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效果好的细菌过滤袋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08416发布日期:2019-06-25 23:40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细菌过滤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过滤效果好的细菌过滤袋,同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过滤效果好的细菌过滤袋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过滤袋作为过滤元件,过滤袋引是过滤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滤袋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过滤效果。过滤袋材质有:尼龙,聚丙烯、聚酯、不锈钢、聚四氟等。大小根据过滤器区分有:2号袋、1号袋、5号袋、4号袋、3号袋(由大到小)。

现有的细菌过滤袋材料性能单一,导致滤袋不能同时满足耐高温和耐腐蚀等多重性能,适用范围较窄,滤袋对细菌的过滤效果也并不理想,使用的寿命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的细菌过滤袋及其制备方法,既保留了材料的原始性能,同时也提高了制成的过滤袋的耐高温和耐腐蚀性能,适用范围更广,而且对于细菌的过滤效果提升20%以上,同时该滤袋的使用强度相比传统的滤袋有所增强,也提升了过滤袋的使用寿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过滤效果好的细菌过滤袋,其原料按重量份数如下:聚丙烯纤维40-50份,聚酯纤维20-30份,均聚丙烯腈纤维10-14份,芳纶纤维15-17份,聚四氟乙烯纤维30-40份,粘胶纤维20-30份,玻璃纤维10-20份。

优选的,所述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均聚丙烯腈纤维、芳纶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粘胶纤维和玻璃纤维直径在2-10μm。

优选的,所述粘胶纤维为高湿模量粘胶纤维,干态强度超过44.1cn/tex。

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的软化点为500-750℃,密度2.4-2.76g/cm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的细菌过滤袋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料,将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均聚丙烯腈纤维、芳纶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粘胶纤维和玻璃纤维按重量份数称取,备用;

s2:纤维开松,根据工艺的要求,把步骤s1的纤维原料先进行初步松解,将大的纤维团开松,同时使原料中各种成分的纤维获得均匀的混合,然后进行精开松,进一步松解纤维,混合纤维成分;

s3:纤维梳理,纤维经过开松与充分混合后,进入气压棉箱,喂入梳理机,进入梳理机后通过剥辊与锡林之间的博取作用实现对纤维的梳理,最终被道夫转移出去形成纤维网,此时经过梳理的纤维网是轻薄的单网;

s4:铺网,纤网进入铺网机,铺网小车由齿形带传动,将梳理机输出的纤维单网进行交叉折叠,使之成为具有所需幅宽和单位克重的多层纤网,以供下道工序使用;

s5:针刺压实,纤网进入针刺机,针刺机内有大量的带有刺钩的刺针,对纤维网反复进行穿刺,纤维网经过反复的铺叠,当刺针在纤网反复穿刺造成纤维上下位移,产生挤压,使纤网中的纤维靠拢而被压缩,纤维之间摩擦力加大,强度增高,形成具有一定强力密度的滤袋非织造品;

s6:滤料后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a:烧毛和砑光,使用高温或者碾压的方法使滤料的一面变得光滑;

b:热定型处理,将处理光滑的滤料经过高温预处理,纺织滤料在高温环境下收缩引起滤袋尺寸的变化,保持尺寸的稳定;

c:防水防油处理,将滤料放入防水剂和防油剂中进行防水防油处理;

d:浸渍,将滤料放在ptfe溶液中浸润2-3h,然后进行烘干;

s7:滤料裁剪,将处理后的滤料放到裁剪机上根据不同规格的滤袋大小进行剪裁;

s8:滤袋的缝制,具体步骤如下:

a:弹性环的制作,由滤料下料长度所决定,弹性环中心距的偏差控制在±0.5mm之内,弹性环宽度在19-30mm之间,弹性环接头处的铆接对正、平直、光滑;

b:凹形槽条的制作及缝制,凹形槽条采用专业缝纫机缝制,凹形槽条槽宽要均匀一致,凹形槽条与弹性环粘接时将槽的中心与弹性环宽度的中心相对应,且接头处凹槽对正;

c:袋口的制作及缝制,袋口下料为平行四边形,先将其缝成筒状,在装入弹性环与凹形槽组件时,注意其边缘的整齐,保证装入凹形槽条时槽宽不发生变窄的现象,同时延周向缝有一周尽可能靠近弹性环与凹形槽组件边缘的缝线,袋口与袋身缝制时无歪斜现象,缝三周线;

d:袋底的制作及缝制,袋底缝有加固层,高度在60-100mm,先将加固层缝成筒状,然后缝到底部的外侧,并将合缝线迹与滤袋袋身的合缝隙线迹错开,加固层的周向采用单针或双针缝制1-2周;

s9:袋身的缝制,袋身采用三针六线机缝制其线迹应平直无浮线、跳线、掉道现象,其针距在3.3-4.2mm之间,最外侧缝线迹距边缘2-3mm,缝制较长滤袋时线迹易发生扭转现象,在缝制过程中保证上下两片同步缝行,即制得该过滤效果好的细菌过滤袋。

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滤料的热定型温度为150-240℃。

优选的,所述步骤s8中袋口的制作及缝制时针距在3.3-4.2mm。

优选的,所述步骤s8中袋底的制作及缝制采用单针线迹则缝线的间距控制在4-5mm,且最外侧缝线线迹距边缘有4-5mm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严格控制该过滤效果好的细菌过滤袋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严格控制过滤效果好的细菌过滤袋的配方的各组份的占比以及制备工艺参数,采用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均聚丙烯腈纤维、芳纶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粘胶纤维和玻璃纤维的混合形式的复合纤维结构,既保留了材料的原始性能,同时也提高了制成的过滤袋的耐高温和耐腐蚀性能,适用范围更广,而且对于细菌的过滤效果提升20%以上,同时该滤袋的使用强度相比传统的滤袋有所增强,也提升了过滤袋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过滤效果好的细菌过滤袋,其基料组成和具体实施例中数据占比,如下表1:

实施例1

一种过滤效果好的细菌过滤袋,其原料按重量份数如下:聚丙烯纤维40份,聚酯纤维20份,均聚丙烯腈纤维10份,芳纶纤维15份,聚四氟乙烯纤维30份,粘胶纤维20份,玻璃纤维10份,所述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均聚丙烯腈纤维、芳纶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粘胶纤维和玻璃纤维直径在2μm,所述粘胶纤维为高湿模量粘胶纤维,干态强度超过44.1cn/tex,所述玻璃纤维的软化点为500℃,密度2.4g/cm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的细菌过滤袋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料,将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均聚丙烯腈纤维、芳纶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粘胶纤维和玻璃纤维按重量份数称取,备用;

s2:纤维开松,根据工艺的要求,把步骤s1的纤维原料先进行初步松解,将大的纤维团开松,同时使原料中各种成分的纤维获得均匀的混合,然后进行精开松,进一步松解纤维,混合纤维成分;

s3:纤维梳理,纤维经过开松与充分混合后,进入气压棉箱,喂入梳理机,进入梳理机后通过剥辊与锡林之间的博取作用实现对纤维的梳理,最终被道夫转移出去形成纤维网,此时经过梳理的纤维网是轻薄的单网;

s4:铺网,纤网进入铺网机,铺网小车由齿形带传动,将梳理机输出的纤维单网进行交叉折叠,使之成为具有所需幅宽和单位克重的多层纤网,以供下道工序使用;

s5:针刺压实,纤网进入针刺机,针刺机内有大量的带有刺钩的刺针,对纤维网反复进行穿刺,纤维网经过反复的铺叠,当刺针在纤网反复穿刺造成纤维上下位移,产生挤压,使纤网中的纤维靠拢而被压缩,纤维之间摩擦力加大,强度增高,形成具有一定强力密度的滤袋非织造品;

s6:滤料后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a:烧毛和砑光,使用高温或者碾压的方法使滤料的一面变得光滑;

b:热定型处理,将处理光滑的滤料经过高温预处理,纺织滤料在高温环境下收缩引起滤袋尺寸的变化,保持尺寸的稳定;

c:防水防油处理,将滤料放入防水剂和防油剂中进行防水防油处理;

d:浸渍,将滤料放在ptfe溶液中浸润2h,然后进行烘干;

s7:滤料裁剪,将处理后的滤料放到裁剪机上根据不同规格的滤袋大小进行剪裁;

s8:滤袋的缝制,具体步骤如下:

a:弹性环的制作,由滤料下料长度所决定,弹性环中心距的偏差控制在±0.5mm之内,弹性环宽度在19mm,弹性环接头处的铆接对正、平直、光滑;

b:凹形槽条的制作及缝制,凹形槽条采用专业缝纫机缝制,凹形槽条槽宽要均匀一致,凹形槽条与弹性环粘接时将槽的中心与弹性环宽度的中心相对应,且接头处凹槽对正;

c:袋口的制作及缝制,袋口下料为平行四边形,先将其缝成筒状,在装入弹性环与凹形槽组件时,注意其边缘的整齐,保证装入凹形槽条时槽宽不发生变窄的现象,同时延周向缝有一周尽可能靠近弹性环与凹形槽组件边缘的缝线,袋口与袋身缝制时无歪斜现象,缝三周线;

d:袋底的制作及缝制,袋底缝有加固层,高度在60mm,先将加固层缝成筒状,然后缝到底部的外侧,并将合缝线迹与滤袋袋身的合缝隙线迹错开,加固层的周向采用单针或双针缝制1周;

s9:袋身的缝制,袋身采用三针六线机缝制其线迹应平直无浮线、跳线、掉道现象,其针距在3.3mm之间,最外侧缝线迹距边缘2mm,缝制较长滤袋时线迹易发生扭转现象,在缝制过程中保证上下两片同步缝行,即制得该过滤效果好的细菌过滤袋。

所述步骤s6中滤料的热定型温度为150℃,所述步骤s8中袋口的制作及缝制时针距在3.3mm,所述步骤s8中袋底的制作及缝制采用单针线迹则缝线的间距控制在4mm,且最外侧缝线线迹距边缘有4-5mm的距离。

实施例2

一种过滤效果好的细菌过滤袋,其原料按重量份数如下:聚丙烯纤维45份,聚酯纤维25份,均聚丙烯腈纤维12份,芳纶纤维16份,聚四氟乙烯纤维35份,粘胶纤维25份,玻璃纤维15份,所述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均聚丙烯腈纤维、芳纶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粘胶纤维和玻璃纤维直径在6μm,所述粘胶纤维为高湿模量粘胶纤维,干态强度超过44.1cn/tex,所述玻璃纤维的软化点为575℃,密度2.58g/cm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的细菌过滤袋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料,将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均聚丙烯腈纤维、芳纶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粘胶纤维和玻璃纤维按重量份数称取,备用;

s2:纤维开松,根据工艺的要求,把步骤s1的纤维原料先进行初步松解,将大的纤维团开松,同时使原料中各种成分的纤维获得均匀的混合,然后进行精开松,进一步松解纤维,混合纤维成分;

s3:纤维梳理,纤维经过开松与充分混合后,进入气压棉箱,喂入梳理机,进入梳理机后通过剥辊与锡林之间的博取作用实现对纤维的梳理,最终被道夫转移出去形成纤维网,此时经过梳理的纤维网是轻薄的单网;

s4:铺网,纤网进入铺网机,铺网小车由齿形带传动,将梳理机输出的纤维单网进行交叉折叠,使之成为具有所需幅宽和单位克重的多层纤网,以供下道工序使用;

s5:针刺压实,纤网进入针刺机,针刺机内有大量的带有刺钩的刺针,对纤维网反复进行穿刺,纤维网经过反复的铺叠,当刺针在纤网反复穿刺造成纤维上下位移,产生挤压,使纤网中的纤维靠拢而被压缩,纤维之间摩擦力加大,强度增高,形成具有一定强力密度的滤袋非织造品;

s6:滤料后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a:烧毛和砑光,使用高温或者碾压的方法使滤料的一面变得光滑;

b:热定型处理,将处理光滑的滤料经过高温预处理,纺织滤料在高温环境下收缩引起滤袋尺寸的变化,保持尺寸的稳定;

c:防水防油处理,将滤料放入防水剂和防油剂中进行防水防油处理;

d:浸渍,将滤料放在ptfe溶液中浸润2.5h,然后进行烘干;

s7:滤料裁剪,将处理后的滤料放到裁剪机上根据不同规格的滤袋大小进行剪裁;

s8:滤袋的缝制,具体步骤如下:

a:弹性环的制作,由滤料下料长度所决定,弹性环中心距的偏差控制在±0.5mm之内,弹性环宽度在24.5mm,弹性环接头处的铆接对正、平直、光滑;

b:凹形槽条的制作及缝制,凹形槽条采用专业缝纫机缝制,凹形槽条槽宽要均匀一致,凹形槽条与弹性环粘接时将槽的中心与弹性环宽度的中心相对应,且接头处凹槽对正;

c:袋口的制作及缝制,袋口下料为平行四边形,先将其缝成筒状,在装入弹性环与凹形槽组件时,注意其边缘的整齐,保证装入凹形槽条时槽宽不发生变窄的现象,同时延周向缝有一周尽可能靠近弹性环与凹形槽组件边缘的缝线,袋口与袋身缝制时无歪斜现象,缝三周线;

d:袋底的制作及缝制,袋底缝有加固层,高度在80mm,先将加固层缝成筒状,然后缝到底部的外侧,并将合缝线迹与滤袋袋身的合缝隙线迹错开,加固层的周向采用单针或双针缝制1周;

s9:袋身的缝制,袋身采用三针六线机缝制其线迹应平直无浮线、跳线、掉道现象,其针距在3.75mm之间,最外侧缝线迹距边缘2.5mm,缝制较长滤袋时线迹易发生扭转现象,在缝制过程中保证上下两片同步缝行,即制得该过滤效果好的细菌过滤袋。

所述步骤s6中滤料的热定型温度为195℃,所述步骤s8中袋口的制作及缝制时针距在3.75mm,所述步骤s8中袋底的制作及缝制采用单针线迹则缝线的间距控制在4.5mm,且最外侧缝线线迹距边缘有4.5mm的距离。

实施例3

一种过滤效果好的细菌过滤袋,其原料按重量份数如下:聚丙烯纤维50份,聚酯纤维30份,均聚丙烯腈纤维14份,芳纶纤维17份,聚四氟乙烯纤维40份,粘胶纤维30份,玻璃纤维20份,所述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均聚丙烯腈纤维、芳纶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粘胶纤维和玻璃纤维直径在10μm,所述粘胶纤维为高湿模量粘胶纤维,干态强度超过44.1cn/tex,所述玻璃纤维的软化点为750℃,密度2.76g/cm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的细菌过滤袋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料,将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均聚丙烯腈纤维、芳纶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粘胶纤维和玻璃纤维按重量份数称取,备用;

s2:纤维开松,根据工艺的要求,把步骤s1的纤维原料先进行初步松解,将大的纤维团开松,同时使原料中各种成分的纤维获得均匀的混合,然后进行精开松,进一步松解纤维,混合纤维成分;

s3:纤维梳理,纤维经过开松与充分混合后,进入气压棉箱,喂入梳理机,进入梳理机后通过剥辊与锡林之间的博取作用实现对纤维的梳理,最终被道夫转移出去形成纤维网,此时经过梳理的纤维网是轻薄的单网;

s4:铺网,纤网进入铺网机,铺网小车由齿形带传动,将梳理机输出的纤维单网进行交叉折叠,使之成为具有所需幅宽和单位克重的多层纤网,以供下道工序使用;

s5:针刺压实,纤网进入针刺机,针刺机内有大量的带有刺钩的刺针,对纤维网反复进行穿刺,纤维网经过反复的铺叠,当刺针在纤网反复穿刺造成纤维上下位移,产生挤压,使纤网中的纤维靠拢而被压缩,纤维之间摩擦力加大,强度增高,形成具有一定强力密度的滤袋非织造品;

s6:滤料后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a:烧毛和砑光,使用高温或者碾压的方法使滤料的一面变得光滑;

b:热定型处理,将处理光滑的滤料经过高温预处理,纺织滤料在高温环境下收缩引起滤袋尺寸的变化,保持尺寸的稳定;

c:防水防油处理,将滤料放入防水剂和防油剂中进行防水防油处理;

d:浸渍,将滤料放在ptfe溶液中浸润3h,然后进行烘干;

s7:滤料裁剪,将处理后的滤料放到裁剪机上根据不同规格的滤袋大小进行剪裁;

s8:滤袋的缝制,具体步骤如下:

a:弹性环的制作,由滤料下料长度所决定,弹性环中心距的偏差控制在±0.5mm之内,弹性环宽度在30mm,弹性环接头处的铆接对正、平直、光滑;

b:凹形槽条的制作及缝制,凹形槽条采用专业缝纫机缝制,凹形槽条槽宽要均匀一致,凹形槽条与弹性环粘接时将槽的中心与弹性环宽度的中心相对应,且接头处凹槽对正;

c:袋口的制作及缝制,袋口下料为平行四边形,先将其缝成筒状,在装入弹性环与凹形槽组件时,注意其边缘的整齐,保证装入凹形槽条时槽宽不发生变窄的现象,同时延周向缝有一周尽可能靠近弹性环与凹形槽组件边缘的缝线,袋口与袋身缝制时无歪斜现象,缝三周线;

d:袋底的制作及缝制,袋底缝有加固层,高度在100mm,先将加固层缝成筒状,然后缝到底部的外侧,并将合缝线迹与滤袋袋身的合缝隙线迹错开,加固层的周向采用单针或双针缝制2周;

s9:袋身的缝制,袋身采用三针六线机缝制其线迹应平直无浮线、跳线、掉道现象,其针距在4.2mm之间,最外侧缝线迹距边缘3mm,缝制较长滤袋时线迹易发生扭转现象,在缝制过程中保证上下两片同步缝行,即制得该过滤效果好的细菌过滤袋。

所述步骤s6中滤料的热定型温度为240℃,所述步骤s8中袋口的制作及缝制时针距在4.2mm,所述步骤s8中袋底的制作及缝制采用单针线迹则缝线的间距控制在5mm,且最外侧缝线线迹距边缘有5mm的距离。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过滤效果好的细菌过滤袋,针对市面上普通单一纤维类型的滤袋和本发明复合滤袋实施例相比,见下表2:

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型过滤袋结构性能相比市面上其他类型的过滤袋,效果和质量更好。

综上所述:本发明严格控制该过滤效果好的细菌过滤袋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严格控制过滤效果好的细菌过滤袋的配方的各组份的占比以及制备工艺参数,采用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均聚丙烯腈纤维、芳纶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粘胶纤维和玻璃纤维的混合形式的复合纤维结构,既保留了材料的原始性能,同时也提高了制成的过滤袋的耐高温和耐腐蚀性能,适用范围更广,而且对于细菌的过滤效果提升20%以上,同时该滤袋的使用强度相比传统的滤袋有所增强,也提升了过滤袋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