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1248发布日期:2019-03-08 18:09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国家重点提倡建设的新概念,雨水回收利用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主要环节。

雨水回收利用是指将雨水进行过滤、收集、消毒、除菌等操作后,对雨水进行收集使用,从而减少雨水资源的浪费以及地表径流的产生,从而达到补充水资源短缺以及降低洪涝灾害产生的目的。

在收集地表的雨水时,因在降雨初期,如降雨量为2~5mm的雨水中所含的杂质如沙土较多,从而此阶段的雨水一般需要做弃流处理。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105130055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净化处理回用系统,该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雨水弃流装置,它包括:进水口3a,过滤网3b设于进水口3a的上方,出水口3c设于过滤网3b的上方。浮球3d对应设于进水口3a的下方,并与弹簧机构3e连接,弃流排污口3f对应设于浮球3d的下方,位于雨水弃流过滤装置的底部,雨水弃流过滤装置的底部呈漏斗状。

使用时,在雨水流量较小时,进入雨水弃流装置的雨水作用于浮球3d上的力小于弹簧机构3e对浮球的作用力,从而弃流排污口3f打开,从而流进雨水弃流装置的雨水经弃流排污口3f直接排出,从而达到弃流的目的。

但是,这种雨水弃流装置因其弃流仅受弹簧机构的控制,在降雨量持续较小时,可能会出现弃流排污口一直打开的情况,从而导致在小降雨时雨水弃流装置的将雨水全部排出,从而导致针对流量较小的降雨情况,整体雨水收集净化处理回用系统不能工作,因此具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过滤装置,该雨水过滤装置能在雨水流量较小时仍能进行过滤处理,具有适用性提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雨水过滤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开设有进水口以及主排水口,所述本体内开设有与进水口连通的进水通道、与进水通道连通的主排水通道,所述主排水通道与主排水口连通,所述本体内还开设有低流量过滤通道;沿进水方向,所述低流量过滤通道位于进水通道的前端,所述主排水通道位于进水通道的后端;所述低流量过滤通道一端与进水通道连通,另一端与主排水通道连通,所述进水通道内滑动设置有阻水塞,所述主排水通道内还设置有与阻水塞抵接的限压弹簧,所述低流量过滤通道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主排水通道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通过这样设置,在进水通道的前端设置低流量过滤通道,当通过进水口进入本体的雨水流量较小时,雨水作用于阻水塞的力小于限压弹簧的弹力,从而雨水受到阻水塞的阻拦并从低流量过滤通道中,通过第一过滤网对流进低流量通道的雨水进行过滤处理再排进主排水通道中,最终,在雨量较小的情况下对于雨水进行过滤处理,方便后续的收集操作;当进入本体的雨水对阻水塞的作用力大于限压弹簧的弹力时,主排水通道打开,从而大流量的雨水通过低流量过滤通道与主排水通道同时进行过滤处理,提高过滤的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低流量过滤通道沿进水通道的进水方向设置至少2个。

通过这样设置,沿进水方向,当位于进水通道前端的低流量过滤通道因淤泥聚集而堵塞时,本体内的水压将增大从而推动阻水塞向主排水通道移动,从而逐一打开位于后端的低流量过滤通道,从而减少携带较多杂质的雨水排进主排水通道的可能。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上开设有设置有第一检修孔,所述第一检修孔正对于低流量过滤通道,所述本体上可拆卸连接有封闭第一检修孔的第一密封塞。

通过这样设置,检修时,可将第一密封塞拆卸,从而将低流量通道中的第一过滤网取出进行清理或更换,方便维护。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过滤网呈筒状,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一端设置开口,另一端闭合,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开口朝进水通道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塞上固定设置有检修钩,所述检修钩与第一过滤网固定。

通过这样设置,第一过滤网对进入低流量过滤通道中的雨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杂质收集于第一过滤网上,清理时,将第一密封塞拆卸,通过检修钩将第一过滤网取出本体,方便维护。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上开设有设置有第二检修孔,所述第二检修孔正对于主排水通道,所述本体上可拆卸连接有封闭第二检修孔的第二密封塞。

通过这样设置,检修时,可将第二密封塞拆卸,将第二检修孔取出本体进行清洗或更换,方便维护。

作为优选,所述检修钩与第一过滤网、第一密封塞均可拆卸连接。

通过这样设置,对本体进行整体检修时,可将第一密封塞与本体分离,通过检修钩将第一过滤网取出本体,从而对第一过滤网进行维护,将检修钩与与第一过滤网、第一密封塞均分离,从而将第二密封塞与本体分离后,通过检修钩可将第二过滤网取出本体进行维护,检修钩可通用,方便维护。

作为优选,所述低流量过滤通道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一过滤网底部抵接的第一限位凸块,所述主排水通道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二过滤网底部抵接的第二限位凸块。

通过这样设置,第一限位凸块与第一过滤网的底部抵接,第二限位凸块与第二过滤网的底部抵接,从而减少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在雨水的冲击下向下滑移,从而保持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过滤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弹簧检修孔,所述弹簧检修孔与进水通道连通并正对于进水口,所述本体上可拆卸连接有与限压弹簧抵接的弹簧密封塞。

通过这样设置,检修时,可将弹簧密封拆卸,从而将限压弹簧从弹簧检修孔中取出进行清洗或更换,另外,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限压弹簧的弹力进行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还开设有与主排水通道连通的侧排水口,所述侧排水口与主排水通道内排水的方向垂直。

通过这样设置,实际安装过程中,主排水口便于与竖直设置的水管连接,侧排水口便于与水平设置的水管连接,从而方便安装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口、主排水口以及侧排水口均连接有法兰。

通过这样设置,法兰便于进水口、主排水口以及侧排水口与水管连接,方便安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有益的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低流量过滤通道以及设置于低流量过滤通道中的第一过滤网,对较小流量的雨水进行过滤并汇集到主排水通道中,当雨水的流量足够大时,主排水通道打开,通过第二过滤网对雨水进行过滤,从而对于较小流量雨水也能进行过滤处理,提高装置的适应能力。

2、通过设置第一检修孔与第二检修孔,方便对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的维护。

3、通过设置检修钩,进一步方便维护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

4、通过设置弹簧检修孔,方便对限压弹簧进行维护以及适应性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所指代的技术特征如下:

1、本体;2、进水口;3、主排水口;4、进水通道;5、主排水通道;6、低流量过滤通道;61、第一过滤通道;62、第二过滤通道;63、第三过滤通道;7、汇流通道;8、阻水塞;9、限压弹簧;10、弹簧检修孔;11、弹簧密封塞;12、第一过滤网;13、第二过滤网;14、第一限位凸块;15、第二限位凸块;16、第一检修孔;17、第二检修孔;18、第一密封塞;19、第二密封塞;20、检修钩;21、侧排水口;22、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

参考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雨水过滤装置,包括本体1,本体1上开设有进水口2以及主排水口3,本体1内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与进水口2连通的进水通道4、以及与主排水口3连通的主排水通道5,主排水通道5远离主排水口3的一端与进水通道4连通。

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定义靠近进水口2的一端为进水通道4的前端,远离进水口2的一端为进水通道4的后端,主排水通道5位于进水通道4的后端,本体1内还开设有位于进水通道4前端的低流量过滤通道6,低流量过滤通道6至少设置2个,本实施例中,低流量过滤通道6设置3个,低流量过滤通道6包括第一过滤通道61、第二过滤通道62与第三过滤通道63,沿进水通道4的进水方向,进水通道4依次与第一过滤通道61、第二过滤通道62、第三过滤通道63以及主排水通道5连通。

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3个低流量过滤通道6均竖直设置,本体1内还开设有汇流通道7,汇流通道7与3个低流量过滤通道6远离进水通道4的一端均连通,汇流通道7与主排水通道5连通,汇流通道7的内壁与主排水通道5的内壁成15°~30°的夹角,本实施例中,汇流通道7的内壁与主排水通道5的内壁的夹角为15°,通过这样设置,便于汇流通道7中的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向主排水通道5中。

参考图1,进水通道4内滑动设置有阻水塞8,进水通道4内位于远离进水通道4的一侧设置有与阻水塞8抵接的限压弹簧9,本体1上开设有弹簧检修孔10,弹簧检修孔10与进水通道4连通并正对于进水口2,弹簧检修孔10上可拆卸固定有弹簧密封塞11,本实施例中,弹簧密封塞11与弹簧检修孔10螺纹连接,弹簧密封塞11与弹簧检修孔10连接位置可加设密封圈,提高弹簧密封塞11的密封性。

参考图1,限压弹簧9为压簧,限压弹簧9的一端与弹簧密封塞11抵接,另一端与阻水塞8可拆卸固定,本实施例中,阻水塞8上设置有卡接凹孔(图中未示出),限压弹簧9与卡接凹孔过盈配合,限压弹簧9在舒展的状态下,阻水塞8位于第一过滤通道61与第二过滤通道62之间,从而由进水口2流进的雨水仅能排进第一过滤通道61中。

参考图1,3个低流量过滤通道6内均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2,主排水通道5中设置有第二过滤网13,第一过滤网12与第二过滤网13均呈筒状设置,第一过滤网12与第二过滤网13的一端均设置开口,另一端均闭合,第一过滤网12与第二过滤网13的开口均朝进水通道4设置。

参考图1,汇流通道7与主排水通道5的连通处位于第二过滤网13下方。

参考图1,低流量过滤通道6内固定设置有与第一过滤网12底部抵接的第一限位凸块14,第一限位凸块14设置至少2个,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凸块14设置2个,2个第一限位凸块14对称设置于低流量过滤通道6的内壁;

主排水通道5内固定设置有与第二过滤网13底部抵接的第二限位凸块15,第二限位凸块15设置至少2个,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凸块15设置2个,2个第二限位凸块15对称设置于主排水通道5的内壁。

参考图1,本体1上开设有第一检修孔16与第二检修孔17,第一检修孔16正对于低流量过滤通道6,每一低流量过滤通道6均对应设置一第一检修孔16,第二检修孔17正对于主排水通道5,本体1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封闭第一检修孔16的第一密封塞18、用于封闭第二检修孔17的第二密封塞19,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塞18与第二密封塞19均与本体1螺纹连接。

参考图1,第一密封塞18上设置有检修钩20,检修钩20的一端与第一过滤网12钩接,另一端与第一密封塞18螺纹连接。

参考图1,本体1上开设有与主排水通道5连通的侧排水口21,侧排水口21的内壁与主排水通道5的内壁垂直,侧排水口21位于第二过滤网13的下方。

参考图1,本体1上位于进水口2、主排水口3以及侧排水口21处均连接有法兰22,方便与水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过程:

当排进的进水通道4中雨水流量较小、雨水对阻水塞8的作用力小于限压弹簧9对阻水塞8施加的弹力时,主排水通道5关闭,从而雨水进入进水通道4后流进低流量过滤通道6中,并通过第一过滤网12过滤后经汇流通道7排进主排水中,最终经主排水口3或侧排水口21排出本体1。

当雨水流量逐渐增大后,雨水对阻水塞8的作用力大于限压弹簧9对阻水塞8施加的弹力时,雨水推动限位塞向主排水通道5移动,从而依次打开位于第一过滤通道61后的第二过滤通道62、第三过滤通道63以及主排水通道5,从而尽可能将低流量的雨水携带的淤泥过滤于低流量过滤通道6中,减少淤泥排进主排水通道5中进而影响主排水通道5的过滤效率。

当主排水通道5打开后,流进本体1的雨水可通过低流量过滤通道6与主排水通道5进行过滤处理,从而过滤效率更高。

一段时间使用后,可将第一密封塞18与第二密封塞19拆卸,通过检修钩20将第一过滤网12从第一检修孔16中取出,将检修钩20与第一密封塞18、第一过滤网12分离,通过检修钩20将第二过滤网13从第二检修孔17中取出,从而将第一过滤网12与第二过滤网13取出本体1进行清理维护,维护方便。

需要维护限压弹簧9或调整限压弹簧9的弹力时,将弹簧密封塞11与本体1分离,将限压弹簧9从弹簧检修孔10中取出进行维护或更换。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