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3414发布日期:2019-04-05 20:3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除尘器。



背景技术:

除尘器是一种把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除尘器的性能用可处理的气体量、气体通过除尘器时的阻力损失和除尘效率来表达。除尘器的价格、运行和维护费用、使用寿命长短和操作管理的难易也是考虑其性能的重要因素。

申请人曾提出了一种湿式喷淋除尘器(申请号2018210902852)和湿式除尘器(2018107890695),主筒体呈圆柱状,进风口位于侧壁上,气流会在主筒体内旋转,水汽混入气流中以及使水汽与粉尘密切接触。上述除尘器虽然能够实现除尘,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除尘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除尘器,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除尘器包括圆柱状的主筒体,主筒体的侧壁上开有进风口,主筒体的顶面上开有出风口;主筒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进风口相连通的进风管,进风管偏离主筒体的轴心线且进风管的纵向线与主筒体的轴心线垂直设置;进风口处设有使气流流向进风管中离主筒体轴心线更远的侧壁和/或主筒体侧壁的主导流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除尘器在进风口处设置了主导流板,主导流板使所有气流均更贴近主筒体的侧壁流入主筒体内,使得气流在主筒体内更容易旋转,或者说气流进入主筒体后直接扩散至轴心线处的量显著降低;进而增加了气流中水与粉尘沿主筒体侧壁旋转、混合碰撞、沉降的循环过程,由此提高了除尘效率。

主导流板使得进风口处气流流通面积逐渐减小,气流在主导流板的作用下,气流逐渐压缩,粉尘浓度逐渐升高,气流通过气流流通面积最小处后气流会扩散,进而带动风尘扩散,使得粉尘分布更均匀,有利于水汽与粉尘密切接触和提高除尘效率。气流通过进风口处时风尘会与主导流板碰撞,上述提高了风尘的浓度,提高了粉尘与主导流板碰撞可能性,实现分离部分粉尘,进而提高了除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除尘器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中除尘器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三中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筒体;1a、进风口;2、进风管;3、主导流板;3a、固定板;3b、调整板;3c、螺栓螺母;4、蓄水箱;5、泄水管;6、斜板;7、喷淋头;7a、喷头座;7b、散水板;8、进水管;9、副导流板;10、转角接头;11、进风喷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除尘器包括主筒体1、进风管2和主导流板3。

主筒体1呈圆柱状,主筒体1竖直设置,主筒体1的下方设有蓄水箱4,主筒体1和蓄水箱4固定连接。主筒体1的底部呈圆锥状,主筒体1的底壁中心处具有泄水管5;泄水管5插入蓄水箱4内,当蓄水箱4内存放有水时能水封泄水管5的下端口。主筒体1的顶部呈圆锥状,主筒体1的顶壁中心处具有出风口。

主筒体1的内腔上部安装有分离结构,说明书附图给出分离结构包括多张倾斜设置且固定在主筒体1侧壁上的斜板6。主筒体1的内腔下部安装有喷淋头7,具体来说,主筒体1内固定有进水管8,喷淋头7包括具有扩口的喷头座7a和位于扩口端口处的散水板7b;喷头座7a与进水管8之间采用螺纹相连接,这样可根据实际工况灵活地更换喷淋头7,以及便于维护喷淋头7。散水板7b上具有为呈球面或圆锥面的散水面;散水板7b和喷头座7a之间通过螺杆和锁紧螺母固定连接,通过旋拧螺杆和锁紧螺母能调整散水板7b的位置,实现调整散水板7b的散水面与喷头座7a的扩口端口缘部之间间隙大小,进而调整形成的水伞面大小和水汽颗粒大小。

进风管2为矩形管,进风管2水平设置,由此进风管2的纵向线与主筒体1的轴心线垂直设置。主筒体1的侧壁上开有进风口1a,进风管2与主筒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进风管2与进风口1a相连通,进风管2偏离主筒体1的轴心线,进风管2中离主筒体1轴心线更远的侧壁与主筒体1的侧壁相切设置。

进风口1a处设有使气流流向进风管2中离主筒体1轴心线更远的侧壁和/或主筒体1侧壁的主导流板3。具体来说,主导流板3为与主筒体1的侧壁相吻合的圆弧状,主导流板3沿着主筒体1的侧壁设置;根据实际主导流板3也可呈平板状,主导流板3相对于进风管2的侧壁倾斜设置。主导流板3包括固定板3a和调整板3b,固定板3a固定在主筒体1侧壁上或固定在进风管2侧壁上,固定板3a的上缘部、下缘部和一侧缘部均与主筒体1侧壁或进风管2侧壁密封连接;这样显著降低扰流产生,以及提高整流效果,实现提高除尘效率。

调整板3b与固定板3a之间通过能调整调整板3b位置的调节结构相连接。调节结构包括固定板3a和调整板3b之间采用螺栓螺母3c相连接,调整板3b上的螺栓孔呈条状且螺栓孔水平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结构可采用下述结构替换:固定板3a和调整板3b之间采用螺栓螺母3c相连接,调整板3b和固定板3a上均开设有多个螺栓孔,多个螺栓孔水平排列。由此可知,通过旋拧螺栓螺母3c和水平移动调整板3b,便能调整进风口1a有效过风面积大小;即主筒体1直径大小、进风量以及粉尘浓度作适当调节。进风管2的侧壁上开设有维护口,进风管2的侧壁上安装有封盖维护口的盖板;卸除盖板后便能方便地旋拧螺栓螺母3c和移动调整板3b。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处不再累赘描述,仅描述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进风管2内安装有副导流板9,副导流板9靠近主导流板3,副导流板9相对于进风管2中离主筒体1轴心线更远的侧壁倾斜设置,即副导流板9相对于主导流板3倾斜设置或垂直设置,这样副导流板9的投影遮挡有效地进风口1a,降低气流直接进入主筒体1内的量,又使气流流向主导流板3,提高导流效果和提高气流旋转能力,进而提高除尘效率。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处不再累赘描述,仅描述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进风管2上固定连接有转角接头10,转角接头10的内腔与进风管2的内腔相连通。转角接头10的进口朝上设置,进风管2内没有设置喷头,仅在转角接头10内安装有进风喷淋头11,进风喷淋头11的结构与上述喷淋头7的结构相同。进风喷淋头11的喷口朝下设置,这样从进风喷淋头11喷出的水与转角接头10的内壁强力碰撞,使得粉尘进入转角接头10即受到水的喷淋且该进风喷淋头11能有效地提高粉尘被水捕集的捕集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