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无支撑的刚性结构的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7574发布日期:2019-09-25 00:30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悬挂无支撑的刚性结构的滤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挂无支撑的刚性结构的滤芯。



背景技术:

在许多工程机械中,其过滤系统庞大而且十分重要。如各种类型的工程清扫车、环保清扫车等,要求滤芯同时满足精度、流量、反复使用、防水防潮、方便安装及拆卸、使用寿命长。一车要求搭载多只到十几只滤芯不等。而这种滤芯的安装使用方式多为简单的悬挂无支撑型式,因此滤芯在使用时震动大,加上滤芯吹洗安装拆卸频繁,容易造成胶水与端盖分离,使得端盖脱落。为了应对这种特殊的安装方式及满足滤芯使用要求,对滤芯的刚性结构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一种悬挂无支撑的滤芯刚性结构设计就产生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阀触动器工装,其包含:上端盖组件、滤材、骨架组件、下端盖;

所述骨架组件为筒形结构,其外围被所述滤材所包裹;

所述上端盖组件和下端盖各与所述骨架组件的两端刚性连接,且与所述滤材紧密接触;

所述上端盖组件设有通孔,所述下端盖是密封形构造;

通过所述上端盖组件将滤芯悬挂在主机安装孔板里面;

所述主机安装孔板将工程车腔体划分为过滤前腔体和过滤后腔体,过滤介质从过滤前腔体依次经过滤芯的滤材、骨架组件之后,从上端盖组件排出到过滤后腔体。

优选地,所述上端盖组件是法兰板与上端盖点焊的组合件。

优选地,所述法兰板与主机安装孔板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垫,用于法兰板与主机安装孔板间密封。

优选地,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的外边缘设有圆形槽,且在其内部注入胶水;

所述骨架组件和滤材的一端各设置在上端盖和下端盖的圆形槽内,并与所述胶水凝结固定。

优选地,所述上端盖组件设有提手。

优选地,所述骨架组件的两端各设有连接环,且其上设有若干止退螺母;

其中,靠近上端盖组件的止退螺母利用外六角螺栓将提手、上端盖组件及骨架组件固定在一起,靠近下端盖的止退螺母利用外六角螺栓将下端盖及骨架组件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滤芯还包含箍,围绕在所述滤材的外侧,以增加滤材折波使用强度。

优选地,所述滤材是不锈钢丝网,其特点是防水、可冲洗,可反复使用;

所述骨架组件具有足够的抗压差能力,在过滤介质通过时不引起阻力。

优选地,提供若干个滤芯悬挂在工程车腔体内。

本实用新型让滤芯的上端盖和下端盖与骨架组件刚性结合之后,通过胶水进一步加固,使得整个滤芯更加牢固,不容易造成胶水与端盖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计方案的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设计方案的二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I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滤芯悬挂在主机安装孔板里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附图1~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如下:

所述骨架组件(8)为筒形结构,其外围被所述滤材(7)所包裹;所述上端盖组件(2)是法兰板与上端盖点焊的组合件,且设有提手(1)。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10)的外边缘设有圆形槽,且在其内部注入胶水(4);所述骨架组件(8)和滤材(7)的一端各设置在上端盖和下端盖(10)的圆形槽内,并与所述胶水(4)凝结固定。所述骨架组件(8)的两端各设有连接环(11),且其上各设有2个止退螺母(5);其中,靠近上端盖组件(2)的2个止退螺母(5)利用外六角螺栓(6)将提手(1)、上端盖组件(2)及骨架组件(8)固定在一起,靠近下端盖(10)的2个止退螺母(5)利用外六角螺栓(6)将下端盖(10)及骨架组件(8)固定在一起。所述上端盖组件(2)设有通孔,所述下端盖(10)是密封形构造;通过上端盖组件(2)的法兰板将滤芯悬挂在主机安装孔板里面。

如附图4所示,所述主机安装孔板将工程车腔体划分为过滤前腔体和过滤后腔体,过滤介质从过滤前腔体依次经过滤芯的滤材(7)、骨架组件(8)之后,从上端盖组件(2)排出到过滤后腔体。

进一步地,所述法兰板与主机安装孔板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垫(3),用于法兰板与主机安装孔板间密封。滤芯还包含箍(9),围绕在所述滤材(7)的外侧,以增加滤材(7)折波使用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滤材(7)是不锈钢丝网,其特点是防水、可冲洗,可反复使用;所述骨架组件(8)具有足够的抗压差能力,在过滤介质通过时不引起阻力。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滤芯安装及拆卸在过滤后腔体内进行。而且过滤前腔体和过滤后腔体均较大,可以同时安装几只到十几只滤芯。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