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油漆生产用的高速分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3303发布日期:2019-03-19 21:59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用于油漆生产用的高速分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油漆生产用的高速分散机。



背景技术:

油漆生产的最后阶段进入包装工序之前,需要采用高速分散机将油墨充分分散,使之以非常细腻的状态进入到包装工序之中。

现有的高速分散机分散效率还不够高,并且在油漆行业中,对于操作人员的健康保护也是需要考虑的内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散效果好、环保的用于油漆生产用的高速分散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油漆生产用的高速分散机,包括水平的机架,所述的机架的中部设有用于支撑支架上下移动的的液压支撑杆,所述的液压支撑杆与一液压油缸相连,所述的机架的一端的下方连接有搅拌装置,所述的机架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搅拌装置的电机,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所述的搅拌轴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的搅拌轴的下端端部连接有上下布置的第一分散盘和第二分散盘,所述的第一分散盘设置在第二分散盘的下方,所述的第一分散盘由第一圆盘盘体和设置在第一圆盘盘体的边缘外侧的多个第一分散齿组成,所述的第二分散盘由第二圆盘盘体和设置在第二圆盘盘体边缘外侧的多个第二分散齿组成,所述的第一分散齿为三角形且沿第一圆盘盘体斜上方延伸,所述的第二分散齿为三角形且沿第二圆盘盘体斜下方延伸,所述的第一分散齿上设有第一导流槽;所述的第二分散齿上设有第二导流槽。

在上述的用于油漆生产用的高速分散机中,还包括一集气罩,所述的集气罩设置在搅拌装置的上方并与机架相连,所述的集气罩与外设的废气处理单元连接。

在上述的用于油漆生产用的高速分散机中,所述的第一导流槽沿第一分散齿的侧边向第一分散齿的底边延伸,所述的第二导流槽沿第二分散齿的侧边向第二分散齿的顶边延伸。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双分散盘来进行分散,可以有效的提高分散效果,特别是采用三角形的相对设置的第一分散齿和第二分散齿,可以有效的解决油漆分散效果不好的问题。

在本方案中,为了保护操作人员的人体,在搅拌装置的上方设置集气罩,并和废气处理装置相连,一般废气处理装置都带有抽真空的装置,可以快速的将在分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溶剂的气体快速抽走。

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可以在高速切割的过程中,将液体向上下两个方向导流,提高液体混合和使更多的液体更均匀的被第一分散盘和第二分散盘切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1的局部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油漆生产用的高速分散机,包括水平的机架1,所述的机架1的中部设有用于支撑支架上下移动的的液压支撑杆2,所述的液压支撑杆2与一液压油缸3相连,所述的机架1的一端的下方连接有搅拌装置4,所述的机架1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搅拌装置4的电机5,所述的搅拌装置4包括搅拌轴41,所述的搅拌轴41与电机5传动连接,所述的搅拌轴41的下端端部连接有上下布置的第一分散盘42和第二分散盘43,所述的第一分散盘42设置在第二分散盘43的下方,所述的第一分散盘42由第一圆盘盘体44和设置在第一圆盘盘体44的边缘外侧的多个第一分散齿45组成,所述的第二分散盘43由第二圆盘盘体46和设置在第二圆盘盘体46边缘外侧的多个第二分散齿47组成,所述的第一分散齿45为三角形且沿第一圆盘盘体44斜上方延伸,所述的第二分散齿47为三角形且沿第二圆盘盘体46斜下方延伸,所述的第一分散齿45上设有第一导流槽48;所述的第二分散齿47上设有第二导流槽49;所述的第一导流槽48沿第一分散齿45的侧边向第一分散齿45的底边延伸,所述的第二导流槽49沿第二分散齿47的侧边向第二分散齿47的顶边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本高速分散机还包括一集气罩6,所述的集气罩6设置在搅拌装置4的上方并与机架1相连,所述的集气罩6与外设的废气处理单元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将油漆桶放置在搅拌装置4的下方,启动液压支撑杆2使支架上下移动,当搅拌装置4的第一分散盘42和第二分散盘43到达预定的位置后,启动电机5,这时搅拌装置4开始运行,高速的第一分散盘42和第二分散盘43可以起到良好的分散效果,在分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蒸汽可以通过集气罩6快速排出。

第一导流槽48和第二导流槽49可以在高速切割的过程中,将液体向上下两个方向导流,提高液体混合和使更多的液体更均匀的被第一分散盘42和第二分散盘43切割。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