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贝诺酯酯化合成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2641发布日期:2019-10-19 03:43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贝诺酯酯化合成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贝诺酯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贝诺酯酯化合成罐。



背景技术:

目前,原料药“贝诺酯”是由“对乙酰氨基酚”和“乙酰水杨酰氯”在低温、碱性条件下酯化反应合成的。在合成工艺过程中“对乙酰氨基酚”溶于碱水(水相)中、“乙酰水杨酰氯”溶于甲苯(油相)中,传统工艺采用普通桨式搅拌的方式使碱水和甲苯接触,在“水相”和“油相”界面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贝诺酯”和NaCl。由于“水相”和“油相”互不相溶、传统机械搅拌方式不能使其充分接触,致使缩合反应不能彻底进行,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环保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贝诺酯酯化合成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贝诺酯酯化合成罐,包括罐体、与罐体相连的搅拌器以及用于向罐体内部供送料液的料口。进一步地,罐体内部固定设置有导流板,所述罐体内部圆周设置有四组导流板,每组导流板包括多块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导流板,每组导流板中相邻的导流板之间具有供料液通过的空隙;导流板相对于罐体的切向和径向分别呈一定夹角倾斜。

优选的,导流板的安装:切向下倾角为30度,径向倾角为15度。

优选的,罐体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自上至下螺旋设置,所述进料管的进料口与进料泵相连,所述进料管的侧壁上并排设置有多个料液喷头。

优选的,罐体侧壁固定设置有视窗。

优选的,罐体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与位于罐体外部的显示器相连。

优选的,每组导流板包括三块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导流板。

本实用新型的贝诺酯酯化合成罐能够增加搅拌的剧烈程度,使“甲苯”和“碱水”更充分的接触,增加接触面积,使“对乙酰氨基酚”和“乙酰水杨酰氯”缩合反应更充分的进行,使“贝诺酯”粗品收率提高,固体危废排放降低。

另外,整个搅拌过程的温度、压力、液位能够及时观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倾角的位置的结构示意图(俯视视角);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料管螺旋盘附的结构示意图;

1罐体、2搅拌器、3料口、4导流板、5进料管、6料液喷头、7视窗、8压力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h1切向下倾角,h2径向倾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贝诺酯酯化合成罐,它包括罐体1、与罐体1相连的搅拌器2以及用于向罐体1内部供送料液的料口3。搅拌器2的驱动机位于罐体1外侧顶部,搅拌器2的搅拌轴伸入罐体1内部,工作时带动搅拌叶对罐内料液进行搅拌。进一步地,罐体1内部固定设置有导流板4,罐体1内部圆周设置有四组导流板4,,每组导流板4中相邻的导流板4之间具有供料液通过的空隙。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每组导流板4包括三块自上至下间隔排列的导流板4(相连的导流板间形成空隙)。所述导流板4相对于罐体1的切向和径向分别呈一定夹角倾斜。便于将料液分散,增大“油相”与“水相”的接触面积,促进酯化反应充分进行。

进一步地,导流板4的切向下倾角h1为30度,所述导流板4的径向倾角h2为15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流板4为四组,每组包括三块导流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在罐体1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进料管5,所述进料管5自上至下螺旋设置,所述进料管5的进料口3与进料泵相连,所述进料管5的侧壁上并排设置有多个料液喷头6。进一步地,进料管5螺旋盘附在罐体1内侧壁上,点焊固定,使得油相进料均匀。

优选的,罐体1侧壁固定设置有视窗7。便于查看罐内搅拌状态。

优选的,罐体1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和压力传感器8,所述温度传感器9和压力传感器8与位于罐体1外部的显示器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罐体1内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显示器相连。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