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盘式高速精密注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6132发布日期:2019-06-13 16:0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盘式高速精密注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胶机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转盘式高速精密注胶机。



背景技术:

注胶机,是一种在工业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生产设备,注胶机又分为低压注胶机、热熔注胶机、真空注胶机等等类型,由于注胶机生产的产品很容易塑性,成本低,而受到各大行业的广泛关注,而在以往的注胶机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设备原理不同等原因,会造成注胶时间长,点胶速度慢,精度差,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鉴于以上问题,特提出一种转盘式高速精密注胶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盘式高速精密注胶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盘式高速精密注胶机,包括注胶台,所述注胶台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高速旋转台,所述注胶台的后端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点胶臂,所述点胶臂的前表面上端固定安装有注胶装置,所述高速旋转台的上表面铰接有旋转模具盘,所述旋转模具盘的上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模具,所述注胶台的右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台。

优选的,所述点胶臂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前表面开设有条形开口,且条形开口的内部套接有移动臂,所述移动臂前端下部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注胶装置,所述移动臂的后端上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套接有第一丝杠螺杆,所述外壳的腔内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外部电源和控制台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在第一丝杠螺杆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注胶装置包括点胶腔,所述点胶腔的外壁表面固定安装有防尘罩,所述点胶腔的前表面底部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进胶管,所述点胶腔腔内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点胶筒,所述点胶筒的下表面贯穿点胶腔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注胶嘴,所述点胶筒的内部套接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丝杠螺杆,所述第二丝杠螺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定位螺母,所述第二丝杠螺杆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调节螺母,所述定位螺母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的中心处开设有螺纹,且螺纹的内表面套接有第三丝杠螺杆,所述点胶腔内腔的下表面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外部电源和控制台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第三丝杠螺杆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旋转模具盘呈圆环型,所述旋转模具盘的圆环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下表面均固定安装在高速旋转台的上表面的动力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注胶嘴的中部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瓣膜所述进胶管的右端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瓣膜。

优选的,所述防尘罩的下端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边缘固定安装有密封橡胶垫圈,所述防尘罩的开口的宽度与旋转模具盘的宽度相等,所述防尘罩的开口的高度与旋转模具盘和模具高度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高速旋转台和模具替换盘,在模具的替换上来节约一定的生产时间间隔,并通过一种瓣膜解构,控制进出胶方向,精准控制注胶量,而且还使用了一种密封的防尘罩,将灰尘与胶体隔离,进一步增加精度,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以往设备中存在的注胶时间长,点胶速度慢,精度差,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结实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点胶臂和注胶装置剖面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中:1、注胶台,2、高速旋转台,3、点胶臂,31、外壳,32、移动臂, 33、第一丝杠螺杆,34、第一电机,4、注胶装置,41、点胶腔,42、防尘罩, 43、点胶筒,44、橡胶塞,45、第二丝杠螺杆,46、注胶嘴,461、第一瓣膜, 47、进胶管,471、第二瓣膜,48、调节螺母,49、定位螺母,410、丝杠螺母,411、第三丝杠螺杆,412、第二电机,5、旋转模具盘,6、模具,7控制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转盘式高速精密注胶机,包括注胶台1,注胶台1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高速旋转台2,注胶台1的后端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点胶臂3,点胶臂3的前表面上端固定安装有注胶装置 4,高速旋转台2的上表面铰接有旋转模具盘5,旋转模具盘5的上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模具6,注胶台1的右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台7,本实用新型通过高速转动的高速旋转台2和旋转模具盘5,在给第一个模具6,通过注胶装置 4精准定量注胶后,能够第一时间旋转,替换下一个模具6,旋转快速,节约时间,提高点胶效率。

具体而言,点胶臂3包括外壳31,外壳31的前表面开设有条形开口,且条形开口的内部套接有移动臂32,移动臂32前端下部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注胶装置4,移动臂32的后端上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套接有第一丝杠螺杆33,外壳31的腔内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4,第一电机34与外部电源和控制台7电连接,第一电机3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在第一丝杠螺杆33的下表面,通过控制第一电机34的旋转时间,精确控制移动臂32的位移距离,将注胶装置4对准模具6,精准注胶,利用第一丝杠螺杆 33旋转一圈,套接的螺纹移动固定距离的原理,通过控制台7调整第一电机 34转动时间和方向,来调整移动臂32的位移距离和方向变量。

具体而言,注胶装置4包括点胶腔41,点胶腔41的外壁表面固定安装有防尘罩42,点胶腔41的前表面底部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进胶管47,点胶腔41腔内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点胶筒43,点胶筒43的下表面贯穿点胶腔4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注胶嘴46,点胶筒43的内部套接有橡胶塞44,橡胶塞4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丝杠螺杆45,第二丝杠螺杆45的外表面套接有定位螺母49,第二丝杠螺杆45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调节螺母 48,定位螺母49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丝杠螺母410,丝杠螺母410的中心处开设有螺纹,且螺纹的内表面套接有第三丝杠螺杆411,点胶腔41内腔的下表面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412,第二电机412与外部电源和控制台7电连接,第二电机4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第三丝杠螺杆411的下表面,通过调整调节螺母48,带动第二丝杠螺杆45转动,调整橡胶塞44的上下位置,从而精确调整点胶筒43内部单次容纳的胶体量,通过第二电机412带动第三丝杠螺杆411转动带动定位螺母49向下,通过推动橡胶塞44,将胶体挤出,把定好量的胶体注入至模具6内部,达到精密注胶的目的。

具体而言,旋转模具盘5呈圆环型,旋转模具盘5的圆环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下表面均固定安装在高速旋转台2的上表面的动力输出端,模具6与旋转磨具盘5铰接在一起,通过定位销卡接固定,可替换,在注胶的同时,操作人员能够将完成件的模具取下,替换空模具,结构简洁,操作简单。

具体而言,注胶嘴46的中部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瓣膜461,进胶管47 的右端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瓣膜471,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瓣膜结构是一种塑胶瓣膜,模仿人类和动物的心脏瓣膜,控制流体的单方向运动,第一瓣膜461 使胶体只能从点胶筒43内部向下流出,隔绝空气向上进入点胶筒,第二瓣膜 471使胶体从进胶管47内部流入至点胶筒43,隔绝空气向前进入进胶管47。

具体而言,防尘罩42的下端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边缘固定安装有密封橡胶垫圈,防尘罩42的开口的宽度与旋转模具盘5的宽度相等,防尘罩42 的开口的高度与旋转模具盘5和模具6高度相等,防尘罩42的目的防止在注胶过程中,灰尘混入胶体,增加胶体体积和纯度,影响生产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高速旋转台和模具替换盘,在模具的替换上来节约一定的生产时间间隔,并通过一种瓣膜解构,控制进出胶方向,精准控制注胶量,而且还使用了一种密封的防尘罩,将灰尘与胶体隔离,进一步增加精度,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以往设备中存在的注胶时间长,点胶速度慢,精度差,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结实耐用。

工作原理:在使用本装置之前,首先,通过控制台7设置参数;

参数1:移动臂32上下位移高度(显示参数通过调整电路,控制第一电机34的旋转时间和旋转方向,实现记录移动臂32的位移高度距离)

参数2:注胶量(通过调整调节螺母48,调整第二丝杠螺杆45的上下位置,确定点胶筒43内部容积)

参数3:注胶时间(通过调整第二电机412的转动时间和转动方向,实现控制定位螺母49上下位移距离,和速度,控制注胶速度)

将参数1、参数2和参数3调整成与模具高度和体积相互对应后,打开控制开关,控制台7内部控制电路首先启动第一电机34;

第二电机412启动后,带动第三丝杠螺杆411向某一方向转动,带动丝杠螺母410向下移动,随即带动定位螺母49向下移动,根据控制台7内部控制电路的计算,将设置好的点胶筒容积,换算成移动进程,带动橡胶塞44向下复位,橡胶塞44下表面贴紧点胶筒43的内腔下表面,受到第二瓣膜471 限制,使多余空气从注胶嘴46排出,随后,第二电机412反转,通过第三丝杠螺杆411带动定位螺母49向上拉动,至极限位置,橡胶塞44向上移动,点胶筒内部气压减小,受到第一瓣膜461和第二瓣膜471的控制方向影响,胶体从进胶管47向后流入至点胶筒43内部,随后第二电机412断电等待,以上操作在设定好的若干秒内完成,完成抽胶排气工作后,控制电路启动第一电机34;

第一电机34向某一方向转动,带动第一丝杠螺杆33转动,推动移动臂 32向下运动,将注胶嘴46对准模具6的注胶孔,防尘罩42将旋转模具盘5 和模具6罩在一起,隔绝灰尘;

随后,控制电路再次启动第二电机412,使定位螺母49向下,推动橡胶塞44向下,将胶体通过注胶嘴46推出,注入至模具6内部,注胶完成后,控制电路控制第二电机412反转,带动橡胶塞44向上,重新抽取胶体,充满点胶筒43;随后,控制电路关闭第二电机412;

并再次打开第一电机34,想另一方向转动,带动移动臂32向上运动,打开防尘罩42,露出注胶完成的模具6;

控制台7启动高速旋转台2,带动旋转模具盘5旋转,将下一个未注胶的模具6移动至注胶嘴46的下方;

随后,继续由控制台7自动启动点胶臂3,对接注胶嘴46,扣好防尘罩,注胶,点胶臂3抬起,打开防尘罩42,高速旋转台2旋转下一个未注胶的模具6,重复以上步骤持续给未注胶的模具6注胶;

使用完成后,关闭控制台7电源,设备断电,使用结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