述过渡区域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连接壁围成。

本发明中,所述的等效直径是指与所述开口的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例如,对于圆形开口,所述开口的等效直径即为圆形的直径;对于椭圆形或长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的开口,所述开口的等效直径是指,将所述开口的面积等同于相应的圆的面积后,所述圆的直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挤压螺杆的上端设有沿周向设置的定位结构,避开了挤压螺杆的中心区域,不影响挤压螺杆定位的同时,使挤压螺杆中心区域可进料,大大提升了进料效率,所述上盖的开口周围设有周向设置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定位结构配合,对挤压螺杆进行限位。挤压螺杆采用周向限位结构,使得上盖与挤压螺杆配合处受力更加均衡,传动更加稳定,避免了挤压螺杆上端中心定位导致的应力集中而使上盖开裂问题。同时也避免挤压螺杆在转动过程中轴向攒动以及径向晃动,从而保证物料顺畅进入挤压螺旋中。另外,通过限位结构与定位结构的配合,也进一步提高挤压螺杆与集汁容器的装配精度,保证传动的可靠性。

所述开口覆盖所述挤压螺杆的旋转中心,使得上盖开口和进料通道的设置位置不必受到挤压螺杆设置位置和定位结构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开口在上盖上的设置位置和开口口径设置的自由度,开口口径可设计到足够大,充分满足大口径整果榨汁的功能需求。同时,实现中心区域进料,进料范围广,进料效果好,且整机外观和结构更加合理。当然,与开口连通的进料通道既可以设置在上盖中间位置也可以偏置于上盖中心位置,而且上盖无需设置上凸的容纳腔结构即可实现大口径自动进料和整果榨汁,简化了上盖结构。另外,物料经过进料通道后直接由开口落入螺杆的螺旋中进行榨汁,进料行程短,进料效率高。

所述开口的等效直径与所述定位结构的回转直径的比值为a,1/3≤a≤4/3。当a小于1/3时,所述开口相对于定位结构的回转直径过小,虽然能够实现自动顺畅进料,但是当定位结构的回转直径一定时,开口口径过小,无法实现大口径榨汁或整果榨汁。当a大于4/3时,所述开口相对于定位结构的回转直径过大,虽能满足大口径榨汁需求,但定位结构的上端无法通过上盖进行限位,而且从进料通道落入开口的物料无法顺利通过定位结构进入到挤压螺旋中,容易漏料。1/3≤a≤4/3,不仅满足大口径进料需要,而且开口周围有足够空间与定位结构配合,对挤压螺杆进行限位,防止其旋转时晃动或窜动,而且物料从开口进入螺旋中也能够顺畅进料,不易卡料也不易漏料。

2、所述定位结构为环形壁,所述定位结构至少部分向下延伸至螺杆形成连接壁,所述连接壁围成进料过渡区,所述过渡区域将进料通道与集汁容器连通,物料经由进料通道进入过渡区域后,顺沿螺旋进入集汁容器中。所述定位结构呈封闭的环形,其结构稳定性好,周向定位可靠,可尽量减小挤压螺杆上端的饶动,保证挤压螺杆的装配精度以及挤压螺杆与集汁容器形成挤压粉碎间隙的间隙值精度。当然,所述定位结构还可以为弧形定位凸起,弧形定位凸起不连续,但与限位结构更易装配,而且弧形定位结构相对于周向限位结构具有一定的调整空间,防止定位结构和限位结构相对运动时卡死。所述连接壁能够使挤压螺杆上端的周向定位结构与本体自然过渡连接为一体,而且物料通过上开口后自然落入过渡区域,所述连接壁的上端与弧形定位凸起合为一体结构,使整个挤压螺杆与连接壁以及弧形定位凸起连接为一个整体,缩小尺寸链,保证安装和传动精度。

3、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开口周围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设置在上盖的下端面,所述环形凸起与定位结构配合,对挤压螺杆的周向限位效果好,而且环形凸起的下端面还可以与挤压螺杆的螺旋面配合,使物料在进料过渡区域一边向下运动一边进行初步的挤压粉碎,方便物料进入挤压螺旋,提高粉碎效率。所述限位结构还可以设置为间隔设置的凸起,间隔设置的凸起与环形壁配合,这样设置保证对挤压螺杆的有效限位的同时,节省材料,而且间隔设置的凸起强度好,不易断裂。所述限位结构还可以为设置于上盖下端面的环形凹槽,所述定位结构插入所述环形凹槽,使定位结构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旋转。由于环形凹槽具有一定的深度,这样设置对挤压螺杆的周向限位效果更好,挤压螺杆转动更稳定。

4、所述连接壁围成的过渡区域为漏斗形,所述漏斗的上开口与环形壁合为一体结构,使得上盖上的开口与漏斗形连接壁的上开口上下对应设置,从开口进入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从上开口进入进料过渡区域,所述漏斗的侧壁即为连接壁,所述漏斗的侧壁上设有下开口,所述下开口与集汁容器连通,物料顺沿连接壁继续向下运动至下开口,并进入集汁容器中,进行粉碎榨汁。进料顺畅,进料阻力小。

5、连接壁向下延伸至挤压螺杆的螺旋,并与所述螺旋连接。这样设置使得经过进料过渡区域的物料顺利进入挤压螺旋中继续粉碎挤压,物料过渡自然,运行顺畅,而且连接壁与挤压螺杆的整体性好。当然,所述连接壁也可以不与挤压螺旋连接,所述挤压螺杆的螺旋之间形成导引通道,连接壁向下延伸至导引通道内。也就是连接壁向下延伸并与螺旋错位设置,物料经由连接壁直接进入导引通道,更易切入螺旋进行粉碎。

6、所述连接壁呈直线形延伸或螺旋形状延伸,使得连接壁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具有一定的高度差,物料更容易顺沿连接壁向下运动,另外,由于本体为上小下大的锥形或圆柱形,所述连接壁为定位结构与挤压螺杆的连接过渡段,使定位结构到挤压螺杆的过渡更自然,定位结构对挤压螺杆的定位也更可靠。所述连接壁的边缘还可以与上盖的限位结构配合对物料进行初步剪切,将大块物料切成小块后再送入挤压螺旋中,物料更易挤压出汁。

7、所述过渡区域由一条连接壁围成,这样挤压螺杆的整体强度较强,当然,所述过渡区域由两条连接壁围成,两条连接壁对称设置于挤压螺杆的上端,相邻连接壁之间形成下开口,相当于增大了经过过渡区域的物料从下开口进入挤压螺旋的路径,进料效率更高,不易堵料或返料。所述连接壁还可以设置为两条以上,进一步增加了下开口的个数,也节省了成本,由于下开口设置于连接壁上,连接壁的边缘可对物料进行初步剪切,多条连接壁也相当于增加了物料预粉碎的效率,提升榨汁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中挤压螺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中集汁容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4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中上盖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中上盖与集汁容器装配示意图。

附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7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二中挤压螺杆与上盖装配示意图。

附图8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三中挤压过滤筒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三中挤压过滤筒与集汁容器装配示意图。

附图10为图9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11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三中另一种挤压过滤筒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四中挤压螺杆与上盖装配示意图。

附图13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五中另一种挤压螺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14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六中挤压螺杆与上盖装配示意图。

附图15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七中挤压螺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16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七中另一种挤压螺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机座;

2、集汁容器;21、侧壁;22、底座;23、挤压筋条;24、延伸壁;241、环形台阶;25、卡扣;26、旋扣导轨;

3、挤压螺杆;31、螺杆轴;32、本体;321、挤压螺旋;33、导引通道;34、连接壁;341、卡位分割件;35、剪切部;36、上开口;37、下开口;38、定位结构;381、滚轮;382、环形齿;

4、上盖;41、开口;42、进料通道;421、卡料筋;422、凸台;43、环形凸起;44、环形凹槽;45、耐磨环;46、旋扣;47、卡扣导轨;

5、挤压过滤筒;51、引导壁;511、筋条;512、过滤孔;513、环形凸台;52、壁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16所示,一种限位可靠的榨汁机,包括机座1,与机座连接的集汁容器2,纵向设置于集汁容器内的挤压螺杆3,盖合于集汁容器上端口的上盖4,所述上盖上设有开口41以及与所述开口连通的进料通道42,所述挤压螺杆包括本体32和螺杆轴31,本体上设有挤压螺旋321,所述开口41覆盖所述挤压螺杆的旋转中心,所述挤压螺杆3的上端设有沿周向设置的定位结构38,所述上盖4的开口周围设有周向设置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定位结构38配合,对挤压螺杆3进行限位。

所述挤压螺杆3的上端设有沿周向设置的定位结构38,所述上盖4的开口周围设有周向设置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定位结构38配合,对挤压螺杆3进行限位。挤压螺杆3采用周向限位方式,使得上盖4与挤压螺杆3配合处受力更加均衡,传动更加稳定,避免应力集中导致上盖开裂问题。同时也避免挤压螺杆3在转动过程中轴向攒动以及径向晃动,从而保证物料顺畅进入挤压螺旋321中。另外,通过限位结构与定位结构38的配合,也进一步提高挤压螺杆与集汁容器的装配精度,保证传动的可靠性。

所述开口41覆盖所述挤压螺杆3的旋转中心,使得上盖开口和进料通道42的设置位置不必受到挤压螺杆3设置位置和定位结构38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开口41在上盖上的设置位置和开口口径设置的自由度,开口口径可设计到足够大,充分满足大口径整果榨汁的功能需求。同时,实现中心区域进料,进料范围广,进料效果好,且整机外观和结构更加合理。当然,与开口41连通的进料通道42既可以设置在上盖4的中间位置也可以偏置于上盖4的中心位置,而且上盖无需设置上凸的容纳腔结构即可实现大口径自动进料和整果榨汁,简化了上盖结构。另外,物料经过进料通道42后直接由开口41落入挤压螺杆3的挤压螺旋321中进行榨汁,进料行程短,进料效率高。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易进料的榨汁机,包括机座1,与机座连接的集汁容器2,纵向设置于集汁容器内的挤压螺杆3,盖合于集汁容器上端口的上盖4,所述上盖上设有开口41以及与所述开口连通的进料通道42,所述挤压螺杆包括本体32和螺杆轴31,本体上设有螺旋,所述开口41覆盖所述挤压螺杆的旋转中心,所述挤压螺杆3的上端设有沿周向设置的定位结构38,所述上盖的开口周围设有周向设置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定位结构配合,对挤压螺杆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38为环形壁,所述定位结构至少部分向下延伸至螺杆形成连接壁34,所述连接壁34由上向下呈螺旋形状延伸且连接壁34的宽度由上向下逐渐变窄,最终与挤压螺旋321连接。所述连接壁34围成进料过渡区域,所述过渡区域将进料通道42与集汁容器2连通。物料经由进料通道42进入过渡区域后,顺沿挤压螺旋321进入集汁容器2中。所述连接壁34使物料顺利由开口进入到挤压螺旋321中,进料顺畅。所述定位结构38呈封闭的环形,其结构稳定性好,周向定位可靠,可尽量减小挤压螺杆3上端的饶动,保证挤压螺杆3的装配精度以及挤压螺杆3与集汁容器2形成挤压粉碎间隙的间隙值精度。挤压螺杆3采用周向定位方式,螺杆轴31上端无需承担定位功能,故螺杆轴31的上端不高于所述本体32上端,当然不高于所述连接壁34的中心,使得连接壁34围成的进料区域呈中空的漏斗形。

如图4所示,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开口周围的环形凸起43,所述环形凸起43设置在上盖4的下端面,所述进料通道42从开口41向下延伸至所述环形凸起43的下端面,所述环形凸起43的外环面与定位结构38的内表面配合,使挤压螺杆3的环形壁围绕环形凸起43旋转,对挤压螺杆3的限位效果好,而且环形凸起43的下端面还可以与挤压螺杆3的连接壁配合,使物料在进料过渡区域一边向下运动一边进行初步的挤压粉碎,方便物料进入挤压螺旋,提高粉碎效率。

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壁34围成的过渡区域为漏斗形,所述漏斗的上开口36与环形壁合为一体结构,使得上盖上的开口41与漏斗形连接壁的上开口36上下对应设置,从开口41进入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从上开口36进入进料过渡区域,所述漏斗的侧壁即为连接壁34,所述漏斗的侧壁上设有下开口37,所述下开口37与集汁容器2连通,物料顺沿连接壁34继续向下运动至下开口37,并进入集汁容器2中,进行粉碎榨汁。进料顺畅,进料阻力小。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渡区域由一条连接壁34围成,这样挤压螺杆3的整体强度较强,所述连接壁34向下延伸至挤压螺杆的挤压螺旋321,并与所述挤压螺旋321连接。这样设置使得经过进料过渡区域的物料顺利进入挤压螺旋321中继续粉碎挤压,物料过渡自然,运行顺畅,而且连接壁34与挤压螺杆3的整体性好。所述连接壁34呈螺旋形状延伸,使得连接壁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具有一定的高度差,物料更容易顺沿连接壁34向下运动,另外,由于本体32为上小下大的锥形或圆柱形,所述连接壁34为定位结构38与挤压螺杆3的连接过渡段,使定位结构38到挤压螺杆3的过渡更自然,定位结构38对挤压螺杆3的定位也更可靠。所述连接壁34的边缘设有剪切部35。所述剪切部35可设置为切削刃,所述环形凸起43的下端面呈下凸的弧面,所述剪切部35与上盖的环形凸起43的下端面配合对物料进行初步剪切,将大块物料切成小块后再送入挤压螺旋中,物料更易挤压出汁。

所述连接壁34上设有卡位分割件341,所述卡位分割件341偏置于挤压螺杆3的旋转中心设置,对物料进行卡位和分割,所述卡位分割件341与进料通道42下端的内环面配合,将物料卡入进料过渡区域并对物料进行切割,将其分割为小块物料后随连接壁34运动并输出至挤压螺旋321。所述卡位分割件341竖直设置于连接壁34上且呈片状,卡位分割件341的边缘设有刃口,且刃口与物料相对设置,对物料进行切割,所述开口41覆盖所述卡位分割件341,所述卡位分割件341与连接壁34一体式制成,且挤压螺杆3旋转过程中,卡位分割件341始终位于所述开口41在竖直方向的投影范围内,卡位分割件341与进料通道42下端的内环面的距离渐变,对物料进行阻挡并卡住,使物料沿连接壁向下运动,避免其沿进料通道的内壁向上翻转无法进料,实现自动进料及预粉碎切削功能。对于条状物料,如黄瓜、胡萝卜等,物料进入过渡区域,直接由连接壁的剪切部35与环形凸起43的下端面配合将物料切断,被切断的物料输出至集汁容器2与挤压螺杆3之间形成的挤压腔内进一步粉碎挤压,提高了进料效率和榨汁效率。

所述进料通道42下端侧壁一侧外扩,使进料通道42下端的口径由上向下逐渐变大,呈喇叭状,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通道42的下端口呈椭圆形,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卡位分割件341在进料通道43的下端口范围内旋转的轨迹与进料通道42内壁之前的距离逐渐变化,对物料形成有效挤压和切削,强化了卡位分割件341的预粉碎切削效果。所述进料通道42下端的内环面一侧设有多个卡料筋421,所述卡料筋421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卡料筋421水平分层,分为至少两排设置于进料通道42内壁上,防止物料在连接壁上打转。

所述上盖4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定位结构38的上端面配合的耐磨环45,对挤压螺杆3进行轴向限位,所述耐磨环45与所述环形凸起43的边缘配合,进一步防止上盖4磨损,保证其寿命。本实施例中,所述耐磨环45采用耐磨塑胶制成。当然,所述定位结构38也可以设置耐磨件45,与所述耐磨环配合,形成耐磨摩擦副。

如图3所示,所述集汁容器2包括侧壁21和底座22,所述集汁容器2的侧壁向上延伸形成延伸壁24,所述延伸壁24围成延伸腔,所述延伸腔用于容纳连接壁34以及定位结构38,所述延伸壁24与集汁容器的侧壁21光滑连接,所述集汁容器2整体呈上大下小的锥形,本实施例中,所述延伸壁24的锥度大于所述集汁容器侧壁21的锥度,所述集汁容器2的下端设有出汁口和出渣口,所述集汁容器2的内壁设有与挤压螺杆3配合的挤压筋条23,所述挤压筋条23纵向设置并由集汁容器侧壁21向上延伸至所述延伸壁34的顶端,所述挤压筋条23的上部与连接壁34的外壁配合,对物料进行初步阻挡和挤压,所述挤压筋条23的下部与挤压螺杆3配合,对物料进行挤压研磨。所述挤压筋条23的高度由上向下逐渐降低。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集汁容器的延伸壁24上端设有卡扣25,所述上盖4的边缘向下延伸形成围边,围边外侧设有旋扣46,所述旋扣46与上盖4下端面边缘形成供所述卡扣25滑动并与旋扣46配合的光滑卡扣导轨47,卡扣导轨47上无阻挡筋。所述卡扣25下方设有环形旋扣导轨26,供所述旋扣46滑动并与卡扣25配合,将上盖4扣合与集汁容器2的上端口,也即延伸腔的上端口。所述旋扣46和卡扣25分别设有由四个,且分别周向均布与上盖4和集汁容器2上。其中任意一个卡扣25设有向下凸出的锁止凸台,用于锁止上盖4。所述旋扣46在旋扣导轨26内滑动并触碰到所述凸台后对上盖4进行锁止,阻止上盖4继续转动。所述凸台边缘或凸台上设有防退凹槽或斜面,一方面对旋扣46起到导向作用,另一方面起到防退作用,将上盖4锁止并固定。这样设置大大增加了上盖4与集汁容器2的扣合结构设计自由度,上盖4也更易安装,而且可向任意方向旋转与集汁容器2进行配合安装。

所述开口41的等效直径与所述定位结构的回转直径的比值为a,1/3≤a≤4/3。本实施例中,a为5/8,这样设置不仅满足大口径进料需要,而且开口41周围有足够空间对挤压螺杆3进行限位,防止其旋转时径向晃动,而且物料从开口41进入挤压螺旋321能够顺畅进料,不易卡料也不易漏料。优选的,所述开口41的等效直径为80mm~120mm,充分满足大口径免切削,直接投料的需求,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41的等效直径为85mm,满足大块物料或整果投料榨汁的需求,物料可经过进料通道从开口41顺利沿连接壁34进行挤压螺旋321中,无需切削,方便投料,用户体验好。

所述挤压螺杆3的旋转半径为r,也即挤压螺杆3的回转直径的一半,40mm≤r≤90mm,r小于40mm时,不方便对挤压螺杆3进行周向限位,且挤压螺杆3上端的定位结构38影响进料路径,容易漏料。当r大于90mm时,挤压螺杆3整体造型过大,造成浪费。本实施例中,r为68mm,即挤压螺杆3的回转直径为136mm,不仅满足大口径投料需求,而且能够保证物料经过开口后顺利落入与开口对应的环形定位结构38范围内,并向下旋转输料,继而进入挤压螺旋321,物料运行路径流畅不易卡料。

可以理解的,限位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开口周围的间隔设置的凸起,所述凸起的外表面与环形壁的内表面配合,使挤压螺杆上端的环形壁围绕所述凸起旋转,这样设置保证对挤压螺杆的有效限位的同时,节省材料,而且间隔设置的凸起强度更好,不易断裂。

可以理解的,所述连接壁呈直线形延伸,使连接壁围成的过渡区域由上向下逐渐变小,呈倒锥形。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定位结构38为弧形定位凸起,所述定位结构至少部分向下延伸至挤压螺杆形成连接壁34,所述连接壁34围成进料过渡区域,所述过渡区域将进料通道42与集汁容器2连通。弧形定位凸起不连续,但与限位结构更易装配,而且弧形定位凸起相对于周向限位结构具有一定的调整空间,防止定位结构38和限位结构相对运动时卡死。

所述连接壁34为弧面或曲面,都能够使挤压螺杆3上端的周向定位结构38与本体32自然过渡并连接为一体,而且物料通过上开口41后自然落入过渡区域,所述连接壁34的上端与弧形定位凸起合为一体结构,使整个挤压螺杆3与连接壁34以及弧形定位凸起连接为一个整体,缩小尺寸链,保证安装和传动精度。

开口41的等效直径与定位结构38的回转直径之比a可以进一步的限定为1/2≤a≤1,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41的等效直径为82mm,所述定位结构38的回转直径为155mm,保证了开口的口径能够完全落在上开口36的范围内,上盖4也更容易对挤压螺杆3进行限位,而且环形凸起下端面边缘与连接壁34配合能够对物料进行预粉碎,满足整果榨汁的同时,进料效率更高。定位结构38的回转直径进一步扩大,则物料过渡区域的空间进一步扩大,物料进入过渡区域后不易堆积或向上返料,保证物料进料顺畅,也使得物料进行预粉碎空间足够大,更利于物料的充分预粉碎,满足整果榨汁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进料效率和榨汁效率。

本实施例所述榨汁机的其余结构特征与实施例一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8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集汁容器2内还设有挤压过滤筒5,所述挤压螺杆3套设在挤压过滤筒5内,挤压过滤筒5包括筒体和嵌合在筒体上的过滤网,过滤网上设有过滤孔512,挤压螺杆与挤压过滤筒间形成挤压腔。物料沿连接壁34进入挤压腔,由挤压螺旋321带动向下运动进行粉碎挤压。所述挤压过滤筒5将挤压螺杆3与集汁容器2形成的空间分割为两个腔,挤压螺杆3与挤压过滤筒5的内壁之间形成的挤压腔,以及挤压过滤筒5的外壁与集汁容器2的内壁之间形成的出汁腔,物料从进入挤压腔进行挤压出汁,汁液从挤压过滤筒上的过滤孔512流出至挤压过滤筒5与集汁容器2之间的出汁腔内,而挤压腔中的物料边被挤压出汁边在挤压螺旋的带动下向下运动并将果渣从出渣口排出。

如图8所示,所述挤压过滤筒5的侧壁向上延伸形成与连接壁的外壁配合导料的引导壁51,所述引导壁51与挤压过滤筒5一体式制成,所述引导壁51环绕连接壁34的外壁设置,所述引导壁51呈上大下小的倒锥形。引导壁51的内壁与连接壁的外壁配合,相当于增大了挤压腔的空间,物料进入引导壁51与连接壁34的外壁之间的挤压腔内,增加了物料挤压粉碎的行程,使物料粉碎挤压更彻底,出汁更充分。

所述挤压过滤筒5的内壁设有纵贯所述挤压过滤筒的壁刀52,所述引导壁51的内壁纵向设有筋条511,本实施例中共设有六个筋条,所述筋条511由引导壁51的下端向上延伸至引导壁的顶端,所述筋条511沿引导壁的内壁均匀分布。所述壁刀52沿引导壁51向上延伸,与引导壁51上的筋条511连接为一体。所述筋条511对物料起到阻挡作用,防止物料在挤压腔上部打转,使其沿连接壁34的外壁向下运动进入挤压螺旋中进行粉碎挤压。当然,所述筋条511对物料也具有一定的初步粉碎效果,将物料挤压成小块,更易进入挤压螺旋,提高了粉碎效率。

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引导壁51上端设有环形凸台513,环形凸台513与延伸壁内壁上端配合,对整个挤压过滤筒5进行周向限位,当然,也可以在所述延伸壁24的内侧壁设置环形台阶241,环形台阶241的内环面与引导壁上端的环形凸台513的外环面配合,对挤压过滤筒5进行径向限位,防止挤压过滤筒5摇摆晃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41的等效直径为87mm,所述定位结构的回转直径为150mm,回转直径进一步扩大,相当于集汁容器2的容纳空间进一步扩大,所述周向设置的定位结构37覆盖的范围扩大,物料更易进入过渡区域,且不易堆积或向上返料,保证物料进料顺畅。

如图11所示,所述引导壁51上设有贯穿所述引导壁内外侧的过滤孔512,物料从下开口37进入引导壁51与连接壁51形成的挤压腔进行初步粉碎挤压,挤压出的果蔬汁液从引导壁上的过滤孔512流至出汁腔,并从集汁容器2下端的出汁口流出。引导壁上的过滤孔512一方面对挤压出的果汁进行分流,增加果汁流出的路径,另一方面防止挤压腔中大量挤压出的果汁无法及时排出,造成与果渣混合堵塞挤压过滤筒下端的过滤孔512。

所述挤压过滤筒6与集汁容器2的侧壁之间设有旋转刷,所述旋转刷包括旋转刷架、与旋转刷架连接为一体的壁刷杆和设置于旋转刷架上的刷片。所述旋转刷底部设有旋转刷齿,所述集汁容器底座设有中间齿轮,所述中间齿轮分别与挤压螺杆下端的传动齿和旋转刷齿啮合,将动力传输至旋转刷。

本实施例所述榨汁机的其余结构特征与实施例一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上盖下端面的环形凹槽44,所述定位结构38为环形壁,环形壁插入所述环形凹槽44,使定位结构在所述环形凹槽44内旋转,从而对挤压螺杆进行周向限位。由于环形凹槽44具有一定的深度,这样设置对挤压螺杆3的周向限位效果更好,挤压螺杆3转动更稳定。

本实施例所述榨汁机的其余结构特征与实施例一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挤压螺杆3的螺旋之间形成导引通道33,连接壁34向下延伸至导引通道33内。所述连接壁34不与挤压螺旋321连接。连接壁34向下延伸并与挤压螺旋321错位设置,物料经由连接壁34直接进入导引通道33,更易切入挤压螺旋321进行粉碎,而且连接壁34与本体32的连接处还可以设置切削刃,物料经过卡位分割件341的切削后,运动到连接壁34的末端,由连接壁与本体连接处的切削刃进行二次切削,将物料进一步粉碎,物料进入导引通道33更顺畅,进料效率和粉碎挤压效率也更高。

本实施例所述榨汁机的其余结构特征与实施例一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进料通道下端内壁设有环形限位凸台422,所述限位结构即为所述凸台422,所述定位结构38为环形壁,所述挤压螺杆通过环形壁套设于进料通道42的下端内环面内,所述环形壁的上端面与所述凸台422的下端面抵接,对挤压螺杆3进行轴向限位,所述进料通道42的下端内环面与环形壁的外环面配合,对挤压螺杆3进行径向限位,物料从进料通道42能够顺畅进入挤压螺旋321,不易卡料,而且物料体积可以足够大,充分体现了大口径整果榨汁的优势,这样设置上盖也更容易对挤压螺杆3进行限位,使进料通道42与挤压螺杆3的连接和定位结构简单可靠。

本实施例所述榨汁机的其余结构特征与实施例一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七: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定位结构38为环形壁,定位结构38的上端周向上设有至少两个滚轮381,与上盖4的下端面配合,对旋挤压螺杆3进行轴向和径向限位。本实施例中,定位结构38上端设有滚轮支架,定位结构38上端周向均布有四个滚轮381,滚轮381通过滚轮支架安装固定于定位结构38上端,定位结构38随挤压螺杆3旋转时,滚轮381与上盖4下端面形成滚动摩擦副,大大减轻了对上盖的磨损,保证上盖4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同时也避免了上盖4出现磨损颗粒物融入果汁中的情况,保证饮用果汁的食品卫生安全,而且降低了上盖与挤压螺杆的上端定位结构接触运动所产生的噪音。

可以理解的,图16所示,所述定位结构38的外环面上设有环形齿382,与集汁容器2的内壁上端抵触,对挤压螺杆3进行径向限位;或者,所述定位结构38的上端面设置环形齿,与上盖的下端面配合,所述上盖下端面还可以设置于所述环形齿配合的齿圈,对挤压螺杆进行径向限位的同时,避免上盖磨损。

本实施例所述榨汁机的其余结构特征与实施例一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过渡区域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连接壁围成,所述连接壁周向均布于挤压螺杆的上端。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渡区域由两条连接壁围成,两条连接壁对称设置于挤压螺杆的上端,相邻连接壁之间形成下开口,相当于增大了经过过渡区域的物料从下开口进入挤压螺旋的路径,进料效率更高,不易堵料或返料。

可以理解的,进料过渡区域由两条以上的连接壁围成,连接壁周向均布于挤压螺杆的上端。进一步增加了下开口的个数,也节省了成本。

本实施例所述榨汁机的其余结构特征与实施例一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开口的等效直径与定位结构的回转直径之比a为1,开口的等效直径与定位结构的回转直径相等且均为120mm,物料从进料通道能够顺畅进入过渡区域,而且进料通道与过渡区域的衔接更自然,不易卡料,而且充分体现了大口径整果榨汁的优势,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所述进料通道内的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上设有金属或陶瓷或塑胶耐磨层,定位结构的上端面和外表面分别与所述环形台阶的下端面和内环面配合,对挤压螺杆进行径向和轴向限位,所述进料通道的内壁与定位结构的内表面光滑连接,使整个物料流经路径更顺畅,定位结构更加简单可靠。

本实施例所述榨汁机的其余结构特征与实施例二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所述集汁容器与挤压过滤筒之间设有旋转刷,所述挤压螺杆上端设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旋转刷上端配合,驱动所述旋转刷转动。所述挤压螺杆的定位结构为环形壁,所述驱动部包括所述定位结构,所述旋转刷由环形壁驱动旋转,所述旋转刷架沿挤压过滤筒的外壁向上延伸至引导壁的外侧,所述刷片呈条形并固定于旋转刷架之间的壁刷杆上,位于壁刷杆内侧的刷片对挤压过滤筒的外壁和引导壁的外壁进行刮刷,防止过滤孔堵塞,位于壁刷杆外侧的刷片对集汁容器的内壁进行刮刷,同时对集汁容器内的汁液进行搅动,使果汁均匀口感好。

所述旋转刷架呈环形,将壁刷杆连接为一体,所述旋转刷架包括设置于壁刷杆上端的上环形刷架,以及设置于壁刷杆下端的下环形刷架,所述上环形刷架上设有锁止凹槽,所述环形壁上设有锁止凸起,所述锁止凹槽与锁止凸起配合,由挤压螺杆带动旋转刷转动。通过环形壁带动旋转刷转动,结构简单,传动可靠。采用此种方式,所述旋转刷的下端不用设置旋转刷齿,集汁容器底座也不设置中间齿轮,挤压螺杆下端也无需设置传动齿,大大简化了集汁容器底座、挤压螺杆和旋转刷的结构,也提升了集汁容器底座的设计自由度。

可以理解的,所述环形壁的外环面设有环形传动齿,所述上旋转刷架设有与所述环形传动齿啮合传动的内齿圈,所述挤压螺杆通过齿轮传动方式将动力通过环形壁传递至旋转刷,驱动其转动,结构简单,传动稳定可靠。

可以理解的,所述旋转刷还包括设置于壁刷杆中部的中环形刷架,所述中环形刷架对整个旋转刷起到加强作用,同时中环线刷架内壁与挤压过滤筒外壁配合,对旋转刷进行限位。

可以理解的,所述壁刷杆上端悬空,有壁刷杆上端设置锁止凸起或锁止凹槽,与连接壁上的锁止凸起配合,驱动旋转刷传动。

本实施例所述榨汁机的其余结构特征与实施例三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