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装置及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7140发布日期:2019-04-20 03:28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装置及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生产设备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装置及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中药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的丰富的医药知识。在我们常用的中药材中,解表药、行气活血药、芳香化湿药等都含有挥发油,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这几类药物所含的挥发油均具有显著疗效。当这些挥发油的药理作用与制剂的功效作用一致时,就必须在中药制备工艺中提取并保留挥发油。

但在中药制剂的研制和生产中,挥发油成分的提取和保留存在着很多问题,致使挥发油大量损失,严重影响了药物的疗效。

现有技术中,对中药挥发油提取还存在以下问题:提取罐提取效果不好,产品得率较低;油水分离效果差,大部分油水混合物进入油水分离器后,不能很好的进行油水分离,因此,需对现有的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装置,上述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装置结构简单,能够使提取罐中各部位的中药受热均匀,同时能够使轻油和水得以充分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设备,其包括上述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装置,使用简单,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装置,其包括提取罐、冷凝器、油水分离器、输送管以及导流管。

提取罐具有提取腔,提取罐的内壁设有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第一加热管沿提取罐的周向环形盘旋设置于提取罐的内壁,提取罐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第二加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

提取罐设有用于通入中药和作为提取剂的水的第一进料口,第一进料口设置于第一过滤件的远离第二过滤件的一侧。

输送管的一端连接于提取罐的第二过滤件的远离第一过滤件的一侧,输送管的另一端连接于冷凝器。

油水分离器包括分离器壳体和隔板,分离器壳体的一端设有用于通入冷凝所得的油水混合液的开口,另一端设有用于输出分离后所得的挥发油成分的出油口以及用于输出分离后所得的水的出水口。

导流管的一端与冷凝器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油水分离器的开口连通。

油水分离器具有分离腔,隔板用于将分离腔分隔成靠近开口的第四腔室和远离开口的第五腔室,隔板设有多个连通第四腔室和第五腔室的第一通孔,出油口设置于与第四腔室对应的分离器壳体,出水口设置于与第五腔室对应的分离器壳体,导流管的远离冷凝器的一端伸入至第五腔室。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过滤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绕设于第一连接部的第一过滤部,第二过滤件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绕设于第二连接部的第二过滤部,第一过滤部设有第一过滤网层,第二过滤部设有第二过滤网层,第二加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过滤部还包括第三过滤网层和第四过滤网层,第一过滤网层、第三过滤网层和第四过滤网层平行设置且第一过滤网层、第三过滤网层和第四过滤网层的网孔直径逐渐变小。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第二加热管的数量为多根,多根第二加热管沿提取罐的轴向平行设置,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数量与第二加热管的数量相等。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提取罐还包括多个第一喷头,多个第一喷头沿提取罐的周向设置于第二过滤件的远离第一过滤件的一侧,并且每个第一喷头的喷射方向均朝向第二过滤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提取罐还包括多个第二喷头,多个第二喷头沿提取罐的周向设置于第一过滤件的靠近第二过滤件的一侧,并且每个第二喷头的喷射方向均朝向第一过滤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油水分离器还包括电机以及设置于第五腔室的消泡装置,消泡装置包括转动轴和多个消泡齿,电机设置于分离器壳体的外壁,转动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由电机驱动转动,转动轴的另一端伸入至第五腔室并沿油水分离器的径向延伸,多个消泡齿设置于转动轴的外壁,出水口设置于消泡装置远离隔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多个消泡齿沿转动轴的轴向螺旋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多个消泡齿分设为多个消泡齿环,多个消泡齿环沿转动轴的轴向排布,每个消泡齿环中含有的消泡齿沿转动轴的周向排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设备,其包括回流管以及上述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装置,提取罐还设有用于通入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后的水的第二进料口,第二进料口设置于第一过滤件的远离第二过滤件的一侧,回流管的一端与出水口连通,回流管的另一端第二进料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装置及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设备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装置结构简单,能够使提取罐中各部位的中药受热均匀,同时能够使轻油和水得以充分分离。包括上述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装置的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设备,使用简单,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装置中固定块、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装置中第一过滤网层、第三过滤网层和第四过滤网层的孔径大小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装置中第一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装置中消泡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装置中消泡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装置;10-提取罐;11-提取腔;111-第一腔室;112-第二腔室;113-第三腔室;12-第一过滤件;121-第一连接部;122-第一过滤部;1221-第一过滤网层;1222-第三过滤网层;1223-第四过滤网层;13-第二过滤件;131-第二连接部;132-第二过滤部;1321-第二过滤网层;14-第一加热管;15-第二加热管;16-第一进料口;181-第一固定块;182-第二固定块;185-第三固定块;186-第四固定块;191-第一喷头;195-第二喷头;20-冷凝器;30-油水分离器;31-出油口;32-分离器壳体;33-电机;34-隔板;35-分离腔;351-第四腔室;352-第五腔室;353-第一通孔;354-第二通孔;37-消泡装置;371-转动轴;372-消泡齿;373-消泡齿环;38-观察视窗;40-输送管;50-回流管;60-导流管;200-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设备;201-出水口;202-第二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垂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垂直”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水平”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与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装置100,其包括提取罐10、冷凝器20、油水分离器30、输送管40以及导流管60。

提取罐10具有提取腔11,提取罐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过滤件12和第二过滤件13。可参考地,在本申请中,提取罐10竖向放置。其中,第一过滤件12设置于提取罐10的下端,第二过滤件13设置于提取罐10的上端。也即第一过滤件12和第二过滤件13将提取腔11分隔成由下到上的第一腔室111、第二腔室112和第三腔室113。

提取罐10的内壁设有第一加热管14和第二加热管15,其中,第一加热管14沿提取罐10的周向环形盘旋设置于提取罐10的内壁。第二加热管15位于第二腔室112且其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过滤件12和第二过滤件13。

通过设置位于内壁的第一加热管14和位于提取腔11内的第二加热管15,可使提取腔11内位于中心处的物料以及位于边沿处的物料均得到均匀的加热,并且能够补充提取过程中提取罐10内部所散失的热能,适中保持较高的提取温度,提高提取效果。

提取罐10还设有用于通入中药和作为提取剂的水的第一进料口16,该第一进料口16设置于第一过滤件12的远离第二过滤件13的一侧,也即开设于第一腔室111对应的提取罐10的壳体。

输送管40的一端连接于提取罐10的第二过滤件13的远离第一过滤件12的一侧(也即提取罐10的上端,亦为第一腔室111),输送管40的另一端连接于冷凝器20。

可参考地,第一过滤件12包括第一连接部121和绕设于第一连接部121的第一过滤部122。第二过滤件13包括第二连接部131和绕设于第二连接部131的第二过滤部132。第一过滤部122设有第一过滤网层1221,第二过滤部132设有第二过滤网层1321,第二加热管1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31。

本申请中,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31优选为圆形。第一连接部121的外侧即为第一过滤网层1221,第二连接部131的外侧即为第二过滤网层1321。

通过设置第一过滤网层1221,可初步阻挡中药原料中的大分子颗粒或杂质,再经第二过滤网层1321,进一步减少杂质,提高提取产物的纯度。优选地,第二过滤网层1321的网孔直径小于第一过滤网层1221的网孔直径。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3,第一过滤部122还包括第三过滤网层1222和第四过滤网层1223,第一过滤网层1221、第三过滤网层1222和第四过滤网层1223平行设置(相邻两层滤网层之间可贴合设置,也可间隔设置)且第一过滤网层1221、第三过滤网层1222和第四过滤网层1223的网孔直径逐渐变小。较佳地,第二过滤网层1321的网孔直径小于第四过滤网层1223的网孔直径。

通过在第一过滤部122间隔设置孔径不同的三层过滤网层,可逐渐阻挡粒径不同的颗粒或杂质,降低进入第二腔室112的粉粒含量。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加热管15的数量可以为多根,多根第二加热管15沿提取罐10的轴向平行设置,多根第二加热管15之间可具有间隔。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31的数量与第二加热管15的数量相等。

第二加热管15的数量为多根,可提高位于提取罐10内部偏向中心的区域的物料的提取温度,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为使第一过滤件12和第二过滤件13与提取罐10的内壁稳固连接,本申请中,提取罐10的内壁可以沿提取罐10的周向设置第一凹槽(图未示)和第二凹槽(图未示),第一过滤件12卡接于第一凹槽,第二过滤件13卡接于第二凹槽。

此外,提取罐10还可以通过设置固定块的方式稳固第一过滤件12和第二过滤件13。具体地,提取罐10可包括第一固定块181和第二固定块182,第一固定块181与第二固定块182均沿提取罐10的周向环形设置且第二固定块182位于第一固定块181的远离第一进料口16的一侧(也即第二固定块182位于第一固定块181的上方),第一固定块181和第二固定块182形成用于卡接第一过滤件12的第一卡槽。

进一步地,提取罐10还包括第三固定块185和第四固定块186,第三固定块185与第四固定块186均沿提取罐10的周向环形设置且第四固定块186位于第三固定块185的远离第一进料口16的一侧(也即第四固定块186位于第三固定块185的上方),第三固定块185和第四固定块186形成用于卡接第二过滤件13的第二卡槽。

较佳地,本申请中,提取罐10还可包括多个第一喷头191,多个第一喷头191沿提取罐10的周向环形设置于第二过滤件13的远离第一过滤件12的一侧的提取罐10的内壁,并且每个第一喷头191的喷射方向均朝向第二过滤部132(也即喷射方向朝下)。

进一步地,提取罐10还包括多个第二喷头195,多个第二喷头195沿提取罐10的周向环形设置于第一过滤件12的靠近第二过滤件13的一侧的提取罐10的内壁,并且每个第二喷头195的喷射方向均朝向第一过滤部122(也即喷射方向朝下)。

通过设置第一喷头191和第二喷头195,可对附着或沉积于第二过滤件13以及第一过滤件12的物质施以反向喷射力,从而避免第一过滤件12和第二过滤件13被堵塞。

油水分离器30包括分离器壳体32和隔板34,分离器壳体32的一端设有用于通入冷凝所得的油水混合液的开口,另一端设有用于输出分离后所得的挥发油成分的出油口31以及用于输出分离后所得的水的出水口201。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收集的油分为轻油,也即密度小于水的油。

本申请中,油水分离器30竖向放置,开口设置于油水分离器30的上端。导流管60的一端与冷凝器20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油水分离器30的开口连通,以将经冷凝器20冷凝后的油水混合液输入至油水分离器30中分离。

油水分离器30具有分离腔35,隔板34设置于分离腔35并且隔板34的侧壁连接于分离器壳体32的内壁。隔板34将分离腔35分隔成靠近开口的第四腔室351和远离开口的第五腔室352,也即第五腔室352位于第四腔室351的下端。

隔板34设有多个连通第四腔室351和第五腔室352的第一通孔353,出油口31设置于与第四腔室351对应的分离器壳体32,出水口201设置于与第五腔室352对应的分离器壳体32,换而言之,出油口31和出水口201分别设置于隔板34的上下两侧。导流管60的远离冷凝器20的一端伸入至第五腔室352。具体的,隔板34还设有第二通孔354,导流管60的远离冷凝器20的一端穿过第二通孔354伸入至第五腔室352。

通过上述设置,冷凝后的油水混合液经导流管60导入至第五腔室352,随着第五腔室352内的混合液逐渐增多,混合液的液面高度达到隔板34设置的高度,浮于上层的密度小的轻油则经第一通孔353进入至第四腔室351,由第四腔室351的出油口31得到收集,密度大的水则依然留于第五腔室352内,从而使油水得到充分分离。

较佳地,本申请中,隔板34设置的位置为油水分离器30高度的一半,以保证油水混合液在第四腔室351内得到充分分层。

较佳地,本申请中,第五腔室352可以呈锥形,出水口201设置于锥形部分的油水分离器30的底部。通过将第五腔室352设置呈锥形,有利于密度大的水沉于第五腔室352的下层。

作为可选地,请参照图4,本申请中,多个第一通孔353在隔板34例如可分布成多个沿隔板34的中心向隔板34的边沿排布的同心圆。也即多个第一通孔353呈圆形阵列的形式排布于隔板34。换而言之,多个第一通孔353排布后,其孔心的连线能够形成多个圆,而这些圆恰好为直径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多个同心圆。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油水分离器30还包括电机33和设置于第五腔室352的消泡装置37。具体地,消泡装置37包括转动轴371和多个消泡齿372,电机33设置于分离器壳体32的外壁,转动轴371的一端与电机33的输出轴连接并由电机33驱动转动,转动轴371的另一端伸入至第五腔室352并沿油水分离器30的径向延伸,多个消泡齿372设置于转动轴371的外壁,出水口201设置于消泡装置37远离隔板34的一侧。通过设置消泡装置37,可用于消除第五腔室352内的油水混合物产生的泡沫,改善分层和分离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照图5,多个消泡齿372可以沿转动轴371的轴向螺旋设置。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照图6,多个消泡齿372分设为多个消泡齿环373,多个消泡齿环373沿转动轴371的轴向排布(可以是间隔排布),每个消泡齿环373中含有的消泡齿372沿转动轴371的周向排布(可以是间隔排布)。

优选地,本申请中的出油口31为倾斜设置,倾斜方向朝向油水分离器30的底部的一端,通过将油水分离器30倾斜设置,更有利于出油,缩短出油时间。

可选地,出油口31和出水口201分别设有用于控制出油量的第一阀门(图未示)和用于控制出水量的第二阀门(图未示),从而可及时有效控制出油和出水情况。

进一步地,油水分离器30还设有观察视窗38,观察视窗38沿分离器壳体32的周向环形设置且隔板34的高度位于观察视窗38的上端和下端之间。也即隔板34距离分离器壳体32底部的距离小于观察视窗38上端距离分离器壳体32底部的距离并大于观察视窗38下端距离分离器壳体32底部的距离。

承上,本实施例的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装置100的使用方法包括:在提取挥发油时,将中药原料和提取剂水通过第一进料口16通入提取罐10的第一腔室111中,蒸煮,含油蒸汽依次穿过第一过滤件12和第二过滤件13,从第三腔室113经输送管40输送至进入冷凝器20中进行冷凝,冷凝后的油水混合液经导流管60导入至第五腔室352,当第二强室内出现泡沫时,开启电机33带动消泡装置37转动,消泡齿372对泡沫起到破碎作用,消除泡沫。随着第五腔室352内的混合液逐渐增多,混合液的液面高度达到隔板34设置的高度,浮于上层的密度小的轻油则经第一通孔353进入至第四腔室351,由第四腔室351的出油口31得到收集,密度大的水在第五腔室352由出水口201留出,从而使油水得到充分分离。

实施例2

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设备200,其包括回流管50以及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装置100(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装置100例如可以参照实施例1),提取罐10还设有用于通入经油水分离器30分离后的水的第二进料口202,第二进料口202设置于第一过滤件12的远离第二过滤件13的一侧,回流管50的一端与油水分离器30的出水口20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进料口202连通。该设置可使经油水分离器30分离后的水通过回流管50回流入提取罐10的第一腔室111进行循环利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装置100结构简单,能够使提取罐10中各部位的中药受热均匀,同时能够使轻油和水得以充分分离。包括上述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装置100的含中药成分的药物生产设备200,使用简单,方便快捷。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