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废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8164发布日期:2019-08-27 20:34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废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化工、电子、金属加工、烟草、玻璃、制药、食品加工、净化室、医院等行业及其它有粉尘、烟雾污染的场所中,对空气及废气进行处理净化时,通常是将废气通过气体净化过滤器处理后直接排放至室外,这种处理方式净化效果不强,对环境仍有较大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废气处理系统,其净化效率高,对环境没有较大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废气处理系统,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接有气体净化过滤器,所述气体净化过滤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气体净化过滤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有缓冲罐,所述缓冲罐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连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连接有水塔且所述第三连接管设置在所述水塔液面之下,所述水塔连接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连接有喷淋室,所述喷淋室包括喷淋装置和设置在所述喷淋装置下方的填料,所述喷淋室设有第五连接管,所述第五连接管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内部设有冷凝管,所述冷凝器顶部设有排气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体净化过滤器与所述进气管之间设置有过滤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头和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喷头通过管道相连,且设置在所述喷淋室外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塔与所述第四连接管之间设置有第一风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淋室与所述第五连接管之间设置有第二风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排气管之间设置有排风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罐顶部装有真空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头为倾斜设置,与竖直方向形成一20~50度的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废气处理系统,通过气体净化过滤器、水塔、喷淋室和冷凝器等多重作用,实行多级净化,其净化效率高,并对环境有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高效废气处理系统,包括进气管1,进气管1连接有气体净化过滤器2,气体净化过滤器2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21,气体净化过滤器2连接有第一连接管90,第一连接管90连接有缓冲罐3,缓冲罐3连接有第二连接管91,第二连接管91连接有真空泵4,真空泵4连接有第三连接管92,第三连接管92连接有水塔5且第三连接管92设置在水塔5液面之下,水塔5连接有第四连接管93,第四连接管93连接有喷淋室6,喷淋室6包括喷淋装置61和设置在喷淋装置61下方的填料62,喷淋室6连接有第五连接管94,第五连接管94连接有冷凝器7,冷凝器7内部设有冷凝管71,冷凝器7顶部连接有排气管95,气体净化过滤器2与进气管1之间设置有过滤网11,水塔5与第四连接管93之间设置有第一风机41,喷淋室6与第五连接管94之间设置有第二风机42,冷凝器7与排气管95之间设置有排风机43,实行多级净化。

进一步,喷淋装置61包括喷头63和循环泵64,循环泵64与喷头63通过管道相连,且设置在喷淋室6外部,循环泵64可以将喷淋室6底部的化学液重新送入喷头63,可以实现循环,节能环保。

具体的,在真空泵4抽真空的过程中,为检测缓冲罐3内的真空度,在缓冲罐3的顶部装有真空表31,方便检测缓冲罐3内的真空度。

本实施例中,喷头为倾斜设置,与竖直方向形成一20~50度的角,喷淋效果更为显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流程是:首先,进气管1中的废气经过滤网11初步过滤后,进入气体净化过滤器2,活性炭过滤层21吸附一部分灰尘后,利用真空泵4使缓冲罐3内产生真空,由于缓冲罐3与气体净化过滤器2相通,废气一并被吸入真空泵4,并通过第三连接管92排入水塔5中,吸收废气中的粉尘颗粒,在真空泵4抽真空的过程中,为检测缓冲罐3内的真空度,在缓冲罐3的顶部装有真空表31,废气中不溶于水的杂质在第一风机41的作用下通过第四连接管93进入喷淋室6,喷头63在填料62上喷洒化学物,废气中的杂质与填料62上的化学物产生化学反应溶解,同时喷淋室6设有循环泵64可以将喷淋室6底部的化学液重新送入喷头63,而后在第二风机42作用下,废气通过第五连接管94进入冷凝器7,在冷凝管71的作用下进行气液分离,液体残留在冷凝器7中,分离后的气体在排风机43的作用下通过排气管95进入大气环境中。

以上具体结构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者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者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