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乳胶产生的胶清脱氨回收再利用的工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37342发布日期:2019-09-21 01:21阅读:1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然乳胶产生的胶清脱氨回收再利用的工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天然乳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然乳胶产生的胶清脱氨回收再利用的工艺设备。



背景技术:

胶农采集胶树上的胶乳,加入做为防腐保鲜剂的稀氨水运到胶厂,进厂后首先经过检测,再加一次氨,使成品乳标胶中氨含量达到0.23%(质量分数)。“天然乳胶”绝非化学“合成橡胶”,前者最大优势在于天然;如果在天然橡胶中添加一些离子态化学药剂,即便是对胶清胶产品质量没有影响,其必然进入凝胶废水中,这些离子态污染物势必加大废水处理工程资金投入和处理成本。因此,不难看出,物理吹脱是“减量法”,化学添加是“增量法”。前者目的是为了减少硫酸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减小凝胶废水处理负荷;而后者是在已有0.23%氨含量的胶清中,再加入两种以上的离子态化学药剂,目的只是为了缩短凝胶时间。其实,最初把天然胶水变成固态胶,是采用自然凝固法,一般需要五到八天,后来随着产量提高,规模化生产需要缩短凝胶时间,才采用强酸凝固方法。天然橡胶作为高分子树脂,保持纯天然是可贵的,也是必要的。

综上,目前天然乳胶的生产过程产生的胶清胶,亟待解决的问题是:(1)如何解决强酸凝固胶清胶硫酸用量过大问题;(2)如何减少硫酸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废水治理投资运行成本;(3)如何控制恶臭气体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天然乳胶产生的胶清脱氨回收再利用的工艺设备。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天然乳胶产生的胶清脱氨回收再利用的工艺设备,包括胶清脱氨塔、氨气吸收塔和固定胶清脱氨塔、氨气吸收塔的吸收液槽,所述吸收液槽的靠近胶清脱氨塔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脱氨胶清储存槽,且脱氨胶清储存槽的外壁对夹连接有脱氨胶清流送管,所述胶清脱氨塔靠近脱氨胶清储存槽的一侧外壁开有进风口,且胶清脱氨塔的顶端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调速电机,所述调速电机的输出轴焊接有转轴,且转轴的外壁等距离交错分布有导流板和转碟,所述胶清脱氨塔的一侧外壁焊接有胶清进料管,且胶清进料管的外壁对夹连接有电磁阀,所述胶清脱氨塔的顶端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氨气连接管,且胶清脱氨塔通过氨气连接管和氨气吸收塔相连接,所述氨气吸收塔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填料床,且填料床的顶部外壁填充有鲍尔环填料,所述氨气吸收塔的顶端外壁焊接有废气排气筒,且废气排气筒的外壁对夹连接有尾气处理筒,所述氨气吸收塔的内壁靠近鲍尔环填料的一侧设置有喷淋结构,所述吸收液槽靠近氨气吸收塔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吸收液出口。

优选地,所述鲍尔环填料包括高密度鲍尔环填料和低密度鲍尔环填料,且高密度鲍尔环填料位于低密度鲍尔环填料的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尾气处理筒包括减速风扇、过滤器、烘热处理器和筒体,且减速风扇对称分布在筒体的顶端内壁上,烘热处理器通过螺栓固定在筒体的底部内壁上,所述过滤器位于两个减速风扇之间。

优选地,所述过滤器包括六至八层过滤网板和过滤填料,且过滤填料均匀填充在过滤网板的内壁上,六至八层过滤网板叠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过滤器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流量传感器,且流量传感器的信号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PLC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调速电机、电磁阀、减速风扇和烘热处理器均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和PLC控制器相连接。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在胶清胶生产工艺流程中,增加了一个脱氨回收工序,不做任何化学药剂添加,脱氨率可达到70%,同时把氨回收成为可再利用的稀氨水,大大降低硫酸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发明针对天然橡胶易于粘附结胶堵塞的特性,胶清脱氨塔打破了传统设计模式,改变了相际间鲍尔环环境,在大旋转大流速中完成鲍尔环过程;

3.本发明以处理日产50T/d胶清为例,物料衡算显示,每脱除1kg氨,胶清胶生产节约3kg酸,如果按胶清日处理量50T/d计算,其氨含量为0.3%,脱氨率实现7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天然乳胶产生的胶清脱氨回收再利用的工艺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天然乳胶产生的胶清脱氨回收再利用的工艺设备的尾气处理筒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天然乳胶产生的胶清脱氨回收再利用的工艺设备的胶清胶加工及废水处理工艺图。

图中:1胶清脱氨塔、2导流板、3转碟、4胶清进料管、5转轴、6调速电机、7氨气连接管、8废气排气筒、9尾气处理筒、10喷淋结构、11高密度鲍尔环填料、12填料床、13低密度鲍尔环填料、14旋流板、15氨气吸收塔、16吸收液出口、17脱氨胶清流送管、18脱氨胶清储存槽、19进风口、20减速风扇、21过滤填料、22烘热处理器、23流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天然乳胶产生的胶清脱氨回收再利用的工艺设备,包括胶清脱氨塔1、氨气吸收塔15和固定胶清脱氨塔1、氨气吸收塔15的吸收液槽,吸收液槽的靠近胶清脱氨塔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脱氨胶清储存槽18,且脱氨胶清储存槽18的外壁对夹连接有脱氨胶清流送管17,胶清脱氨塔1靠近脱氨胶清储存槽18的一侧外壁开有进风口19,且胶清脱氨塔1的顶端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调速电机6,调速电机6的输出轴焊接有转轴5,且转轴5的外壁等距离交错分布有导流板2和转碟3,胶清脱氨塔1的一侧外壁焊接有胶清进料管4,且胶清进料管4的外壁对夹连接有电磁阀,胶清脱氨塔1的顶端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氨气连接管7,且胶清脱氨塔1通过氨气连接管7和氨气吸收塔15相连接,氨气吸收塔15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填料床12,且填料床12的顶部外壁填充有鲍尔环填料,氨气吸收塔15的顶端外壁焊接有废气排气筒8,且废气排气筒8的外壁对夹连接有尾气处理筒9,氨气吸收塔15的内壁靠近鲍尔环填料的一侧设置有喷淋结构10,吸收液槽靠近氨气吸收塔15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吸收液出口16,鲍尔环填料包括高密度鲍尔环填料11和低密度鲍尔环填料13,且高密度鲍尔环填料11位于低密度鲍尔环填料13的正上方,尾气处理筒9包括减速风扇20、过滤器、烘热处理器22和筒体,且减速风扇20对称分布在筒体的顶端内壁上,烘热处理器22通过螺栓固定在筒体的底部内壁上,过滤器位于两个减速风扇20之间,过滤器包括六至八层过滤网板和过滤填料21,且过滤填料21均匀填充在过滤网板的内壁上,六至八层过滤网板叠合连接,过滤器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流量传感器23,且流量传感器23的信号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PLC控制器,流量传感器23的型号为FL-10,PLC控制器的型号为A2ASCPU-S0,调速电机6、电磁阀、减速风扇20和烘热处理器22均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和PLC控制器相连接。

本天然乳胶产生的胶清脱氨回收再利用的工艺设备在使用时,主要有以下三大步骤,具体步骤为:

(1)脱氨回收过程描述

本发明由两个鲍尔环塔串联运行,均为不锈钢材质。以避免结胶堵塞,塔体下方与两个箱体连接,分别是脱氨胶清储存槽18和吸收液储槽,离心风机把空气在下方进风口19,切线鼓入胶清脱氨塔1内,形成旋转气流沿着塔壁上升,与由上而下跌落的胶清亲密接触,完成气液两相的溶质传递,空气成为高含氨气体,经过旋流板气液分离后,从顶部排气口,经由氨气连接管7与吸收塔底部氨气进口连接,高含氨气体切线进入吸收塔内旋转上升,吸收塔内设旋流板14,起气流均化和加速作用,高含氨气体继续均匀上升,穿越填料床12和鲍尔环填料,到达塔顶椎体,经由废气排气筒8和尾气处理筒9循环后排出塔外。

(2)脱氨过程

浓缩胶车间产生的胶清,经过不锈钢便拆管道,流送至胶清进口1进入脱氨塔中;跌在第一层转碟3上,中心转轴5的旋转由一台调速电机6传动,通过上下轴承座产生的离心力,把胶清放射性甩到塔壁上,跌在导流板2上,胶清在30度斜面上流回到塔中心第二层转碟3上,同样又被离心力甩到塔壁上,再经过导流板流到第三层转碟3上,转碟3再次把胶清甩到塔壁,然后顺导流板2流回到中心转碟3上,如此往复折流四次,最后脱氨后的胶清跌落到胶清储存槽18内,脱氨后的胶清通过脱氨胶清流送管,用泵流送至凝胶车间生产胶清胶产品。

胶清被转碟3产生的离心力,均匀抛撒在脱氨塔的截面中,四个转碟3均固定在一根不锈钢转轴5上,转轴的旋转动力由一台调速电机6带动;同时带动旋流板转动,实现气液分离,胶清自上而下流动,与鼓风机自下而上的空气形成逆向剧烈接触,从而完成气液固三相鲍尔环过程液相中的氨传递的气相中,成为高含氨气体。

(3)氨的回收过程

高含氨气体在脱氨塔的塔顶排气口进入氨气管道,然后与氨吸收塔的氨气进口连接,切线进入氨吸收塔中,形成旋转气流,旋转力吹动14旋流板转动,气流得到均化上升,穿越填料床12,低密度鲍尔环填料13和高密度鲍尔环填料11,通过排气筒排出废气,氨气在塔中自下而上流动,吸收液经过进液管和螺旋喷头自上而下喷洒,也形成气液固三相鲍尔环,气相中的氨传递到液相中来。

吸收塔的吸收液采用自来水,用泵自下而上往复循环,经吸收液进口到达不锈钢螺旋喷头,喷洒在填料上,吸收液吸收了气体中的氨,跌落在塔下的吸收液储槽内,如此往复循环,水中氨含量不断升高,当氨含量达到9%时便可以用于野外采胶防腐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