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利施工泥浆输送装置的分离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8507发布日期:2019-06-22 00:3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用于水利施工泥浆输送装置的分离筛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泥浆处理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利施工泥浆输送装置的分离筛。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将泥浆与颗粒石子分离,以方便后续对泥浆和颗粒石子分开处理,因此设计了分离筛,分离筛仅供泥浆通过。

分离筛包括:筛体、滑块以及清扫刷,筛体底壁上开设有仅供泥浆通过的通孔,筛体内壁上凹陷形成滑槽,滑槽内安装有能滑动的滑块,滑块和滑槽均有两个,两个滑块之间安装有清扫刷,清扫刷横过筛体,清扫刷在手动下运动,避免了有物质在筛体内长期存留而导致通孔堵塞,但是仍然存在的缺点为:

由于滑槽位于筛体内壁上,而筛体内需要装泥浆与颗粒石子,泥沙和石子等容易进入至滑槽内,导致滑块在滑槽内受到阻碍,极有可能导致滑块在滑槽内无法滑动,导致清扫刷的正常功能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提供一种用于水利施工泥浆输送装置的分离筛,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滑槽开设在筛体内壁上而导致滑槽内容易卡入杂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水利施工泥浆输送装置的分离筛,包括:筛体,筛体高端所在位置高于筛体低端所在位置,筛体高端用于输入待分离物料;两滑块,筛体两侧外壁凹陷形成两滑槽,每一滑槽内均安装有滑块,滑块用于在筛体高端与筛体低端之间移动;两盖体,在筛体两侧外壁上安装有两盖体,每一盖体用于盖住滑块与滑槽的连接处;两滑动杆,每一滑块均连接至一滑动杆一端;清扫刷,每一滑动杆另一端均固定至清扫刷,清扫刷位于筛体内,清扫刷用于扫过筛体内壁;以及驱动机构,其与滑块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筛体外壁上开设滑槽,降低了泥沙和石子等进入至滑槽内的概率,降低了滑块和清扫刷不能使用的几率;

2)通过设置盖体,将滑槽盖住,又不影响滑块的滑动,使得筛体内泥沙和石子等无法进入至滑槽内,完全避免了因滑槽内有杂质而导致滑块和清扫刷不能使用。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水利施工泥浆输送装置的分离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排渣口处的剖视图;

图5为楔块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筛体1、滑块2、滑轮20、滑动杆3、盖体4、驱动机构5、连接组件6、插块61、插片62、限位齿63、压紧臂64、弹片65、开闭组件7、开闭片71、转轴72、旋转筒73、中心轴74、卷簧75、阻挡机构76、阻挡杆761、移动杆762、第一弹簧763、带动组件8、楔块81、带动杆82、第二弹簧83、挤压杆84、穿孔85、凹槽86、清扫刷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水利施工泥浆输送装置的分离筛,包括:筛体1,筛体1高端所在位置高于筛体1低端所在位置,筛体1高端用于输入待分离物料;两滑块2,筛体1两侧外壁凹陷形成两滑槽,每一滑槽内均安装有滑块2,滑块2用于在筛体1高端与筛体1低端之间移动;两盖体4,在筛体1两侧外壁上安装有两盖体4,每一盖体4用于盖住滑块2与滑槽的连接处;两滑动杆3,每一滑块2均连接至一滑动杆3一端;清扫刷9,每一滑动杆3另一端均固定至清扫刷9,清扫刷9位于筛体1内,清扫刷9用于扫过筛体1内壁;以及驱动机构5,其与滑块2连接,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滑块2在滑槽内滑动。

每一滑动杆3均通过一连接组件6与所在滑块2可拆卸连接。由于清扫刷9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因与筛体1内壁摩擦而损坏,因此需要将清扫刷9、滑动杆3一起更换,为了方便更换清扫刷9和滑动杆3,因此增加设计连接组件6。

每一连接组件6均包括:插块61、插片62、限位齿63、压紧臂64以及弹片65,滑块2顶面凹陷形成插槽以及插孔,插槽供插块61插入,插块61与滑动杆3固定,插孔位于插槽旁,插孔供插片62一端插入,插片62插入至插孔内的端部凸出有限位齿63,插孔内壁凹陷形成限位孔,限位孔内壁与限位齿63卡扣配合,插片62位于插孔外的端部固定至弹片65一端以及压紧臂64一端,弹片65另一端与盖体4紧贴,压紧臂64用于将插块61压紧在插槽内。

正常状态时,插片62插入至插孔内,限位齿63与限位孔内壁卡扣配合,限制插片62与插孔脱离,由于插片62、弹片65以及压紧臂64均采用具有弹性的不锈钢材料制成,盖体4与弹片65相互作用,盖体4有推动弹片65远离盖体4的趋势,因此插片62带动压紧臂64有向远离盖体4方向旋转的趋势,压紧臂64与插块61作用,压紧臂64轻微形变,实现插块61稳稳位于插槽内,避免了滑块2带动滑动杆3滑动时插块61与滑块2脱离,保证滑动杆3能够顺利被带动。

需要拆卸滑动杆3与清扫刷9时,用力拔插片62,由于限位齿63与限位孔仅是卡扣配合,也就是限位齿63仅有几丝的长度插入至限位孔内,因此用力拔插片62能够将限位齿63与限位孔脱离;然后,再将插块61从插槽内拔出,即可实现插块61、滑动杆3与清扫刷9一起拆卸。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筛体1处的结构进行了改变,其他结构不变。

如图1、图4以及图5所示,筛体1安装有开闭组件7,开闭组件7用于开闭筛体1底部。转移车的翻斗装满颗粒石子后,需要更换另一个空的转移车,如果此时筛体1仍有颗粒石子排出,会导致整个工作场地杂乱,因此需要设置开闭组件7来避免上述现象。在转移车与筛体1底部对准时,开闭组件7打开筛体1底部;在转移车远离筛体1底部时,开闭组件7关闭筛体1底部。

开闭组件7包括:开闭片71、转轴72、旋转筒73、中心轴74、卷簧75以及阻挡机构76,筛体1底部开设有用于排出颗粒石子的排渣口,在排渣口内安装有用于开闭排渣口的开闭片71,开闭片71一侧固定有转轴72,转轴72伸入至排渣口壁内,开闭片71另一侧固定有旋转筒73,旋转筒73套在中心轴74外,中心轴74与旋转筒73之间卷积有卷簧75,卷簧75内端固定至中心轴74,卷簧75外端固定至旋转筒73,在卷簧75弹力下能保持开闭片71打开排渣口的状态,在排渣口旁安装有阻挡机构76,阻挡机构76用于保持开闭片71关闭排渣口的状态。在卷簧75弹力下,开闭片71保持打开排渣口的位置,转移车与排渣口之间在竖直方向上有距离,因此能为开闭片71的旋转提供旋转空间。阻挡机构76用于将开闭片71顶端与排渣口壁紧贴,实现了开闭片71将排渣口封堵。

阻挡机构76包括:阻挡杆761、移动杆762以及第一弹簧763,排渣口内壁凹陷形成有伸缩孔,伸缩孔内安装有移动杆762,移动杆762的直径大于阻挡杆761的直径,移动杆762固定至第一弹簧763一端,第一弹簧763另一端固定至伸缩孔内壁,阻挡杆761一端与移动杆762固定,阻挡杆761另一端用于阻挡开闭片71远离转轴72的一端偏离排渣口。在第一弹簧763弹力下,能够通过移动杆762拉动阻挡杆761远离开闭片71,也就是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开闭片71的任意旋转都不会被阻挡杆761阻挡,开闭片71能旋转到任何位置。

在筛体1的两外侧壁上滑动地安装有两滑块2,两滑块2之间安装滑动杆3,滑动块上安装有用于扫过筛体1内壁的清扫刷9,在筛体1侧壁上安装有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清扫刷9在筛体1顶部与筛体1底部之间来回移动。避免了有颗粒石子在筛体1中停留,驱动机构5可以为气缸,滑块2的初始位置在筛体1顶端处,也就是清扫刷9在筛体1顶端,且清扫刷9位于泥浆泵输出端上方,泥浆泵输出端通过安装架悬吊在筛体1顶端上方,泥浆泵输出端不会影响清扫刷9的移动。

在筛体1壁内安装有带动组件8,带动组件8输入部与滑块2作用,带动组件8输出部与移动杆762作用,带动组件8用于与第一弹簧763配合使得阻挡杆761不与开闭片71接触,也用于通过移动杆762强迫阻挡杆761阻挡开闭片71旋转。带动组件8用于与移动杆762作用,带动组件8用于通过移动杆762强迫阻挡杆761阻挡开闭片71旋转,也有用于配合第一弹簧763使得阻挡杆761回复到不阻碍开闭片71旋转的任何位置。

滑块2底部安装有滑轮20,滑轮20能转动。

带动组件8包括:楔块81、带动杆82、第二弹簧83以及挤压杆84,楔块81小端向筛体1输入端延伸,楔块81用于与滑轮20相切,楔块81大端固定至带动杆82一端,带动杆82另一端固定至挤压杆84一端,挤压杆84另一端向移动杆762所在处延伸,挤压杆84与移动杆762垂直,挤压杆84与滑块2在筛体1上的滑动方向垂直,移动杆762与滑块2在筛体1上的滑动方向垂直,带动杆82连接至第二弹簧83一端,第二弹簧83另一端与筛体1固定,第二弹簧83的伸缩方向与带动杆82平行。整个带动组件8相对筛体1仅能在与挤压杆84平行的方向上移动,挤压杆84靠近阻挡杆761的面凹陷形成凹槽86,凹槽86供移动杆762插入。

开闭组件7从关闭到打开状态的工作原理:当转移车已经与筛体1底端对准(此时开闭组件7处于关闭状态:在第二弹簧83弹力下,挤压杆84上的凹槽86位于移动杆762上方,挤压杆84压紧移动杆762和阻挡杆761,第一弹簧763被压缩,开闭片71顶端被阻挡杆761阻挡,使得开闭片71处于关闭排渣口的状态)时,首先,启动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驱动滑块2上的清扫刷9从筛体1顶端向筛体1底端移动,滑块2第一次从筛体1顶端向筛体1底端移动;然后,滑块2滑动至筛体1中部,滑块2上的滑轮20开始与楔块81小端接触,楔块81设置有与滑轮20接触的斜面,楔块81顶面与斜面相接,楔块81顶面与滑块2滑动方向平行,随着滑块2的移动,滑轮20先对楔块81就像是在爬坡一样,滑轮20将楔块81挤压,使得挤压杆84下移,凹槽86向移动杆762所在位置移动,当凹槽86与移动杆762对准(此时刚好滑轮20滑动至楔块81顶面上,也就是滑块2不会挤压整个带动组件8继续下移了,为后续移动杆762在第一弹簧763弹力下插入至凹槽86内提供充分的时间)时,在第一弹簧763弹力下移动杆762插入至凹槽86内,阻挡杆761远离开闭片71,在卷簧75弹力下,开闭片71顶端远离排渣口,开闭片71打开排渣口,为颗粒石子的排出提供通道,实现开闭片71在带动组件8的作用下打开,减少了需要人工将开闭片71打开的步骤,简化了操作,大大提供了方便,且清扫刷9的驱动带动了带动组件8的移动,带动组件8和第一弹簧763的配合实现了阻挡杆761释放开闭片71,减少了阻挡杆761需要的驱动机构5,减少了能源的使用,有利于环保。

开闭片71打开后,移动杆762就会限制挤压杆84的位置,使得楔块81不会升高了,因此后续滑块2再次来回移动时,滑块2上的滑轮20仅与楔块81顶面接触,楔块81对滑块2的阻碍减少,避免了楔块81长期被滑轮20挤压而导致能量损耗较大,减少了能量的消耗。

开闭组件7从打开到关闭状态的工作原理:开闭片71打开后(此时,移动杆762插入至凹槽86内,移动杆762使得挤压杆84、带动杆82以及楔块81处于较低的位置,阻挡杆761处于不阻碍开闭片71旋转的位置)。当需要关闭排渣口时,手动旋转开闭片71,开闭片71转动到关闭排渣口的位置;然后,由于在筛体1上开设有将凹槽86连通的穿孔85,可以从穿孔85穿过,按动移动杆762与凹槽86脱离,手动保持此状态;再后,脱离后,在第二弹簧83弹力下,挤压杆84上移一点,由于穿孔85和凹槽86都比手指大,因此挤压杆84能够上移一点,使得移动杆762端面仅有部分与挤压杆84紧贴,凹槽86偏离移动杆762,移动杆762不能再继续插入至凹槽86内了;最后,松开手指,挤压杆84在第二弹簧83弹力下继续上移,凹槽86位于移动杆762上方,挤压杆84挤压第一弹簧763变形,阻挡杆761限制开闭片71在卷簧75弹力下翻转,实现保持开闭片71关闭排渣口的状态。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