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卷湿式集尘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6733发布日期:2020-03-31 17:33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涡卷湿式集尘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涡卷湿式集尘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粉尘污染一直是困扰工业生产的难题。粉尘不经会导致运动结构的卡滞磨损,还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

现有的除尘装置,主要是集尘机,集尘机的的结构主要由风机以及滤芯组成。

在集尘机工作时,风机将室内含粉尘的空气吸入集尘机内部,集尘机内部的滤芯对空气进行过滤,使得粉尘留存在集尘机中。

然而,细小的粉尘仍能通过集尘机飞散至外界,而这些细小的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尤为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涡卷湿式集尘机,可以将空气中的细小粉尘去除,减少粉尘对人体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涡卷湿式集尘机,包括机体,机体内设置有集尘腔室,集尘腔室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将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隔开来的分隔板,第一腔室设置于第二腔室水平方向一侧,第一腔室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第二腔室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进气口或出气口设置有风机,分隔板的底部设置有将第一腔室的第二腔室连通的涉水通道,涉水通道设置有搅拌桨和带动搅拌桨转动的搅拌电机,搅拌桨用于驱动水由第一腔室向第二腔室流动。

优选的,搅拌桨包括搅拌轴和设置于搅拌轴的径向外表面的桨叶,搅拌轴的轴线方向与分隔板平行设置。

优选的,涉水通道内设置有涡卷板,涡卷板环绕搅拌桨设置。

进一步的,涡卷板包括水平板部、竖直板部、将水平板部和竖直板部连接的弧形板部,水平板部设置于搅拌桨的底部,竖直板部设置于搅拌桨靠近第二腔室一侧。

进一步的,进气口设置于第一腔室上与分隔板相邻的侧壁。

优选的,分隔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凸起,若干凸起的末端浸入水中。

优选的,第二腔室设置有水幕板。

进一步的,水幕板为若干个,若干个水幕板沿上下方向交错设置。

优选的,机体设置有除渣槽,除渣槽与第二腔室的底部连通,除渣槽设置于第二腔室背向第一腔室一侧。

进一步的,除渣槽和第二腔室之间设置有隔水板,隔水板的底端低于搅拌桨的中心。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涡卷湿式集尘机通过设置涉水通道,从而,使得进入集尘机的含粉尘空气浸入水中,利用水的粘附性质,沾附空气中的细小粉尘,使得细小粉尘存留在水中,进而,使空气清洁;还通过在涉水通道设置搅拌桨,使水发生飞溅,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清洁效果,使得空气更加纯净;并且,搅拌桨可以带动水流和空气的交汇流动,比单纯的依靠风机抽风形成负压来使水与粉尘混合的方式更加直接,效率更高,能耗更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

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涡卷湿式集尘机的剖切示意图;

图2为图1集尘机的外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涡卷湿式集尘机,包括机体1,机体1内设置有集尘腔室,集尘腔室设置有进气口21和出气口31,进气口21或出气口31设置有风机4,在风机4的带动下,空气经进气口21进入集尘腔内,经过除尘后,空气经由出气口31流出。

为改变常规的滤芯难以去除细小粉尘的问题,本实施例特进行改进,使集尘腔室包括第一腔室2、第二腔室3、将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分隔开来的分隔板5,第一腔室2设置于第二腔室3水平方向一侧,进气口21设置于第一腔室2的顶部,出气口31设置于第二腔室3的顶部,分隔板5的底部设置有将第一腔室2的第二腔室3连通的涉水通道6,涉水通道6设置有搅拌桨7和带动搅拌桨7转动的搅拌电机,搅拌桨7用于驱动水由第一腔室2向第二腔室3流动。

经上述改进,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涉水通道6,从而,使得进入集尘机的含粉尘空气浸入水中,利用水的粘附性质,沾附空气中的细小粉尘,使得细小粉尘存留在水中,进而,使空气清洁;还通过在涉水通道6设置搅拌桨7,使水发生飞溅,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清洁效果,使得空气更加纯净;并且,搅拌桨7可以带动水流和空气的交汇流动,比单纯的依靠风机4抽风形成负压来使水与粉尘混合的方式更加直接,效率更高,能耗更低。

为提高水流和空气的混合效果,可以使搅拌桨7包括搅拌轴和设置于搅拌轴的径向外表面的桨叶,搅拌轴的轴线方向与分隔板5平行设置,从而,扩大搅拌桨7的搅拌区域,而且,桨叶可以做得更小,减少阻力。

当然,为了提高空气与水的混合效果,还可以在第一腔室2设置搅水结构。

为了使得搅拌桨7与风机4能够协同的促进水流和空气的混合,可以使涉水通道6内设置有涡卷板8,涡卷板8环绕搅拌桨7设置。

对于涡卷板8的设置,具体的,可以使涡卷板8包括水平板部、竖直板部、将水平板部和竖直板部连接的弧形板部,水平板部设置于搅拌桨7的底部,竖直板部设置于搅拌桨7靠近第二腔室3一侧。

为了促使空气中的粉尘迅速的沉积,可以使进气口21设置于第一腔室2上与分隔板5相邻的侧壁,从而,空气经进气口21流向出气口31的路径上会发生多次旋转,进而,利用离心力使粉尘与空气分离。

为了减少空气经由第一腔室2流入第二腔室3的阻力以及避免空气未与水接触便排出,可以使分隔板5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凸起,若干凸起的末端浸入水中。

也即,空气经若干凸起之间的缝隙进入第二腔室3,既减少阻力,又可以通过水的液面上下波动加强空气与水的接触,提高沾附效果。

为进一步的减少粉尘,可以使第二腔室3设置有水幕板32,水幕板32是指水流经水幕板32时形成水幕效果,空气必须穿透水幕才能排向出气口31。

为了充分利用水幕去除粉尘,可以使水幕板32为若干个,若干个水幕板32沿上下方向交错设置。

为了将水沾附的粉尘去除,可以使机体1设置有除渣槽9,除渣槽9与第二腔室3的底部连通,除渣槽9设置于第二腔室3背向第一腔室2一侧。

当水中集聚较多粉尘形成的污泥时,可以通过除渣槽9将污泥捞出。

为了确保涉水通道6内水量充足,除渣槽9内还设置有水位计。

为了方便污泥向除渣槽9内集聚,可以使构成涉水通道6的底壁倾斜设置,低点设置于除渣槽9。

为了减少除渣槽9内水的波动,可以使除渣槽9和第二腔室3之间设置有隔水板10,隔水板10的底端低于搅拌桨7的中心。

以上实施例不局限于该实施例自身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成新的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