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肥转鼓造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9080发布日期:2020-03-31 17:4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肥转鼓造粒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肥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生物肥转鼓造粒机。



背景技术:

目前化肥和农药的大量应用对于人类而言利弊并存,为兴利除弊,科学家提出了“生态农业”,逐步实现在农田里少使用或不使用化肥和化学杀虫剂,而使用有机生物肥料和采用微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狭义的生物肥料,是通过微生物生命活动,使农作物得到特定的肥料效应的制品,也被称之为接种剂或菌肥,它本身不含营养元素,不能代替化肥;广义的生物肥料是既含有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又含有微生物的制品,是生物、有机、无机的结合体它可以代替化肥,提供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类营养元素,因此生物肥料将在现代生态农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生物肥料的生产过程中,大多是需要将生物肥料制成粒状或者便于储存运输和播撒的形状。

现行的生物肥料造粒机大多是通过简单的挤压或者辊筒的切割来进行作业,这种方式的造粒机在上料时较为容易出现大量的灰尘,而且上料时的上料斗容易出物料的现粘附而掉落不彻底,对于切割机构里面的小于规定粒径的物料得不到有效的回收而在切割机构里面挤压变得越来越多,影响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生物肥转鼓造粒机,可以提高生物肥造粒效率和减少扬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物肥转鼓造粒机,包括机壳,在所述机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机壳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在所述机壳内设置有造粒装置,所述造粒装置连接有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壳外设置有与机壳固定的动力齿带和滚带,在所述动力齿带和滚带下方分别设置有驱动装置和至少一个的滚轮。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机壳与造粒装置做相对运动,增加生物肥与造粒装置的碰撞,可以提高造粒的效率。

进一步的,在所述机壳内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加水装置,和与加水装置相连的储水器。

进一步的,包括三个加水装置,所述加水装置沿着机壳的径向均匀分布。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在造粒机中增设加水装置,在造粒过程中生物肥吸水可以增加造粒的效率,在造粒机后方设置加水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减少造粒机的扬尘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加水装置为水雾化装置。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增加了生物肥吸水表面积,水分吸收更加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造粒装置包括与电机相连的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的角齿。

进一步的,所述角齿呈螺纹形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角齿横纵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靠近进料口的表面的角齿呈螺纹形,转轴靠近出料口的表面的角齿横纵。

进一步的,在所述出料口的上方设置有可开合的后盖,所述后盖与机壳活动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可以进一步防止造粒机扬尘的问题,后盖可开合方便与对造粒机内部的维修。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让造粒机的机壳与造粒装置做相对运动,可以提高造粒效率。

2、设置在机壳能的加水装置不仅可以提高造粒机的造粒效率,而且可以解决现有造粒机扬尘较大,造成浪费和污染的问题。

3、本实施例中通过对角齿形状和排列的调整,不仅可以提高造粒效率,而且造粒出来的生物肥成型更园,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造粒机与滚带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1-进料口,2-电机,3-加水装置,4-造粒结构,5-角齿,6-后盖,7-出料口,8-机壳,9-动力齿带,10-滚带,11-驱动装置,12-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提供了一种生物肥转鼓造粒机,包括机壳8,在机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机壳8连通的进料口1和出料口7,在机壳8内设置有造粒装置4,造粒装置4连接有电机2,在机壳8外设置有与机壳8固定的动力齿带9和设置在动力齿带9两侧的滚带10,在动力齿带9和滚带10下方分别设置有驱动装置11和两个滚轮12。动力齿带9与驱动装置11相配合,通过驱动装置11驱动动力齿带9进行转动实现机壳8的转动,设置在动力齿带9两侧的滚带10位机壳8提供支撑。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生物肥转鼓造粒机,在机壳8内顶部设置有三个加水装置3和与加水装置3相连的储水器,加水装置3沿着机壳8)径向均匀分布,加水装置3为水雾化装置。

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加设加水装置,提高了生物肥的造粒效率,进一步的禁烧了造粒机内扬尘的问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具体是:

造粒装置4包括与电机2相连的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的角齿5,角齿5呈螺纹形排列。

本实施例得到的造粒后的生物肥造粒效果好,但其形状一般,存在部分成圆效果一般。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具体是:

角齿5横纵排列。

本实施例得到的造粒后的生物肥形状较好,但存在部分未成粒的生物肥。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具体是:

转轴靠近进料口1的表面的角齿5呈螺纹形,转轴靠近出料口7的表面的角齿5横纵。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6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具体是:

在出料口7的上方设置有可开合的后盖6,后盖6与机壳8活动连接。

本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减少造粒机造粒过程中的扬尘。

本实施例造粒得到的生物肥颗粒,不仅剩余的散装生物肥较少,而且颗粒形状较圆。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