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可塑型乳化体系的高压均质机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7898发布日期:2019-09-12 10:19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用于可塑型乳化体系的高压均质机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均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可塑型乳化体系的高压均质机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均质机是固液混合物料均质细化的高压输送设备,均质效果影响产品质量。现在高压均质机上的进料装置大多仅为一个进料的容器料筒,使得高压均质机在用于可塑型乳化体系的均质作业,大颗粒型固液混合物料从进料筒进入到均质机内时,容易造成进料筒堵塞,影响高压均质机的均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可塑型乳化体系的高压均质机进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可塑型乳化体系的高压均质机进料装置,包括料筒以及设置于料筒上的搅拌装置;所述料筒包括一体连接的进料筒身以拌料筒体,所述进料筒身呈倒向圆台形,进料筒身设置于拌料筒体的上方,进料筒身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进料筒身的底端与拌料筒体的顶端连通,以供物料从进料口倒入至进料筒身内,并从进料筒身流入至拌料筒体内;所述拌料筒体上设有所述搅拌装置,通过搅拌装置对流入拌料筒体内的物料搅拌,拌料筒体的底端设有与拌料筒体连通的出料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搅拌轴、轴承、外壳以及驱动开关,所述外壳设置于拌料筒体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外壳内,所述驱动开关设置于外壳上,驱动开关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用以控制驱动电机的开启与关闭,所述搅拌轴设置于拌料筒体内,所述轴承设置于拌料筒体相对于外壳所在的另一侧的内壁上,搅拌轴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轴承内,另一端穿过拌料筒体与驱动电机的转动轴连接,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搅拌轴于拌料筒体内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轴的轴身上设有螺旋搅拌叶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调速开关,控制器设置于外壳内,控制器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的转动速率;所述调速开关设置于外壳上,调速开关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以手动操作调节控制器对驱动电机的控制,以调整驱动电机的转动速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可塑型乳化体系的高压均质机进料装置通过在料筒上设置搅拌装置,有效地避免了进料筒堵塞,并有效地提高了高压均质机的均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可塑型乳化体系的高压均质机进料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用于可塑型乳化体系的高压均质机进料装置,包括料筒10以及设置于料筒10上的搅拌装置20;其中,所述料筒10包括一体连接的进料筒身11以拌料筒体12,所述进料筒身11呈倒向圆台形,进料筒身11设置于拌料筒体12的上方,进料筒身11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111,进料筒身11的底端与拌料筒体12的顶端连通,以供物料从进料口111倒入至进料筒身11内,并从进料筒身11流入至拌料筒体12内;所述拌料筒体12上设有所述搅拌装置20,通过搅拌装置20对流入拌料筒体12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拌料筒体12的底端设有与拌料筒体12连通的出料管121,以供搅拌后的物料从拌料筒体12内出料。可以理解的,由于在拌料筒体12内的物料进行了搅拌,物料内都不会出现大颗粒物料聚集的情况,能有效地避免进料筒10堵塞,而搅拌后的物料通过均质机的高压细化,能使得物料超微细化,进而提高高压均质机的均质效果。

所述搅拌装置20包括驱动电机21、搅拌轴22、轴承23、外壳24、控制器25、调速开关26以及驱动开关27,所述外壳24设置于拌料筒体12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21以及控制器25设置于外壳24内,驱动电机21与控制器25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25控制驱动电机21的转动速率;所述调速开关26与驱动开关27设置于外壳24上,调速开关26与控制器25电性连接,用以手动操作调节控制器25对驱动电机21的控制,从而调整驱动电机21的转动速率;驱动开关27与驱动电机21电性连接,用以控制驱动电机21的开启与关闭;所述搅拌轴22设置于拌料筒体12内,所述轴承23设置于拌料筒体12相对于外壳24所在的另一侧的内壁上,搅拌轴22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轴承23内,另一端穿过拌料筒体12与驱动电机21的转动轴连接,通过驱动电机21带动搅拌轴22于拌料筒体12内转动;所述搅拌轴22的轴身上设有螺旋搅拌叶片22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用于可塑型乳化体系的高压均质机进料装置通过在料筒10上设置搅拌装置20,有效地避免了进料筒10堵塞,并有效地提高了高压均质机的均质效果。

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