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活性焦烟气净化系统的散点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8727发布日期:2019-08-21 00:33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活性焦烟气净化系统的散点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点除尘装置,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火电行业活性焦烟气净化系统上收集活性焦粉末的散点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火电行业活性焦烟气净化系统运行中常用Φ8mm×10mm活性焦作为脱硫脱硝催化剂。Φ8mm×10mm活性焦耐磨耐压强度均不高,容易通过流动、磨损、冲撞等过程形成粉末(一般≤1.2mm)。活性焦粉末会随着活性焦移动过程在脱硫脱硝塔、再生塔内逐渐积累,增加活性焦床层阻力,同时也加剧了活性焦在塔内的燃烧风险。此外,活性焦粉尘也会随烟气气流向外扩散,造成环境粉尘增加,还会导致烟气出口粉尘含量的提高,不符合国家环保政策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收集在活性焦烟气净化过程中产生的细碎粉末的散点除尘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活性焦烟气净化系统的散点除尘装置,所述活性焦烟气净化系统包括脱硫脱硝塔、补料仓、再生塔、第一链式输送机和第二链式输送机,所述脱硫脱硝塔出料口与第一链式输送机的进料口连接,第一链式输送机的出料口与再生塔进料口连接,再生塔出料口和补料仓出料口与第二链式输送机进料口连接,第二链式输送机出料口与脱硫脱硝塔进料口连接;所述散点除尘装置包括含尘气体管道、吸尘管和除尘器,所述含尘气体管道通过吸尘管分别与脱硫脱硝塔、补料仓、再生塔、第一链式输送机和第二链式输送机连接,所述吸尘管与除尘器进气口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计为:还包括干净风道、风机和排烟筒,所述除尘器出气口通过干净风道与风机进气口连接,风机出气口与排烟筒连接。

该装置还包括粉尘收集仓和电动伸缩溜槽,所述除尘器出料口与粉尘收集仓进料口连接,粉尘收集仓出料口与电动伸缩溜槽连接。

所述除尘器出料口与粉尘收集仓进料口之间设有第一卸灰阀。

所述粉尘收集仓出料口与电动伸缩溜槽之间设有第二卸灰阀。

所述脱硫脱硝塔、补料仓和再生塔上方均设有吸尘口,第一、第二链式输送机的上游也均设置有吸尘口,所述吸尘管与吸尘口连接。

该装置还包括抽尘风管,所述含尘气体管道通过抽尘风管与吸尘管连接。

抽尘风管与吸尘管之间设有电动蝶阀。

所述第一、第二链式输送机上游的吸尘口均设有若干个。

所述含尘气体管道设有若干个,若干含尘气体管道互相连接,且沿含尘气体流动方向管径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含尘气体管道一端设有过滤器,并通入空气,将脱硫脱硝塔、再生塔、补料仓和链式输送机内产生的活性焦粉末通过吸尘管、抽尘风管带入含尘气体管道中,然后活性焦粉末随空气进入布袋除尘器中,通过布袋除尘器内部的滤袋,由于重力沉降的缘故,落入灰斗,再进入粉尘收集仓,定期排空。净化后气体经由布袋除尘器、干净风管、离心式风机和排烟筒排出。

本技术方案可以保证活性焦烟气净化系统在实际运行中产生的细碎粉末得以高效地收集,减少了活性焦移动阻力,降低了塔内活性焦燃烧风险,保证岗位粉尘浓度小于2mg/Nm3,烟气出口粉尘浓度小于10mg/Nm3,均低于国家环保政策标准;同时还具有避免损坏设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生产安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脱硫脱硝塔,2-再生塔,3-补料仓,4-第一链式输送机,5-第二链式输送机,31-吸尘管,41抽尘风管,51-电动蝶阀,21-第一含尘气体管道,22-第二含尘气体管道,23-第三含尘气体管道,24-第四含尘气体管道,25-第五含尘气体管道,6-布袋除尘器,26-干净风管,7-离心式风机,8-排烟筒,9-粉尘收集仓,10-第一卸灰阀,11-第一卸灰阀,12电动伸缩溜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活性焦烟气净化系统包括脱硫脱硝塔1、补料仓3、再生塔2、第一链式输送机4和第二链式输送机5,所述脱硫脱硝塔1出料口与第一链式输送机4的进料口连接,第一链式输送机4的出料口与再生塔2进料口连接,再生塔2出料口和补料仓3出料口与第二链式输送机5进料口连接,第二链式输送机5出料口与脱硫脱硝塔1进料口连接,活性焦在脱硫脱硝塔1净化烟气,从脱硫脱硝塔1中排出的吸附饱和的活性焦,通过第一链式输送机4进入再生塔2中再生后排出,再生后的活性焦与补料仓3内补充的新鲜活性焦一起通过第二输送机5进入脱硫脱硝塔1,完成一个物料循环。

本实施例的散点除尘装置包括吸尘管31,抽尘风管41,电动蝶阀51和若干含尘气体管道,其中含尘气体管道分为第一含尘气体管道21,第二含尘气体管道22,第三含尘气体管道23,第四含尘气体管道24,第五含尘气体管道25。脱硫脱硝塔1、和再生塔2分别在上方的异形溜槽处设置一吸尘口,补料仓3在上方也设有一吸尘口;第一链式输送机4在上游设有两个吸尘口,第二链式输送机5在上游设有三个吸尘口,本实施例中吸尘口的个数由具体实例情况而定,各吸尘口之间距离应合适。第一链式输送机4上的两个吸尘口分别通过吸尘管31和抽尘风管41与第一含尘气体管道21连接,第二链式输送机5上的三个吸尘口分别通过吸尘管31和抽尘风管41与第二含尘气体管道22连接,补料仓3、再生塔2和脱硫脱硝塔1上的吸尘口分别通过吸尘管31和抽尘风管41与第二含尘气体管道23连接,本实施例中吸尘管

的规格为Φ159mm×5mm,长度为300mm。焊接在各吸尘口处。每个吸尘管末端设有调节压力的电动蝶阀,通过改变蝶阀旋转角度保证每个吸尘管入口处压力为微负压,一般为0Pa至-400Pa,优选地,控制为-50Pa至-100Pa。从而提高吸尘效率并防止大颗粒活性焦进入散点除尘系统造成系统堵塞。电动蝶阀分别与相应的抽尘风管连接,抽尘风管的规格为Φ89mm×5mm,长度由具体实例情况而定。

第一、第三含尘气体管道初始端设有过滤器,且通入空气;第一含尘气体管道21末端与第二含尘气体管道22初始端通过三通阀相连接,第三含尘气体管道23末端与第四含尘气体管道24初始端通过三通阀相连接,第三含尘气体管道23末端与第四含尘气体管道24末端通过三通阀汇合至含第五尘气体管道25起始端,含尘气体管道内设计风速16~20m/s,能够有效地防止粉末在移动过程中沉降,同时减小管道磨损,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含尘气体管道的设计管径沿含尘气体流动方向由小到大渐变,首先与吸尘管31连接的第一、第三含尘气体管道的规格为Φ133mm×5mm,第二、第四含尘气体管道的规格为Φ159mm×5mm,第五含尘气体管道的规格为Φ219mm×5mm。这样可以在流量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保证风速、压力的稳定并减小阻力损失,保证流场均匀。

第五尘气体管道25末端与布袋除尘器6的进料口连接,布袋除尘器6出风口通过干净风管26与离心式风机7进风口相连。在离心式风机7出风口设计排烟筒8,排烟筒8为一种排烟管道,顶部设计圆锥形斗笠,防止雨水进入。布袋除尘器6出料口下方通过第一卸灰阀10与上部陈圆柱下部呈圆锥形的粉尘收集仓9相连接,用于将收集来的活性焦粉末进行收集。粉尘收集仓9下端出口处连接有第二卸灰阀11和电动伸缩溜槽12,粉尘收集仓9上部设有料位计,当仓内累积粉尘达到预定的料位时,打开第二卸灰阀11和电动伸缩溜槽12,定期将仓内的活性焦粉末排出,通过汽车托运送出厂外。

本实施例还可在第五含尘气体管道25末端设计连通至粉尘收集仓9的旁路,当布袋除尘器6发生故障时,含尘气体直接进入粉尘收集仓9。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方式得到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