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保护多重加热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3398发布日期:2019-07-03 04:02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氮保护多重加热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搅拌加热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氮保护多重加热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

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行业,是主要用于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一种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为玻璃、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小型的反应釜主要用于实验室或者用于调配精密计量的产品,其体型较小,使用便捷,且利于移动,深受广大企业以及实验室的欢迎。

如今的小型反应釜的结构较为简单,使用便捷。但是,其加热的效果较差,极大的限制了反应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氮保护多重加热反应釜,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加热,进而促进了反应的效率,更好的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进一步促进了产品的普及与行业的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氮保护多重加热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设置在反应釜主体上端的设置有密封盖,在密封盖上端中间位置处还设置有驱动电机,设置在驱动电机上且贯穿该驱动电机和密封盖并伸入反应釜主体中的转轴,设置在驱动电机上侧的一个套于转轴外侧的转轴保护套,设置在密封盖上侧的进料漏斗,设置在反应釜主体下端的出料口,设置在反应釜主体上的双通道加热结构,与该双通道加热结构相连接的循环加热结构,以及与反应釜主体相连接上的氮气保护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双通道加热结构包括设置在反应釜主体侧壁中的加热腔,以及呈螺旋状设置在反应釜主体内部的螺旋加热管;所述加热腔上还设置有加热腔入口和加热腔出口,所述螺旋加热管的一端设置有螺旋入口,另一端设置有螺旋出口。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加热管的两端均贯穿该反应釜主体,且在反应釜主体被螺旋加热管贯穿的位置处还设置有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加热管的螺旋内径大于搅拌片的旋转直径,且该螺旋加热管与反应釜主体的内侧壁之间的间距为2-5CM。

再进一步的,所述氮气保护系统主要由设置在反应釜主体下方且贯穿该反应釜主体的氮气入口,设置在反应釜主体侧壁上方且贯穿该反应釜主体的氮气出口,通过氮气输出管与氮气出口相连接且同时通过氮气输入管与氮气入口相连接的氮气罐,设置在氮气输出管上的压力表、电磁阀、过滤器,以及设置在氮气输入管上的氮气压缩机和热交换器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压力表通过氮气输出管与反应釜主体的内部相连通,电磁阀设置在压力表与过滤器之间,在过滤器中设置有活性炭层和除氧剂层,在氮气入口处还设置有单向阀。

更进一步的,所述循环加热结构主要由油浴锅,设置在油浴锅上的一个循环入口,以及设置在油浴锅上的三个循环出口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循环入口通过输出管同时与热交换器的出口、螺旋出口和加热腔出口相连接,其中第一个循环出口通过螺旋输入管与螺旋入口相连接,第二个循环出口通过加热腔输入管与加热腔入口相连接,第三个循环出口通过氮气加热管与热交换器的入口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油浴锅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温度的控制器。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漏斗呈1/4球形,其竖直侧壁与驱动电机相邻设置,且该进料漏斗的顶端还设置有密封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螺旋加热管和加热腔,在搅拌时能够从里外同时对物料进行加热,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加热效果,进而更好的提高了物料的反应效率,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加热结构来完成加热液体的温度控制,相较于现有的利用加热装置直接加热更易于控制加热的温度,极大的提高了加热的精准性,大大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效果。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氮气保护系统,不仅能够很好的避免反应釜中的物料被氧化,还能进一步提高对物料的加热效果,很好的将反应釜内的水、氧气以及低分子的醇类进行吸附与处理,很好的提高了物料的品质。

(4)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极大的提高物料的混合加热效率,提高物料的反应效率,很好的促进了产品的推广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螺旋加热管;2、加热腔;3、密封盖;4、驱动电机;5、转轴保护套;6;进料漏斗;7、转轴;8、搅拌片;9、出料口;10、螺旋入口;11、加热腔入口;12、螺旋出口;13、加热腔出口;14、螺旋输入管;15、加热腔输入管;16、输出管;17、油浴锅;18、控制器;19、循环入口;20、循环出口;21、氮气入口;22、氮气出口;23、氮气输出管;24、压力表;25、电磁阀;26、过滤器;27、氮气罐;28、氮气输入管;29、氮气压缩机;30、热交换器;31、氮气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氮保护多重加热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设置在反应釜主体上端的设置有密封盖3,在密封盖3上端中间位置处还设置有驱动电机4,设置在驱动电机4上且贯穿该驱动电机4和密封盖3并伸入反应釜主体中的转轴7,设置在驱动电机4上侧的一个套于转轴7外侧的转轴保护套5,设置在密封盖3上侧的进料漏斗6,设置在反应釜主体下端的出料口9,设置在反应釜主体上的双通道加热结构,与该双通道加热结构相连接的循环加热结构,以及与反应釜主体相连接上的氮气保护系统。

所述进料漏斗6呈1/4球形,其竖直侧壁与驱动电机4相邻设置,且该进料漏斗6的顶端还设置有密封盖。

球形的进料斗可以很好的进行进料操作,避免在进料时物料洒落,极大的提高了进料的效果,而设置密封盖则可以保证在设备内部气体压力变化时内部的氮气不会泄露,该进料斗及其密封盖均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均能很好的完成进料斗及密封盖的设置与使用,在此便不进行赘述。设置转轴保护套可以更好的保护转轴不被外力损坏,同时还可以很好的避免转轴在运行时不会对外部的人与物造成伤害,进一步提高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

所述双通道加热结构包括设置在反应釜主体侧壁中的加热腔2,以及呈螺旋状设置在反应釜主体内部的螺旋加热管1;所述加热腔2上还设置有加热腔入口11和加热腔出口13,所述螺旋加热管1的一端设置有螺旋入口10,另一端设置有螺旋出口12。

加热腔设置在反应釜主体的内部,是位于该反应釜主体内外壁之间的腔体,为了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在反应釜主体的外壁还能涂覆一层隔热膜,以避免操作人员被高温灼伤,更好的保护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所述螺旋加热管1的两端均贯穿该反应釜主体,且在反应釜主体被螺旋加热管1贯穿的位置处还设置有密封圈。

密封圈可以很好的避免混合的物料顺着缝隙流出,而密封圈的材料则选用能够防腐蚀的橡胶或塑料材料,最优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所述螺旋加热管1的螺旋内径大于搅拌片8的旋转直径,且该螺旋加热管1与反应釜主体的内侧壁之间的间距为2-5CM。

螺旋加热管的具体圈数、螺旋直径、高度均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的反应釜主体进行确定,但是无论圈数、螺旋直径、高度为何均与本申请的加热方式相同,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完成相应的圈数、螺旋直径以及高度的选择,其选择方式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在此便不进行赘述。

螺旋加热管的材料可以选用导热性良好的金属材料,也可以选择耐腐蚀性较好的玻璃材料,具体的材料选择需要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确定,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能根据自身的需求完成材料的选择,再此便不进行赘述。

所述氮气保护系统主要由设置在反应釜主体下方且贯穿该反应釜主体的氮气入口21,设置在反应釜主体侧壁上方且贯穿该反应釜主体的氮气出口22,通过氮气输出管23与氮气出口22相连接且同时通过氮气输入管28与氮气入口21相连接的氮气罐27,设置在氮气输出管23上的压力表24、电磁阀25、过滤器26,以及设置在氮气输入管28上的氮气压缩机29和热交换器30组成。

所述压力表24通过氮气输出管23与反应釜主体的内部相连通,电磁阀25设置在压力表24与过滤器26之间,在过滤器26中设置有活性炭层和除氧剂层,在氮气入口21处还设置有单向阀。

过滤器为管状,串接在氮气输出管上,其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滤网以防止内部的填充物泄出,在过滤器内部填充有活性炭与除氧剂,以对氮气所带出的氧气、水分以及醇进行吸收。

热交换器的作用是将热油中的热量传递给氮气,以使得氮气温度升高,在氮气进入反应釜主体后,能够对混合的物料进行一定的加热,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加热效果,该热交换器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能很好的对该热交换器进行设置与使用,在此便不进行赘述。

压力表的作用是用于监测反应釜主体内的压力值,通过启闭电磁阀和氮气压缩机可以完成对反应釜主体内部的压力的调整,从而为物料的反应提供更加合适的压力值,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反应压力的调整可以通过操作人员手动完成,也可以设置相应的控制装置来根据压力表的反馈结果自行调整电磁阀与氮气压缩机的运行。上述结构均为本领域的常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便可以完成设备的安装与使用,无需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在此便不进行赘述。

所述循环加热结构主要由油浴锅17,设置在油浴锅17上的一个循环入口19,以及设置在油浴锅17上的三个循环出口20组成。

在油浴锅的两个循环出口上分别设置一个油泵,以将加热后的油液泵出,从而使其能够进入加热腔与螺旋加热管中对物料进行加热。而循环入口则设置在油液承载容器的上方,且循环入口的内部不伸入油液中。在产品使用完毕后,油泵逆向运行便可以很好的将残留在加热腔与螺旋加热管中的油液抽回油液承载容器中。

所述循环入口19通过输出管16同时与热交换器30的出口、螺旋出口12和加热腔出口13相连接,其中第一个循环出口20通过螺旋输入管14与螺旋入口10相连接,第二个循环出口20通过加热腔输入管15与加热腔入口11相连接,第三个循环出口20通过氮气加热管31与热交换器30的入口相连接。

所述油浴锅17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温度的控制器18。

通过控制器可以很好的控制油浴锅内加热的油液的温度,进而达到了控制反应釜加热温度的目的,其控制效果更加精准,能够很好的提高产品的使用效果。

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