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2253发布日期:2019-10-09 03:49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烧结机及球团设备,其废气环保处理装置大多采用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工艺。随着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以上设备的废气排放指标均要达到超低排放限值,即SO2≤35mg/Nm3,NOX≤50mg/Nm3,粉尘5≤mg/Nm3

对于粉尘指标稳定达到≤5mg/Nm3的要求,目前主要采用的工艺装置有湿式电除尘器、管束除尘器及屋脊式除尘器。但这几种除尘器均有一定的弊端,如湿电除尘器虽然效率高,但投资成本高、占地面积大、运行及维护费用高;管束除雾(尘)器虽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适中,但运行阻力大,容易堵塞;屋脊式除尘器虽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但效率低,无法长期稳定达标。

现有的除尘器中,常规屋脊式除尘器叶片均为双通道型式如图1所示,叶片高度为170mm。此种叶片结构,烟气流向在单级除尘器中经过二次改变,液滴经过一次倒钩拦截,除尘效果较差。

现有常规除雾尘布置采用两级屋脊式结构如图3所示,喷淋后烟气依次经第一级除尘器、第二级除尘器除去烟气中的液滴,其中第一级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大于70%,但由于经过喷淋后的烟气在塔内截面的分布极不均匀,中心流速高,四周流速低,经过第一级除尘器时,烟气流速不能达到除尘器有效的除雾流速区间,造成第一级除尘器效率很差,整体除尘器效率达不到设计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除尘果好,可克服现有湿式电尘器、管束除尘器及屋脊式除尘器缺陷的高效除尘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高效除尘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在烟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管式除尘器、一级除尘器、二级除尘器和三级除尘器,在烟道内管式除尘器设置在一级除尘器的下面且呈倒三角形设置,一级除尘器呈屋脊形设置,二级除尘器和三级除尘器呈菱形设置;一除尘器、二级除尘器、三级除尘器中的每一侧均由若干片相互平行排列的叶片组成,每片叶片的横截面均呈正选曲线形,在正选曲线形叶片的拐点处设有倒钩。

为了能够使得烟气在烟道内均匀、顺利的流通,且能够流经各个除尘器,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一级除尘器、二级除尘器和三级除尘器的上端与下端分别设有用于烟气通过的气道。

为了能将喷淋层的烟气均布,且使烟气垂直向上通过第一级除尘器,大幅提高第一级除尘器除尘效率。而且使得管式除尘器外表面光滑,不需冲洗,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管式除尘器由PP管制成,PP管呈正三角形错位布置,PP管的管径为Φ57mm~Φ63mm。

为了能够达到逐级去除不同的粒径的雾,去除至极限雾滴粒径为15um,可实现烟气中雾滴浓度不大于15mg/Nm3,保证烟气中粉尘水浓度不大于5mg/Nm3,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一级除尘器内每片叶片之间的间距为30mm~32mm,二级除尘器内每片叶片之间的间距为27mm~29mm,三级除尘器内每片叶片之间的间距为24mm~26mm。

为了能够达到逐级去除不同的粒径的雾,去除至极限雾滴粒径为15um,可实现烟气中雾滴浓度不大于15mg/Nm3,保证烟气中粉尘水浓度不大于5mg/Nm3,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一级除尘器内每片叶片之间的间距为30mm,二级除尘器内每片叶片之间的间距为27.5mm,三级除尘器内每片叶片之间的间距为25mm。

为了适用不同结构、不同尺寸烟道对除尘器的不同需求,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烟道内设有若干管式除尘器、一级除尘器、二级除尘器和三级除尘器。

为了便于随时对除尘器中的叶片进行清洗,一道道提高除尘效率的需求,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一级除尘器、二级除尘器和三级除尘器的中部设有叶片冲洗管道。

为了保证烟气流向在单级除尘器中经过三次改变,液滴经过二次倒钩拦截,达到更高的除尘效果,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叶片的高度为200mm~24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高效除尘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除尘果好,可克服现有湿式电尘器、管束除尘器及屋脊式除尘器的缺陷。该高效除尘装置能够使得烟气在吸收塔内均匀、顺利的流通,且能够流经各个除尘器。能将喷淋层的烟气均布,且使烟气垂直向上通过第一级除尘器,大幅提高第一级除尘器除尘效率。而且使得管式除尘器外表面光滑,不需冲洗。能够达到逐级去除不同的粒径的雾,去除至极限雾滴粒径为15um,可实现烟气中雾滴浓度不大于15mg/Nm3,保证烟气中粉尘水浓度不大于5mg/Nm3。能够适用于不同结构、不同尺寸烟道对除尘器的不同需求。可随时对除尘器中的叶片进行清洗,保证烟气流向在单级除尘器中经过三次改变,液滴经过二次倒钩拦截,达到更高的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除尘器中叶片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除尘器中叶片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除尘器在烟道中布设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除尘器在烟道中布设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除尘器中叶片的排列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三级除尘器内叶片的排列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式除尘器;2、一级除尘器;3、二级除尘器;4、三级除尘器;5、烟道;6、叶片;7、倒钩;8、气道;9、叶片冲洗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2、4~6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效除尘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在烟道5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管式除尘器1、一级除尘器2、二级除尘器3和三级除尘器4,在烟道5内管式除尘器1设置在一级除尘器2的下面且呈倒三角形设置,一级除尘器2呈屋脊形设置,二级除尘器3和三级除尘器4呈菱形设置;一除尘器2、二级除尘器3、三级除尘器4中的每一侧均由若干片相互平行排列的叶片6组成,每片叶片6的横截面均呈正选曲线形,在正选曲线形叶片的拐点处设有倒钩7。

为了能够使得烟气在吸收塔5内均匀、顺利的流通,且能够流经各个除尘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是,在所述一级除尘器2、二级除尘器3和三级除尘器4的上端与下端分别设有用于烟气通过的气道8。

为了能将烟道内喷淋层的烟气均布,且使烟气垂直向上通过第一级除尘器2,大幅提高第一级除尘器除尘2效率。而且使得管式除尘器1外表面光滑,不需冲洗,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所述管式除尘器1由PP管制成,PP管呈正三角形错位布置,PP管的管径为Φ63mm。

为了能够达到逐级去除不同的粒径的雾,去除至极限雾滴粒径为15um,可实现烟气中雾滴浓度不大于15mg/Nm3,保证烟气中粉尘水浓度不大于5mg/Nm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在所述一级除尘器2内每片叶片6之间的间距为30mm,二级除尘器3内每片叶片6之间的间距为27.5mm,三级除尘器4内每片叶片6之间的间距为25mm。

为了适用不同结构、不同尺寸烟道对除尘器的不同需求,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在所述烟道5内设有若干管式除尘器1、一级除尘器2、二级除尘器3和三级除尘器4。

为了便于随时对除尘器中的叶片进行清洗,一道道提高除尘效率的需求,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在所述一级除尘器2、二级除尘器3和三级除尘器4的中部设有叶片冲洗管道9。

为了保证烟气流向在单级除尘器中经过三次改变,液滴经过二次倒钩拦截,达到更高的除尘效果,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叶片的高度为220mm。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高效除尘器是在原屋脊式除雾尘器基础上,进行较大的改进,使其具备占地小,投资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

1、叶片结构

常规屋脊式除尘器叶片6为双通道型式如图1所示,叶片高度为170mm。此种叶片6形式下,烟气流向在单级除尘器中经过二次改变,液滴经过一次倒钩拦截,除尘效果较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高效除尘装置经过改进,叶片6采用三通道形式如图2所示,叶片高度220mm。保证烟气流向在单级除尘器中经过三次改变,液滴经过二次倒钩拦截,达到更高的除尘效果。

2、增加管式整流除尘器

常规除雾尘器布置采用两级屋脊式如图3所示,喷淋后烟气依次经第一级除尘器、第二级除尘器除去烟气中的液滴,其中第一级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大于70%,但由于经过喷淋后的烟气在塔内截面的分布极不均匀,中心流速高,四周流速低,经过第一级除尘器时,烟气流速不能达到除尘器有效的除雾流速区间,造成第一级除尘器效率很差,整体除尘器效率达不到设计效率。

设计的除尘器是在第一级除尘器下部,增加第一层管式除尘器。管式除尘器采用PP管,管径约Φ57~Φ63mm,正三角错位布置,能将喷淋层的烟气均布且使烟气垂直向上通过第一级除尘器,大幅提高第一级除尘器除尘效率。而且管式除尘器外表面光滑,不需冲洗。管式除尘器布置如图4所示。

模块的叶片间距:

常规的屋脊式除尘器如图3所示,采用两级除尘器,第一级除尘器模块的叶片间距为30~32mm,第二级除尘器模块的叶片间距为27~29mm。在此叶片间距及两通道的叶片型式下,除尘器对雾滴的极限粒径为22um,一般可保证雾滴粒径大于15um的浓度不超过75mg/Nm3,保证烟气中粉尘浓度为15mg/Nm3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屋脊式除尘器如图4所示,采用一级管式除尘器+一级屋脊式除尘器+一级菱形除尘器。各级除尘器根据烟气流向依次采用不同的叶片间距,逐级去除不同的粒径的雾滴。第一级除尘器模块的叶片间距为30mm,第二级除尘器模块的叶片间距为27.5mm,第三级除尘器模块的叶片间距为25mm,三级除尘器可去除的极限雾滴粒径为15um,可实现烟气中雾滴浓度不大于15mg/Nm3,保证烟气中粉尘水浓度不大于5mg/Nm3

该高效除尘器因其占地小、效率高、投资少,满足国家目前严格的工业锅炉废气污染特浓度超低排放的要求,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