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浆过滤设备的压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62527发布日期:2019-12-10 20:18阅读:8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泥浆过滤设备的压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泥浆过滤设备的压滤装置。



背景技术:

钢渣在回收再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先将钢渣进行粉碎,之后利用摇床将金属颗粒和污泥进行分离,在分离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向摇床上面冲水,此时在污泥会与水混合而形成泥浆,此时泥浆若直接向环境中排放,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

因此将泥浆过滤从而使泥水进行分离,将分离出的污泥用于建筑材料的生产,过滤出的水则可进行再利用,但是在使用过滤带进行分离的过程中,水在负压的作用下通过过滤带进行过滤,但是仍会有部分水停留在过滤带上方,没有通过过滤带,此时这部分水无法进行回收,从而造成了浪费。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浆过滤设备的压滤装置,可对含有水的污泥进行挤压,使更多的水可通过过滤带进行过滤,增加可回收的水资源的数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泥浆过滤设备的压滤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连接有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与机架铰接的挤压板和若干配重块,所述挤压板下端可与过滤带上端抵接,所述配重块与挤压板上端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挤压板对泥浆施加向下的压力,从而加速水从过滤带内通过的速度,使更多的水可通过过滤带进行过滤,从而可对更多的水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连接有调节挤压板承受的配重块数量的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与机架连接的两块提升板和限制配重块位置的若干限制块,所述提升板靠近挤压板的端面贯穿有若干呈竖直设置的提升槽,所述配重块靠近提升板的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提升杆,所述提升杆置于提升槽内上下滑动,所述限制块铰接于提升板端面且其可与提升杆下端抵接,且此时所述配重块与挤压板之间不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提升机构调节挤压板承受的配重块的数量,从而对不同厚度的污泥进行挤压,不会出现挤压板承受的配重块过多导致污泥无法随着过滤带从挤压板下方通过,不会影响泥水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升板靠近限制块的端面固定连接有若干限制杆,所述限制杆远离提升板的端面转动连接有紧固块,所述限制块端面贯穿有限制槽,所述限制杆可从限制槽内穿过,且所述紧固块靠近限制杆的端面可与限制块远离提升板的端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紧固块对限制块的位置进行限定,使限制块在受到振动时其不会发生转动,从而使配重块不会发生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挤压板下端转动连接有两个滚轮,所述滚轮的轴线平行于第一转动辊,两个所述滚轮同时套接有皮带,所述皮带下端可与过滤带上端抵接。所述挤压板下端转动连接有两个滚轮,所述滚轮的轴线平行于第一转动辊,两个所述滚轮同时调节有皮带,所述皮带下端可与过滤带上端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皮带将挤压板与污泥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了挤压板与污泥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污泥可从挤压板下方通过,不会堆积于挤压板迎向过滤带运动方向的端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挤压板下端转动连接有若干支撑辊,所述支撑辊位于皮带内部,且所述支撑辊下端可与皮带内壁下端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撑辊对皮带内壁下端施加向下的压力,皮带在受到向上的压力时不会向上产生变形,从而使皮带可对含有水的污泥施加向下的压力,使水在受到压力时可通过过滤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挤压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可与皮带远离挤压板铰接点的一端抵接,且所述刮板下端高于皮带外壁下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刮板将污泥与皮带分离,使污泥不会在皮带外壁附着,从而不会将皮带与挤压板之间的缝隙堵塞而印象皮带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制块均连接有驱动其朝向远离提升板的方向转动的扭簧,所述扭簧的轴线与限制块的铰接轴线重合,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提升板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限制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扭簧对限制块施加远离提升板的弹力,使限制块在不受到紧固板的限制时可朝向远离提升板的方向转动,从而不再需要人工转动紧固块,从而使紧固块的使用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块靠近提升板的端面棱边处均开设有楔形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楔形面对紧固块的转动进行导向,使紧固块不会因与限制槽内壁抵接而无法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挤压板和配重块,从而可对污泥内含有的水施加向下的压力,使更多的水可通过过滤带进行过滤,使更多的水可进行再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2、通过调节与挤压板接触的配重块的数量,调节挤压板对含有水的污泥的压力,使污泥不会因为承受的压力过大而无法从挤压板下方通过;

3、通过设置皮带,减少了污泥与挤压板下端的摩擦力,从而使污泥不会因为受到的摩擦力过大而堆积于挤压板下端,使挤压机构的使用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部放大图。

附图说明:1、机架;2、挤压机构;21、挤压板;211、连接杆;212、滚轮;213、皮带;214、支撑辊;22、配重块;221、提升杆;23、刮板;3、提升机构;31、提升板;311、提升槽;32、限制块;321、限制槽;33、限制杆;34、紧固块;341、楔形面;35、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泥浆过滤设备的压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连接有对泥浆进行挤压的挤压机构2,挤压机构2包括与机架1连接的挤压板21和若干配重块22。挤压板21迎向过滤带运动方向的端面焊接有连接杆211,连接杆211靠近挤压板21的两端,且其远离挤压板21的一端与机架1铰接。配重块22均置于挤压板21上,其下端与挤压板21上端抵接,挤压板21下端与过滤带外壁上端抵接。利用挤压板21对泥浆施加向下的压力,从而加速水从过滤带内通过的速度,使更多的水可通过过滤带进行过滤,从而可对更多的水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

如图2所示,由于需要过滤的污泥的厚度是不同的,此时挤压板21上端需要放置的配重块22的数量也是不同的。因此机架1连接有调节挤压板21承受的配重块22数量的提升机构3,提升机构3包括使用螺栓与机架1连接的两块提升板31和限制配重块22位置的若干限制块32。提升板31靠近挤压板21的端面贯穿有若干呈竖直设置的提升槽311,配重块22靠近提升板31的端面均焊接有提升杆221,提升杆221置于提升槽311内上下滑动。限制块32分别铰接于提升板31远离挤压板21的端面,且当配重块22与挤压板21脱离连接时,限制块32上端可与提升杆221下端抵接。利用提升机构3调节挤压板21承受的配重块22的数量,从而对不同厚度的污泥进行挤压,不会出现挤压板21承受的配重块22过多导致污泥无法随着过滤带从挤压板21下方通过,不会影响泥水的分离。

如图2所示,由于泥浆过滤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的振动,此时会对限制块32发生转动,从而无法对配重块22的位置进行限制。因此提升板31靠近限制块32的端面均焊接有若干限制杆33,限制杆33远离提升板31的端面均转动连接有紧固块34,紧固块34的相对的两个侧面的面积大于相邻的两个侧面的面积。限制块32端面贯穿有限制槽321,限制杆33和紧固块34均可从限制槽321内穿过,且紧固块34靠近提升板31的侧面可与限制块32远离提升板31的侧壁抵接。利用紧固块34对限制块32的位置进行限定,使限制块32在受到振动时其不会发生转动,从而使配重块22不会发生移动。

如图3所示,由于挤压板21对过滤带上端的污泥进行挤压时,其与污泥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此时会导致污泥无法从挤压板21下端通过。因此挤压板21下端转动连接有两个滚轮212,滚轮212的轴线与第一转动辊的轴线平行。两个滚轮212同时套接有皮带213,皮带213下端可与过滤带上端抵接。利用皮带213将挤压板21与污泥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了挤压板21与污泥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污泥可从挤压板21下方通过,不会堆积于挤压板21迎向过滤带运动方向的端面。

如图3所示,由于两根滚轮212之间距离较长,此时皮带213在受到污泥施加的力时会向上移动,从而使污泥内的水不会受到向下的压力而通过过滤带。因此挤压板21下端转动连接有若干支撑辊214,支撑辊214均位于皮带213内部且其下端均与皮带213内壁下端抵接。利用支撑辊214对皮带213内壁下端施加向下的压力,皮带213在受到向上的压力时不会向上产生变形,从而使皮带213可对含有水的污泥施加向下的压力,使水在受到压力时可通过过滤带。

如图3所示,由于利用皮带213对污泥施加向下的压力时,会有污泥粘附于皮带213上,从而将皮带213与挤压板21之间的缝隙堵塞,导致皮带213无法产生移动,影响泥水的分离。因此挤压板21下端使用螺栓连接有刮板23,刮板23可与皮带213远离挤压板21铰接点的一端抵接,且刮板23下端高于皮带213外壁下端。利用刮板23将污泥与皮带213分离,使污泥不会在皮带213外壁附着,从而不会将皮带213与挤压板21之间的缝隙堵塞而印象皮带213的运动。

如图2所示,由于在使紧固块34脱离与限制块32的连接之后,仍需要人工转动限制块32,使其与提升杆221下端脱离连接。因此限制块32均连接有驱动其朝向远离提升板31方向转动的扭簧35,扭簧35的轴线与紧固块34的铰接轴线重合,其一端与提升板31远离提升板31的端面抵接。利用扭簧35对限制块32施加远离提升板31的弹力,使限制块32在不受到紧固板的限制时可朝向远离提升板31的方向转动,从而不再需要人工转动紧固块34,从而使紧固块34的使用更加方便。

为了使紧固块34转动的过程更加方便,其因与限制槽321侧壁抵接而无法转动。紧固块34靠近提升板31的端面边缘处均开设有楔形面341,利用楔形面341对紧固块34的转动进行导向,使紧固块34不会因与限制槽321内壁抵接而无法移动。

工作原理:

工作时,过滤带带动污泥从挤压板21下方通过,此时利用挤压板21对污泥内还有的水进行挤压,使水通过过滤带过滤。当污泥的厚度较厚时,用手托住提升杆221,之后转动紧固块34使其不再与限制块32抵接,限制块32在扭簧35施加的弹力的作用下朝向远离提升板31的方向移动,此时可向下移动配重块22,使其置于挤压板21上端,从而增加挤压板21对污泥的压力,使较厚的污泥内的水可被挤压过滤。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