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洗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2244发布日期:2019-10-09 03:49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尾气洗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具体涉及尾气洗涤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磷酸与氨反应成料浆及磷铵颗粒的干燥均需蒸发大量的水分,平均每小时约有40t水分需要蒸发,蒸发的水分随尾气一起经洗涤系统洗涤后由烟囱排放,致使烟囱排放出的尾气夹带大量水蒸气,出现白烟拖尾现象。

近年来,安监、环保等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从安全、环保等方面促使企业生产、经营上台阶,企业面临的安全、环保风险越来越大,直接关乎企业能否生存的问题。针对磷铵烟囱出现的白烟拖尾现象,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给公司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为满足更高的环保排放要求,对尾气排放的处理继续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气洗涤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尾气单纯的使用尾气洗涤塔进行处理,处理完成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蒸汽导致排放量增加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尾气洗涤系统,依次连接的包括尾气收集装置、尾气洗涤塔和放空烟囱,所述尾气收集装置通过袋式除尘器与放空烟囱连接,所述袋式除尘器还连接有无尘冷却器,所述无尘冷却器连接有用于去除冷却器中污垢的脱盐水闭式凉水塔。

本申请将收集来的尾气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经过尾气洗涤塔进行处理后进入放空烟囱,另一部分经过袋式除尘器,去除其中的颗粒物,然后排放到大气中。脱盐水闭式凉水塔可以对冷却器中的物料通道进行洗涤,去除其中的水垢,提高换热效率。

作为优选的,所述尾气洗涤塔连接有用于冷却尾气洗涤塔用洗液的凉水塔。

所述凉水塔中设置有换热介质通道和洗液通道,所述洗液通道的入口与尾气洗涤塔中的洗液出口连通,洗液通道的入口与尾气洗涤塔中的洗液入口连通。实现对洗液的降温,从而降低排放的尾气的温度,进而使其中的水汽凝结成小水滴,降低排放气体中的 水含量,降低尾气的排放量。

作为优选的,所述尾气收集装置包括与造粒机的出口气体管依次连接的造粒尾气洗涤器。造粒尾气在进入尾气洗涤塔之前,先进行预洗涤,以降低尾气洗涤塔的负荷。

作为优选的,所述造粒机和造粒尾气洗涤器之间还设置有造粒机预洗涤器,所述造粒机预洗涤器包括设置在造粒机出口气体管水平段的文丘里洗涤器以及设置在文丘里洗涤器和造粒尾气洗涤器之间的第一旋风分离器。

具体应用时,将尾气依次经过文丘里洗涤器、旋风分离器和造粒尾气洗涤装置,一方面在气相进入造粒尾气洗涤装置之前,先将其中的灰尘进行初步去除,减轻造粒尾气洗涤装置的工作负荷。另一方面,通过设置文丘里洗涤器,通过气相压力的变化,防止物料在造粒机出口气体管水平段逐渐沉降,从而影响气体的通过,进而影响气体的处理。

作为优选的,所述尾气收集装置包括干燥机和在干燥机和尾气洗涤塔之间依次连接的干燥旋风分离器、干燥尾气洗涤器、变频干燥尾气风机。

干燥机和尾气洗涤塔之间,先经过干燥旋风分离器初步分离出其中的颗粒物,然后进行初步的洗涤,减少气相中的杂质。另外,干燥风机为变频干燥尾气风机,可以根据尾气的流量调节风机的功率。

作为优选的,所述袋式除尘器还与收尘旋风分离器的出气口连接。

通过在尾气排放装置上增加袋式除尘器,把经过旋风分离器处理的设备收尘尾气、产品冷却尾气送入新增布袋收尘器处理,合格后直接从烟囱排放,减少湿法洗涤处理气量,可以将尾气中的干湿气体分开处理,混合排放,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干燥旋风分离器和收尘旋风分离器中,至少有一个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部的侧面上设置有进气口,底端设置有排尘口,所述筒体顶端中部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底端穿过筒体顶面位于筒体内,且所述出气管外表面设置有螺纹、与筒体顶面之间螺纹连接。

本优选方案中的干燥旋风分离器与现有的干燥旋风分离器之间的区别在于,出气管与筒体之间使用螺纹连接,使得出气管可以通过转动从而调节出气管底端深入筒体内的高度,以边根据尾气的处理量或净化标准对出气管的高度进行调节。

作为优选的,所述进气口上方的筒体内设置有挡尘板,所述挡尘板在筒体顶部分割出一个无尘室,位于所述无尘室内的出气管外壁上设置有能够与筒体顶部连接的螺纹。

由于筒体内有大量的雾霾等颗粒,可能会卡在筒体和出气管连接处,使得连接管与筒体之间的相对转动受到阻碍。所以通过设置挡尘板来设置一个无尘室,所述无尘室不需要太大,只需要保持出汽管上设置有螺纹的地方保持洁净即可。螺纹的设置长度,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确定。

作为优选的,所述出气管与挡尘板接触处、挡尘板与出气管接触处中至少有一个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涂层。保持挡尘板和筒体之间的自由滑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排尘口处设置有挡尘块,所述挡尘块呈锥形,且与筒体同轴设置。

锥形挡尘块一方面使得颗粒能够春丽的沿挡尘块离开筒体,落入收集箱内,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收集箱内的粉尘再气流的扰动下上浮,进入筒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减少尾气排放量:干燥尾气风机加装变频器改造,通过变频调节,在满足干燥机微负压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抽风量,同时降低风机电耗;造粒尾气风机加装变频器改造,通过变频调节,在满足造粒机机微负压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抽风量,同时降低风机电耗;新增无尘冷却器(可以为板式换热器),减少产品冷却系统风量,降低产品单位电耗。

移除尾气中夹带的热量:把尾气洗涤塔改造为热量回收塔,新增尾气洗涤凉水塔,移除尾气排放中夹带的热量;通过新增无尘冷却器,把产品冷却过程中的热量,通过闭式凉水塔释放进入大气。

干、湿气体分开处理,混合排放:新增布袋除尘器,把经过旋风分离器处理的设备收尘尾气、产品冷却尾气送入新增布袋收尘器处理,合格后直接从烟囱排放,减少湿法洗涤处理气量;新增电除雾器,把经过尾气洗涤塔洗涤并移除热量的干燥尾气、造粒尾气送入新增电除雾器,脱出尾气中含有的固、液相颗粒物(雾或霾),从而降低尾气排放中的尘氟、颗粒物;经电除雾处理后的被水蒸气饱和过的低温尾气,与来自布袋除尘器处理合格后的高温尾气在烟囱底部混合,使烟囱排放出来的尾气远离饱和点,从而进一步消除烟囱排放出的白烟。

无尘冷却器物料测长时间使用可能会产生结垢物,影响换热效率,可以定时进行机械清理;水侧由于长时间使用可能会产生结垢,影响换热效率,采取定期置换无尘冷却器冷却脱盐水的措施缓解,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各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旋风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旋风分离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尾气洗涤系统,如图1所示,依次连接的包括尾气收集装置、尾气洗涤塔1和放空烟囱2,所述尾气收集装置通过袋式除尘器3、流化床引风机18与放空烟囱2连接,所述袋式除尘器3还连接有无尘冷却器4,所述无尘冷却器4连接有用于去除无尘冷却器4中污垢的脱盐水闭式凉水塔5。

本申请将收集来的尾气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经过尾气洗涤塔1进行处理后进入放空烟囱2,另一部分经过袋式除尘器3,去除其中的颗粒物,然后排放到大气中。脱盐水闭式凉水塔5可以对无尘冷却器4中的物料通道进行洗涤,去除其中的水垢,提高换热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尾气洗涤塔1连接有用于冷却尾气洗涤塔1用洗液的凉水塔6,且所述尾气洗涤塔与放空烟囱2之间设置有电除雾器16。

所述凉水塔6中设置有换热介质通道和洗液通道,所述洗液通道的入口与尾气洗涤塔1中的洗液出口连通,洗液通道的入口与尾气洗涤塔1中的洗液入口连通。实现对洗液的降温,从而降低排放的尾气的温度,进而使其中的水汽凝结成小水滴,降低排放气体中的 水含量,降低尾气的排放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尾气收集装置包括与造粒机7的出口气体管依次连接的造粒尾气洗涤器8、变频造粒尾气风机19。造粒尾气在进入尾气洗涤塔1之前,先进行预洗涤,以降低尾气洗涤塔1的负荷。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造粒机7和造粒尾气洗涤器8之间还设置有造粒机预洗涤器,所述造粒机预洗涤器包括设置在造粒机7出口气体管水平段的文丘里洗涤器9以及设置在文丘里洗涤器9和造粒尾气洗涤器8之间的第一旋风分离器10。

具体应用时,将尾气依次经过文丘里洗涤器9、旋风分离器和造粒尾气洗涤装置,一方面在气相进入造粒尾气洗涤装置之前,先将其中的灰尘进行初步去除,减轻造粒尾气洗涤装置的工作负荷。另一方面,通过设置文丘里洗涤器9,通过气相压力的变化,防止物料在造粒机7出口气体管水平段逐渐沉降,从而影响气体的通过,进而影响气体的处理。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尾气收集装置包括干燥机11和在干燥机11和尾气洗涤塔1之间依次连接的干燥旋风分离器12、干燥尾气洗涤器13、变频干燥尾气风机14。

干燥机11和尾气洗涤塔1之间,先经过干燥旋风分离器12初步分离出其中的颗粒物,然后进行初步的洗涤,减少气相中的杂质。另外,干燥风机为变频干燥尾气风机14,可以根据尾气的流量调节风机的功率。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袋式除尘器3还与收尘旋风分离器15的出气口连接。

通过在尾气排放装置上增加袋式除尘器3,把经过旋风分离器处理的设备收尘尾气、产品冷却尾气送入新增布袋收尘器处理,合格后直接从烟囱排放,减少湿法洗涤处理气量,可以将尾气中的干湿气体分开处理,混合排放,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如图2-3所示,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10、干燥旋风分离器12和收尘旋风分离器15中,至少有一个包括筒体1701,所述筒体1701上部的侧面上设置有进气口1703,底端设置有排尘口1707,所述筒体1701顶端中部设置有出气管1702,所述出气管1702底端穿过筒体1701顶面位于筒体1701内,且所述出气管1702外表面设置有螺纹、与筒体1701顶面之间螺纹连接。

本优选方案中的干燥旋风分离器12与现有的干燥旋风分离器12之间的区别在于,出气管1702与筒体1701之间使用螺纹连接,使得出气管1702可以通过转动从而调节出气管1702底端深入筒体1701内的高度,以边根据尾气的处理量或净化标准对出气管1702的高度进行调节。

实施例8: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进气口1703上方的筒体1701内设置有挡尘板1704,所述挡尘板1704在筒体1701顶部分割出一个无尘室1705,位于所述无尘室1705内的出气管1702外壁上设置有能够与筒体1701顶部连接的螺纹。

由于筒体1701内有大量的雾霾等颗粒,可能会卡在筒体1701和出气管1702连接处,使得连接管与筒体1701之间的相对转动受到阻碍。所以通过设置挡尘板1704来设置一个无尘室1705,所述无尘室1705不需要太大,只需要保持出汽管上设置有螺纹的地方保持洁净即可。螺纹的设置长度,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确定。

实施例9: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出气管1702与挡尘板1704接触处、挡尘板1704与出气管1702接触处中至少有一个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涂层。保持挡尘板1704和筒体1701之间的自由滑动。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排尘口1707处设置有挡尘块1706,所述挡尘块1706呈锥形,且与筒体1701同轴设置。

锥形挡尘块1706一方面使得颗粒能够春丽的沿挡尘块1706离开筒体1701,落入收集箱内,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收集箱内的粉尘再气流的扰动下上浮,进入筒体1701。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