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油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0086发布日期:2019-11-25 22:2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油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油加工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茶油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茶油,油茶籽油俗称,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从茶籽中提取茶油,基本上是采用压榨法,而压榨后的茶油中仍存在着许多残渣或小石头等杂质。现有的茶油过滤装置由于过滤网的滤孔较小,杂质容易直接堵塞滤孔,导致茶油过滤效率低,固液分离不完全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油过滤装置,该茶油过滤装置通过皮带上的过滤网可有效过滤茶油中的残渣,且翻料杆可有效搅动移动过程中的待滤液,不易造成滤孔堵塞,过滤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茶油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机构、多个用于提高茶油过滤效果的翻料机构和机架;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网、皮带、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分别横向转动设置于机架两端;所述皮带绕接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上;所述机架上固定有用于驱动主动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皮带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过滤口;所述过滤网固定于过滤口内;所述皮带两侧均固定有用于防止待滤液流失的侧板;所述过滤网上方靠近从动轴一侧设置有用于通入待滤液的通液管;所述机架上固定有用于收集茶油的收油槽;所述收油槽位于上层过滤网下方;所述翻料机构包括位于过滤网上方且下端与机架固定的支撑杆和多个沿过滤网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翻料杆;所述翻料杆上端通过一锁紧装置锁紧在支撑杆上,翻料杆下端与过滤网上表面临近设置,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过滤网移动使翻料杆搅动待滤液。

进一步的,相邻所述翻料机构上的翻料杆沿过滤网宽度方向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翻料杆下端固定有用于将茶油或残渣往侧边翻动的弧形导料板;相邻所述翻料机构上的导料板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沿过滤网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上调节孔;所述翻料杆从上到下间隔设置有多个下调节孔;所述锁紧装置穿过上调节孔和下调节孔将翻料杆锁紧在支撑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通液管出液端沿过滤网宽度方向固定有用于将待滤液均匀喷向过滤网的喷液管;所述喷液管下端开设有多个喷液口。

进一步的,靠近所述主动轴一侧的过滤网下方外侧设置有用于收集滤渣的收渣槽;所述收渣槽上倾斜向上固定有刮渣板;所述刮渣板上端与主动轴上的过滤网表面临近设置,刮渣板下端通入收渣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收油槽下端固定有用于将茶油从收油槽导出的出油管。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茶油过滤装置,通过皮带上的过滤网可有效过滤茶油中的残渣,且翻料杆可有效搅动移动过程中的待滤液,不易造成滤孔堵塞,过滤效果好,可有效提高过滤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一种茶油过滤装置,相邻翻料机构上的翻料杆交错设置,可更加全面地搅动待滤液,提高茶油过滤效率;翻料杆上固定的导料板可有效将滤渣翻动,不易造成滤孔堵塞,可使茶油快速从滤孔通过,过滤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一种茶油过滤装置,通过改变锁紧装置穿过上调节孔和下调节孔的相对位置,可调节弧形导料板与过滤网的临近位置,可选择不同的翻料高度,灵活性好。

4、本实用新型一种茶油过滤装置,喷液管不仅可使待滤液均匀喷向过滤网,还可提高待滤液与过滤网的初始接触面积,可快速将待滤液平铺在过滤网上,过滤效果好。

5、本实用新型一种茶油过滤装置,在驱动装置带动下,过滤网经过刮渣板时,过滤网表面的残渣可有效被刮渣板刮入收渣槽,可有效清除过滤网表面的滤渣,提高过滤网的过滤效率和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相邻翻料机构未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相邻翻料机构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皮带未安装侧板和过滤网时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皮带安装过滤网时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翻料机构、机架和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液管的前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过滤机构;10、过滤网;11、皮带;110、过滤口;111、侧板;12、主动轴;13、从动轴;14、通液管;15、收油槽;150、出油管;16、喷液管;160、喷液口;17、收渣槽;170、刮渣板;2、翻料机构;20、支撑杆;200、上调节孔;21、翻料杆;210、下调节孔;22、锁紧装置;23、导料板;3、机架;4、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8,一种茶油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机构1、多个用于提高茶油过滤效果的翻料机构2和机架3;所述过滤机构1包括过滤网10、皮带11、主动轴12和从动轴13;所述主动轴12和从动轴13分别横向转动设置于机架3两端;所述皮带11绕接在主动轴12和从动轴13上;所述机架3上固定有用于驱动主动轴12转动的驱动装置4;所述皮带11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过滤口110;所述过滤网10固定于过滤口110内;所述皮带11两侧均固定有用于防止待滤液流失的侧板111;所述过滤网10上方靠近从动轴13一侧设置有用于通入待滤液的通液管14;所述通液管14可与前段的加工设备(图中未画出)固定连接;所述机架3上固定有用于收集茶油的收油槽15;所述收油槽15位于上层过滤网10下方;所述翻料机构2包括位于过滤网10上方且下端与机架3固定的支撑杆20和多个沿过滤网10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翻料杆21;所述翻料杆21上端通过一锁紧装置22锁紧在支撑杆20上,翻料杆21下端与过滤网10上表面临近设置,通过驱动装置4带动过滤网10移动使翻料杆21搅动待滤液。

如图1、图2、图3和图7所示,相邻所述翻料机构2上的翻料杆21沿过滤网10宽度方向交错设置。

如图1、图2、图3和图7所示,所述翻料杆21下端固定有用于将茶油或残渣往侧边翻动的弧形导料板23;相邻所述翻料机构2上的导料板23相对设置。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支撑杆20沿过滤网10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上调节孔200;所述翻料杆21从上到下间隔设置有多个下调节孔210;所述锁紧装置22穿过上调节孔200和下调节孔210将翻料杆21锁紧在支撑杆20上。

如图1、图4和图8所示,所述通液管14出液端沿过滤网10宽度方向固定有用于将待滤液均匀喷向过滤网10的喷液管16;所述喷液管16下端开设有多个喷液口160。

如图1和图4所示,靠近所述主动轴12一侧的过滤网10下方外侧设置有用于收集滤渣的收渣槽17;所述收渣槽17上倾斜向上固定有刮渣板170;所述刮渣板170上端与主动轴12上的过滤网10表面临近设置,刮渣板170下端通入收渣槽17内。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收油槽15下端固定有用于将茶油从收油槽15导出的出油管150。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驱动装置4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轴12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该实用新型一种茶油过滤装置使用时,首先开启驱动装置4,通过驱动装置4驱动主动轴2转动,从而带动过滤网10和皮带11循环传动;接着,将待滤液依次经过通液管14和喷液管16从喷液口160均匀喷向过滤网10表面,快速将待滤液平铺在过滤网10上;然后,待滤液在过滤网10带动下向前移动,茶油可通过滤孔进入下方的收油槽15内,当待滤液经过翻料机构2时,导料板23与向前移动的待滤液形成相对运动,在弧形导料板23的导向作用下,滤渣和茶油可向侧边翻料,不易造成滤孔堵塞,可使茶油快速从滤孔落入收油槽15内;最后,过滤后的残渣经过刮渣板170时将被刮渣板170刮入收渣槽17内,以备后期利用,同时刮渣板170可有效清除过滤网10表面的残渣,提高过滤网10后续的过滤效率和过滤效果;该茶油过滤装置通过皮带11上的过滤网10可有效过滤茶油中的残渣,且翻料杆21和导料板23可有效搅动移动过程中的待滤液,不易造成滤孔堵塞,过滤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