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卡模块封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6125发布日期:2019-06-13 16:00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卡模块封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芯片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卡模块封胶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卡模块在封装及封胶工序中,需要使用到筑坝胶,筑坝胶的胶筒安装在封胶设备上,底座活塞通过气缸作用往上挤压胶筒,胶水从出胶口被挤出,并流入封装设备。现有封胶设备往往安装胶筒不方便,胶筒位置容易出现偏差,导致胶筒与固定架之间不能完成贴合,存在间隙,无法保证胶筒和活塞同轴度,胶筒不能准确定位,活塞垂直向上挤压,胶筒在固定架内容易偏斜,挤压吃力,常常造成胶底爆裂的情况,进而出现爆胶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卡模块封胶装置,其能够快速定位胶筒,挤胶顺畅,避免胶筒爆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卡模块封胶装置,包括固定架和胶筒,所述固定架内部设有可容纳胶筒的容纳腔,所述胶筒的顶端设有伸出容纳腔的出胶口,所述胶筒的底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下端通过驱动轴连接驱动机构,所述胶筒与驱动轴同轴设置,所述胶筒的外侧壁与固定架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环套,所述环套的内外两侧分别与胶筒和固定架无间隙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架包括定支架和动支架,所述动支架可绕定支架的一侧翻转开合,所述定支架和动支架分别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半腔,两个半腔在闭合时形成所述容纳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环套的高度略小于胶筒的高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环套由软质塑胶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胶筒的底部还设有移动底片,所述活塞位于移动底片下方并与移动底片相接触,当活塞在驱动机构的作动下向上挤压移动底片时,胶筒内的胶水由出胶口挤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封胶装置在胶筒的外侧壁与固定架的内侧壁之间设置环套,环套填充胶筒与固定架的间隙,达到无间隙配合的效果,保证胶筒与驱动轴的同轴度,能够快速定位胶筒,使得胶筒受力均匀,在挤压时胶筒不会出现倾斜,胶水能够顺畅地由出胶口挤出,从而避免了胶筒爆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卡模块封胶装置,包括固定架1和胶筒2,所述固定架1内部设有可容纳胶筒2的容纳腔,所述固定架1包括定支架11和动支架12,所述动支架12可绕定支架11的一侧翻转开合,所述定支架11和动支架12分别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半腔13,两个半腔13在闭合时形成容纳腔。

其中,胶筒2的顶端设有伸出容纳腔的出胶口3,所述胶筒2的底部设有活塞4,所述活塞4的下端通过驱动轴5连接驱动机构6,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6为气缸,所述胶筒2与驱动轴5同轴设置。

此外,所述胶筒2的底部还设有移动底片8,所述活塞4位于移动底片8下方并与移动底片8相接触,当活塞4在驱动机构6的作动下向上挤压移动底片8时,胶筒2内的胶水由出胶口3挤出,并流入封装设备中,以便智能卡模块封胶。

为了防止胶筒2在被挤压过程中偏移,所述胶筒2的外侧壁与固定架1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环套7,所述环套7由软质塑胶制成,所述环套7的内外两侧分别与胶筒2和固定架1无间隙配合,环套7填充胶筒2与固定架1的间隙,达到无间隙配合的效果。

另外,环套7的高度略小于胶筒2的高度,接近胶筒2的高度,进一步防止胶筒2倾斜摆动,保证胶筒2与驱动轴5的同轴度,能够快速定位胶筒2,使得胶筒2受力均匀,活塞4在竖直挤压时,胶筒2不会出现倾斜,胶水能够顺畅地由出胶口3挤出,从而避免了胶筒2的底部爆裂而出现爆胶的情况。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