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集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1099发布日期:2019-07-17 06:10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法集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尘器,尤其涉及一种湿法集尘器。



背景技术:

船舶船体结构油漆前,需使用动力工具进行钢板表面处理,故而会产生大量的灰尘,船体舱室内部打磨时,通常在舱室内部设置风机并配合风管将灰尘排除舱室外部,然而现有的打磨设备都不配备除尘机构,故而打磨产生的大量灰尘都是露天排放,从而使得整个舱室环境都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湿法集尘器,有效收集舱室内打磨形成的灰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湿法集尘器,包括:

一开口容器,内部装有水;

一支撑架,放置在开口容器内部,包括环形支撑面以及多个支撑脚,环形支撑面为网格状;

多通集灰管,包括一竖直出灰管及多个与出灰管连通的进灰管,其出灰管插装在环形支撑面内,而多个进灰管通过软管连接抽风机;

拨水胶皮,圆周包裹在出灰管下部,其底边缘为须状拨水条,且拨水条接触水面。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支撑面的内壁上包有摩擦条,增加与竖直出灰管的摩擦力。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支撑面的外径与开口容器的内径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须状拨水条的长度为10cm,宽度为2~3cm。

作为优选,所述进灰管中轴线与出灰管中轴线呈135~1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揭示的湿法集尘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风机配合多通集灰管将室内的灰尘统一收集到开口容器中,在开口容器内注入水,使得灰尘触水后不会再漂浮,通过须状拨水条拍打水面,使得灰尘逐步沉入容器底部,实现湿法集灰;

其结构中的支撑架,不仅实现对多通集灰管的支撑,其网状结构的环形支撑面,不仅可以防止外部的异物掉落至容器内部,还可以使得过滤后的(带有灰尘的空气进入水内,灰尘吸附在水面,空气浮出水面被过滤)空气从网格内向上排出,从而使得容器内空气循环流通,内外气压平衡;

对于集灰管与支撑架之间的固定,在支撑架内壁包覆摩擦条,可以增加集灰管安装的摩擦力,使其不会因为风机抽入的空气流而出现歪斜的情况;

在集灰管下部设置拨水胶皮,并将下边缘设置成须状,抽风机吸入的空气流带动须状拨水条晃动,由于其接触液面,故而形成对液体的拍打,使得浮在表面的灰尘浸湿并逐步沉入容器底部,

集灰管采用多通结构,可以实现多个方向同步吸灰,增加集灰的效率,同时将进灰管设置成倾斜状态,有利于进入的灰尘顺利到达出灰管。

本集尘器整体结构简单,可以实现有效集灰,保障周围环境的洁净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剖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通集灰管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湿法集尘器,包括开口容器1,支撑架2,多通集灰管3,拨水胶皮4,开口容器内装载有水,支撑架放置在开口容器内部,而多通集灰器插装在支撑架上,其多个进灰管通过软管5连通抽风机6,抽风机6分布在打磨机四周以及室内多个位置,拨水胶皮包裹在多通集灰管下方,下边缘接触水面,并在内部具有空气流的时候拍打水面,风机将室内各个区域的灰尘抽吸到多通集灰管内,并从下部进入水中并覆在水面上,拨水胶皮拍打水面使得灰尘浸湿从而沉入容器底部。

具体说来,所述支撑架放置在开口容器内部,包括环形的支撑面7及焊接在环形支撑面四周的多个支撑脚8,环形支撑面7为网格状,且外径与开口容器内径一致,内壁上包覆有摩擦条9,在多通集灰管插入式可以增加与管壁的摩擦力,从而使得多通集灰管不会随意歪斜。

所述多通集灰管包括竖直出灰管10及多个进灰管11,进灰管与出灰管连通,且进灰管中轴线与出灰管中轴线呈135~150°夹角,使得抽入的空气顺利向下从出灰管排出,所述进灰管通过软管5连接抽风机6,而抽风机另一端连接硬管12实现对空气中灰尘的抽吸,所述拨水胶皮为软胶皮,其圆周包裹在出灰管下部,其底边缘为须状拨水条13,且拨水条接触水面。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湿法集尘器,其工作原理为:抽风机工作将室内的带有灰尘的空气抽入多通集灰管内,并从下方的出灰管排出,由于灰尘较轻,故而大部分的灰尘是直接漂浮在水面上,只有少部分是在进入的时候直接沉入水底,抽风机抽入的除了灰尘还有空气,这些空气在进入后还是需要排除的,故而将支撑架的环形支撑面设置成网格状,除了可以防止外部异物掉落,还可以使得内部空气有效排除,确保空气循环流通,内外气压一致,由于灰尘漂浮在水面上,积累过多后会影响集尘效果,故而设计了须状拨水条,使其底部解除睡眠,在抽风机抽入灰尘时,空气流是具有一定动力的,故而可以晃动须状拨水条,使得拨水条晃动拍打水面,从而将负载水面上的灰尘浸湿,逐步沉入水底,增加集尘效果。

本集尘器主要设置在舱室的打磨设备附近,也可以同步设置在舱室内其余地方,多个配合使用提升集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发明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