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4126发布日期:2020-05-08 14:19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外现有无组织废气主要处理技术有:热氧化法、物理化学法、低温等离子法、植物提取液法、生物过滤法等,生物过滤法:是将人工筛选的特种微生物菌群固定于生物载体上,当无组织废气经过生物表面时被特定微生物捕获并消化掉,从而使污染物得到去除,此法运行费用低,易于自动化控制,不产生二次污染。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现有的微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设备成本投入大、维护费用相对较高。

2、目前现有的微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进气管不可拆卸,同时也不能伸缩,不方便替换。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具有成本低和进气管损坏后方便替换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净化筒,所述净化筒的内部设置有两个铁丝网,两个所述的下端面均安装有两个固定卡槽,所述固定卡槽与净化筒固定连接,所述脱水器位于铁丝网的下端,两个所述铁丝网之间设置有生物滤料,所述净化筒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出气口,所述净化筒的右侧下端开设有第二出水孔,所述第二出水孔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孔盖,所述所述净化筒的左侧可拆卸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左侧连通有生物滤池,所述生物滤池的左侧设置有进气管。

为了方便进入设备的臭废气进行润湿,并且方便生物滤池的水的更换,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优选的,所述生物滤池的内部底端活动连接有水槽,所述生物滤池的上端面安装有上翻门板,所述上翻门板的上端面安装有第一拉手,所述生物滤池的右侧下端开设有第一出水孔,所述第一出水孔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一孔盖。

为了方便损坏后的进气管的替换和拉伸,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包括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三进气管。

为了方便进入的臭废气携带的杂质进行过滤,并且方便随时清理过滤板,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内壁两侧可拆卸连接有两个过滤板,两个所述过滤板的前端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前端面滑动连接有滑动门板,所述滑动门板的前端面开设有凹槽。

为了方便将产生的臭废气吸入设备,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第一风机,所述输送管的内部底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风机,所述出气管的内部底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三风机。

为了方便将生物滤池的水进行水汽蒸发和对温度的观察,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优选的,所述上翻门板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有温度计,所述生物滤池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加热风扇。

为了方便替换生物滤料,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优选的,所述净化筒的前端活动连接有两块门板,两块所述门板的前端面均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拉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微生物除臭剂用防漏添加装置,净化筒的内部的左右侧可拆卸连接有脱水器,净化筒的内部设置有两个铁丝网,两个的下端面均安装有两个固定卡槽,固定卡槽与净化筒固定连接,脱水器位于铁丝网的下端,两个铁丝网之间设置有生物滤料,净化筒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出气口,净化筒的右侧下端开设有第二出水孔,第二出水孔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孔盖,净化筒的左侧可拆卸连接有输送管,输送管的左侧连通有生物滤池,生物滤池的左侧设置有进气管,通过进水管、生物滤池和输送管,进而臭废气进入到净化筒,通过脱水器,进而将进入的臭废气将水汽分离,通过铁丝网上端的生物滤料,进而将臭废气进行净化,从而达到了除臭的效果,通过出气管,进而净化后的气体从出气口出去。

2、该种微生物除臭剂用防漏添加装置,生物滤池的内部底端活动连接有水槽,生物滤池的上端面安装有上翻门板,上翻门板的上端面安装有第一拉手,生物滤池的右侧下端开设有第一出水孔,第一出水孔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一孔盖,通过生物滤池内部的水槽,进而方便存储水,通过生物滤池上端的门板和生物滤池右侧下端的第一出水孔,进而方便对生物滤池内部的水进行更换。

3、该种微生物除臭剂用防漏添加装置,进气管包括进气口,进气口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管,通过第一进气管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第二进气管,第一进气管与第二进气管螺纹连接,第二进气管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第三进气管,第二进气管与第三进气管螺纹连接,进而方便损坏后的进气管的更换,从而达到了节省成本的效果。

4、该种微生物除臭剂用防漏添加装置,通过第一进气管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第一风机,输送管的内部底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风机,出气管的内部底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三风机,进而使产生的臭废气吸入到设备内部,从而达到了臭废气进行快速净化的效果。

5、该种微生物除臭剂用防漏添加装置,通过上翻门板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有温度计,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及时观察水的温度,从而达到了对生物滤池内部温度控制的效果,通过生物滤池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加热风扇,从而达到了加速水蒸气的蒸发。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生物滤池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铁丝网结构图。

图中,1、生物滤池;101、上翻门板;1011、第一拉手;102、第一出水孔;1021、第一孔盖;103、水槽;104、加热风扇;105、温度计;2、输送管;3、净化筒;301、门板;3011、第二拉手;302、第二出水孔;3021、第二孔盖;303、脱水器;304、铁丝网;3041、固定卡槽;305、生物滤料;4、出气管;401、出气口;5、进气管;501、进气口;502、第一进气管;503、第二进气管;5031、滑动门板;5032、凹槽;504、第三进气管;505、过滤板;5051、第二凹槽;6、第一风机;7、第二风机;8、第三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净化筒3,净化筒3的内部设置有两个铁丝网304,两个304的下端面均安装有两个固定卡槽3041,固定卡槽3041与净化筒3固定连接,脱水器303位于铁丝网304的下端,两个铁丝网304之间设置有生物滤料305,净化筒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出气管4,出气管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出气口401,净化筒3的右侧下端开设有第二出水孔302,第二出水孔302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孔盖3021,净化筒3的左侧可拆卸连接有输送管2,输送管2的左侧连通有生物滤池1,生物滤池1的左侧设置有进气管5。

本实施例中:通过净化筒3的左侧可拆卸连接有输送管2,输送管2的左侧可拆卸连接有生物滤池1,生物滤池1的左侧可拆卸连接有进气管5,进而臭废气进入到净化筒3,通过脱水器303,进而将进入的臭废气将水汽分离,通过铁丝网304上端的生物滤料305,进而将臭废气进行净化,从而达到了除臭的效果,通过出气管4,进而净化后的气体从出气口401出去,通过净化筒3的内部的左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槽3041,进而方便放置铁丝网304。

具体的,生物滤池1的内部底端活动连接有水槽103,生物滤池1的上端面安装有上翻门板101,上翻门板101的上端面安装有第一拉手1011,生物滤池1的右侧下端开设有第一出水孔102,第一出水孔102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一孔盖1021。

本实施例中:通过生物滤池1内部的水槽103,进而方便存储水,通过门板101上端安装的拉手1011,进而方便打开门板101,通过生物滤池1上端的门板101和生物滤池1右侧下端的第一出水孔102,进而方便对生物滤池1内部的水进行更换。

具体的,进气管5包括进气口501,进气口5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管502,第一进气管502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进气管503,第二进气管503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第三进气管504,第二进气管503与第三进气管504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进气口501,进而将产生的臭废气吸入设备,通过第一进气管502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第二进气管503,第一进气管502与第二进气管503螺纹连接,第二进气管503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第三进气管504,第二进气管503与第三进气管504螺纹连接,进而方便损坏后的进水管5方便替换。

具体的,第二进气管503的内壁两侧可拆卸连接有两个过滤板505,两个过滤板505的前端面开设有第二凹槽5051,第二进气管503的前端面滑动连接有滑动门板5031,滑动门板5031的前端面开设有凹槽5032。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进气管503的内壁两侧可拆卸连接有两个过滤板505,进而使进入的臭废气所携带的杂质进行过滤,通过两个过滤板505的前端面开设有第二凹槽5051,进而方便将过滤板505取出,通过第二进气管503的前端面滑动连接有滑动门板5031,进而对过滤板505进行清理,通过滑动门板5031的前端面开设有凹槽5032,进而方便打开滑动门板5031。

具体的,第一进气管502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第一风机6,输送管2的内部底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风机7,出气管4的内部底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三风机8。

本实施例中:第一风机6、第二风机7和第三风机8的型号为:(sf),通过第一进气管502的内部左侧可拆卸连接有第一风机6,进而将产生的臭废气从进气口501吸入到设备内部到达生物滤池1,通过输送管2的内部底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风机7,进而将生物滤池1中的臭废气吸入到净化筒内,通过出气管4的内部底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三风机8,进而将净化后的气体吸出设备外部,从而达到了气体快速流动的效果。

具体的,上翻门板101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有温度计105,生物滤池1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加热风扇104。

本实施例中:温度计105的型号为:(htc-6),通过上翻门板101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有温度计105,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及时观察水的温度,从而达到了对生物滤池1内部温度控制的效果,通过生物滤池1的上端面均可拆卸连接有加热风扇104,从而达到了加速水蒸气蒸发的效果。

具体的,净化筒3的前端活动连接有两块门板301,两块门板301的前端面均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拉手3011。

本实施例中:通过两块门板301的前端面均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拉手3011,进而方便打开门板301,从而达到了对设备内部的生物滤料305进行更换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工作人员通过拉手1011将门板101打开,将水添加到生物滤池1内部底端的水槽103,紧接着通过第二拉手3011打开门板301,进而将生物滤料305添加到两个铁丝网304的之间,进行更换的效果,紧接着将进气口501对准产生的臭废气的方向,第一风机6的转动促进臭废气通过进气管5进入到生物滤池1,通过生物滤池1的上端面均可拆卸连接有加热风扇104,从而达到了加速水蒸气蒸发的效果,同时可以通过第一拉手1011打开上翻门板101,检查对上翻门板101下端面安装的温度计105,从而达到了对生物滤池1内部温度的控制,进入生物滤池1的臭废气润湿之后,通过第二风机7的转动,将润湿后的臭废气通过输送管2进入到净化筒3的内部,臭废气通过脱水器303,进而将进入的臭废气将水汽分离,通过铁丝网304上端的生物滤料305,进而将臭废气进行净化,从而达到了除臭的效果,通过出气管4,进而净化后的气体从出气口401出去,结束后,将生物滤池1右侧下端的第一孔盖1021旋转拧开,将水槽103内部的水通过第一出水孔102进行更换,紧接着将净化筒3右侧下端的第二孔盖3021旋转拧开,将净化筒3底端的水通过第二出水孔302流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