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粉尘气溶胶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2805发布日期:2020-05-12 19:26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微型粉尘气溶胶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气溶胶发生器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微型粉尘气溶胶发生器。



背景技术:

气溶胶是指在气体介质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液滴或固体颗粒的悬浮物。粉尘气溶胶发生器则是专指用于将固体介质形成相对稳定的固体颗粒悬浮物的专用设备。

粉尘气溶胶发生器应用广泛,例如其可作为空气过滤器容尘量性能检测的尘体气源提供设备,在制药、电子等行业中需要使用到洁净设备,这些洁净设备在运行时均要安装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的容尘量大小,是空气过滤器使用寿命的一个关键性指标。粉尘气溶胶发生器也可用于各种粉尘仪及粉尘传感器(如pm2.5传感器)检测的辅助设备。

微型粉尘气溶胶发生器一般适用于小型化实验模拟等,瞬时所需产生的气溶胶较少,故一般人工直接通过向喷射器持续、少量供料,然而这种供料方式使得喷射器的入料量不定、易发生断料、料口堵塞等问题,为此,需采用专门的定量供料设备以实现定量、持续地供料。然而增设定量供料设备不可避免的加大微型粉尘气溶胶发生器的体积,失去其“微型”的轻量及便携等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型粉尘气溶胶发生器,其用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型粉尘气溶胶发生器,其包括壳体,以及容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依次管路连通的调压阀、压力表和喷射组件,其中:

所述喷射组件包括喷射单元和用于向所述喷射单元提供粉料的储粉单元,所述喷射单元包括用于接收压缩空气的第一管路,以及与所述第一管路通过一喉管连通以形成文丘里管效应结构的第二管路,所述喷射单元还包括与所述喉管及第二管路的连接处相连通的第三管路;所述储粉单元高于所述第三管路,其包括伸出所述壳体并用于存储粉料的容槽,所述储粉单元底部具有一与所述容槽连通的落料孔;所述喷射组件还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三管路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粉单元可拆卸地连接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用于将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落料孔连通,从而当所述第一管路接入压缩空气时,所述文丘里管效应结构能吸取所述储粉单元经所述连接管漏入的粉料并将粉料与所述压缩气体混合形成气溶胶后经第二管路喷出;所述第三管路的内径在所述储粉单元的落料孔的内径的2倍以上;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调压阀的阀杆相连并用于操作所述调压阀出口压力的旋钮,以及用于显示所述压力表的压力检测数值的表盘。

进一步的,所述微型粉尘气溶胶发生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压缩空气开关,所述压缩空气开关用于在操动后启动或停止向所述第一管路提供压缩空气的空压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微型粉尘气溶胶发生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用于与所述调压阀相连通的压缩空气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第三管路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内径与所述第三管路的内径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路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三管路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路的内径在所述第三管路的内径的1.5倍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存储粉料的容槽呈漏斗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路用于与与传输压缩空气的管路进行连接的部分的外壁上具有波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路包括便于与下游的软管进行快速连接的快接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微型粉尘气溶胶发生器具有结构简单的储粉单元供料,储粉单元可存储适量的粉料,在喷射组件工作时,通过其底部的落料孔将粉料漏入喷射单元,使得储粉单元以沙漏的方式定量、持续的向所述喷射单元提供粉料,避免人工填料引起的入料量不定、易发生断料、料口堵塞等问题,又可以替代定量供料设备,简化该微型粉尘气溶胶发生器的体积。

2、由于储粉单元、连接管与喷射组件可拆卸的连接,便于对收纳装配该喷射组件的微型粉尘气溶胶发生器,同时,可以在使用该喷射组件时按需装配不同容纳能力的储粉单元,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场合。

3、由于所述第三管路的内径在所述储粉单元的落料孔的内径的2倍以上,当粉料经所述落料孔经所述连接管漏入所述第三管路时,内径更大的第三管路可以在文丘里管路对粉料进行与空气混合喷射前对这些粉料进行预分散,使粉料预先混入空气,防止粉料以块状落入文丘里管路处,强化该喷射组件的粉尘气溶胶发生效果。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型粉尘气溶胶发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射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射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

100、壳体;200、喷射组件;300、旋钮;400、表盘;500、压缩空气开关;

10、喷射单元;20、储粉单元;

1、第一管路;2、第二管路;3、第三管路;4、喉管;5、容槽;6、落料孔;7、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微型粉尘气溶胶发生器,包括壳体,以及容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依次管路连通的调压阀、压力表和喷射组件200,所述喷射组件200包括喷射单元10和用于向所述喷射单元10提供粉料的储粉单元20;所述喷射单元10包括用于接收压缩空气的第一管路1,以及与所述第一管路1通过一喉管4连通以形成文丘里管效应结构的第二管路2,所述喷射单元10还包括与所述喉管4及第二管路2的连接处相连通的第三管路3;所述储粉单元20高于所述第三管路3,其包括伸出所述壳体100并用于存储粉料的容槽5,所述储粉单元20底部具有一与所述容槽5连通的落料孔6;所述喷射组件还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三管路3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粉单元20可拆卸地连接连通的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用于将所述第三管路3与所述落料孔6连通,从而当所述第一管路1接入压缩空气时,所述文丘里管效应结构能吸取所述储粉单元20经所述连接管7漏入的粉料并将粉料与所述压缩气体混合形成气溶胶后经第二管路2喷出;其中,所述第三管路3的内径在所述储粉单元20的落料孔6的内径的2倍以上;所述壳体100上设置有与所述调压阀的阀杆相连并用于操作所述调压阀出口压力的旋钮300,以及用于显示所述压力表的压力检测数值的表盘400。

借由上述结构,该微型粉尘气溶胶发生器可以通过结构简单的储粉单元20供料,储粉单元20可存储适量的粉料,在喷射组件工作时,通过其底部的落料孔6将粉料漏入喷射单元10,使得储粉单元20以沙漏的方式定量、持续的向所述喷射单元10提供粉料,避免人工填料引起的入料量不定、易发生断料、料口堵塞等问题,又可以替代定量供料设备,简化该微型粉尘气溶胶发生器的体积。

再者,由于储粉单元20、连接管7与喷射组件可拆卸的连接,便于对收纳装配该喷射组件的微型粉尘气溶胶发生器,同时,可以在使用该喷射组件时按需装配不同容纳能力的储粉单元20,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场合。优选地,所述存储粉料的容槽5可以呈漏斗状。

此外,由于所述第三管路3的内径在所述储粉单元20的落料孔6的内径的2倍以上,当粉料经所述落料孔6经所述连接管7漏入所述第三管路3时,内径更大的第三管路3可以在文丘里管路对粉料进行与空气混合喷射前对这些粉料进行预分散,使粉料预先混入空气,防止粉料以块状落入文丘里管路处,强化该喷射组件的粉尘气溶胶发生效果。优选地,所述连接管7的内径与所述第三管路3的内径相等,使得待处理的粉尘具有很好的预分散效果。

具体的,所述第一管路1、第二管路2以及第三管路3为一体式结构,以使所述喷射组件被形成为一个三通结构,即所述第一管路1、第二管路2以及第三管路3均可以看作为是该三通结构的一部分。所述喉管4是指所述第一管路1、第二管路2之间管径小于所述第一管路1、第二管路2的一段管路,具体可参考常见的文丘里管路。所述喉管4与所述第一管路1、第二管路2之间的连接处可以设置平滑的变径段。此外,所述微型粉尘气溶胶发生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00上的压缩空气开关500,所述压缩空气开关500用于在操动后启动或停止向所述第一管路1提供压缩空气的空压设备,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00上并用于与所述调压阀相连通的压缩空气接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管路2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三管路3的内径,以使该喷射组件具有更好的粉尘气溶胶发生效果。具体的,所述第二管路2的内径可以在所述第三管路3的内径的1.5倍以上。

所述第一管路1用于与与传输压缩空气的管路进行连接的部分的外壁上具有波纹。该波纹可以是所述第一管路1用于与与传输压缩空气的管路进行连接的部分的外壁上开设的沟槽或突出的纹路等。

为了便于所述第二管路2包括与下游的软管进行快速连接,所述第二管路2的末端可以设置快接接头,所述快速接头伸出所述壳体100。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