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开合的高速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2451发布日期:2019-07-06 12:13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开合的高速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开合的高速混合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高混机投料都需要手动去打开密封盖,工作中都是需要人工去搬下密封盖对高混机筒内进行清理。每次清理都费时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工人在搬下密封盖的过程中有被砸到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开合的高速混合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便于开合的高速混合机,包括高混机机筒、密封盖和卡扣,所述密封盖盖合于高混机机筒上,且高混机机筒与密封盖之间通过卡扣固定连接,还包括电机、收线盘、拉绳、换向轮、支撑杆和定位插板,所述密封盖铰接于高混机机筒上,电机置于高混机机筒的外侧,且电机的转轴与收线盘固定连接,换向轮转动连接在密封盖上,拉绳置于换向轮的一侧,且拉绳的一端与密封盖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设在收线盘上;所述支撑杆插接于高混机机筒的外壁上,定位插板插接于支撑杆上,定位插板将支撑杆定位在高混机机筒上。

进一步地,所述高混机机筒的外壁上设有支撑块,在支撑块上设有矩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为矩形杆结构,支撑杆插接于支撑块的矩形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上设有若干支撑槽,定位插板插接于一所述支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插板为U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固定拉绳的固定耳。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高混机密封盖进行自动开合,区别于常规的高混机密封盖需要人工去搬下才能对高混机筒进行清理。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的减少工人的工作强度,提升工作效率,避免了工作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杆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插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于开合的高速混合机,包括高混机机筒11、密封盖12、卡扣13、电机21、收线盘22、拉绳23、换向轮24、支撑杆31和定位插板32,密封盖12铰接于高混机机筒11上,且高混机机筒11与密封盖12之间通过卡扣13固定连接。电机21置于高混机机筒11的外侧,且电机21的转轴与收线盘22固定连接,换向轮24转动连接在密封盖12上,拉绳23置于换向轮24的一侧,且拉绳23的一端与密封盖12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设在收线盘22上。支撑杆31插接于高混机机筒11的外壁上,定位插板32插接于支撑杆31上,定位插板32将支撑杆31定位在高混机机筒11上。

为便于将支撑杆31插接于高混机机筒11的外壁上,在高混机机筒11的外壁上设有支撑块33,在支撑块33上设有矩形孔。

支撑杆31为矩形杆结构,支撑杆31插接于支撑块33的矩形孔内,矩形杆与矩形孔相互配合,可以避免支撑杆31发生自转现象。

在支撑杆31上设有若干支撑槽310,定位插板32插接于一所述支撑槽310内。定位插板32为U形状。

为便于将拉绳23固定于密封盖12上,在密封盖12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固定拉绳23的固定耳。

在要打开密封盖12时,松开卡扣13,然后打开电机21,通过收卷拉绳23将密封盖12打开,密封盖12打开后,调整支撑杆31在支撑块33内的位置,使得支撑杆31的顶端抵触在密封盖12的下端面上,继而避免密封盖12落下,使用更加的安全,支撑杆31位置调整好后,将定位插板32插接于支撑杆31上,最终将支撑杆31定位在高混机机筒11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