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粉尘捕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4274发布日期:2020-04-03 14:33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移动式粉尘捕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尘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粉尘捕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种加工和现场施工行业,粉尘的产生极为常见,其不仅对现场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而且也对工作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并对空气造成污染。

现有的除尘设备或装置,普遍存在大型化、结构复杂等特点;而在加工或施工现场,扬尘点灵活多变,粉尘源往往是集中于一个点或几个点;因此,现有除尘装置在该种使用场景中适用性较低。

此外,现有除尘捕尘装置中的除尘结构多采用滤芯吸附的方式,通过对粉尘气流的过滤吸附以净化空气;这样对滤芯的损害量较高,对污染滤芯的处理又造成了二次污染,因而进一步降低了除尘装置在加工和施工现场的应用普及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移动式粉尘捕集装置,以适于加工或施工场景中分散粉尘源的除尘使用要求,并可节省除尘过程中对滤材的损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移动式粉尘捕集装置,用于粉尘的捕集,包括:

可移动的柜体,于所述柜体的一侧开设有入风口;

引风单元,所述引风单元包括由所述柜体的柜体侧板围构而成、并于所述柜体的柜体顶板开设有出风口的通道,以及设置于所述通道上的风机;

供水单元,所述供水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柜体底部的蓄水槽、以及设置于所述蓄水槽中的水泵;

施水单元,接受所述水泵的供水并释出水幕,所述水幕呈喷洒状并可构成对流经所述通道的气流的覆盖;

附着单元,设置于所述施水单元的下方而承接所述水幕中水的下落,且所述附着单元上布满曲折孔道,所述曲折孔道构成所述附着单元于所述气流方向上的导通。

挡水抑尘单元,设置于所述施水单元和所述柜体顶板之间,具有由湿帘纸分隔形成的迷宫式通道,而可构成对流经气流中水汽和残余粉尘的阻挡。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处。

进一步的,于所述蓄水槽中装设有可对所述水泵的进水形成阻隔的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槽的出渣侧板位于所述入风口下方,且所述出渣侧板的上部向着所述蓄水槽的外侧倾斜;所述出渣侧板与所述蓄水槽的底板之间构造有过渡弧面。

进一步的,于所述蓄水槽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口,且于所述排水口上安装有排水阀。

进一步的,所述施水单元包括多个迎着所述气流的方向均匀排布的喷头、以及可连通所述水泵与各所述喷头的施水管路。

进一步的,于所述入风口上方设置有降尘板,所述降尘板具有水平设置的上沿和下沿;所述降尘板于所述下沿的一端向着所述柜体的内侧方向倾斜,而使所述下沿位于所述蓄水槽的上方;接合于所述上沿、向着所述柜体的内侧构造有下凹的溢水槽,且所述溢水槽配置有可连通所述水泵的溢流管路。

进一步的,所述挡水抑尘单元采用冷风机水帘纸芯。

进一步的,所述附着单元由多个薄壁并排组配而成,所述薄壁为一体注塑的塑料薄板;各所述薄壁上构造有间隔排布的弯折凹槽,且两相邻的薄壁上的所述凹槽位置错开,而形成所述曲折孔道;于所述曲折孔道的内壁上构造有凹凸不平的结构。

进一步的,和所述降尘板相对的所述柜体的柜体侧板上开设有供所述附着单元和所述挡水抑尘单元填装的填装口,且于所述填装口上密封覆盖地安装有盖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式粉尘捕集装置,集成配备有引风和供水单元,并配置施水单元、附着单元和挡水抑尘单元等单元,具备良好的除尘效果,结构紧凑合理且耐用性好,利于装置的小型化实现和移动使用,可节省除尘过程中对滤材的损耗。

(2)柜体的柜体顶板开设有出风口,将风机安装于出风口处,从而可形成流经柜体内部通道的气流,利于风机的安装和维护。

(3)为蓄水槽中的水泵加设滤网,可使落入蓄水槽中的富含粉尘的水被过滤后循环使用,将清除掉的粉尘滞留于蓄水槽中,从而提升装置的整体除尘性能。

(4)出渣侧板采用外倾角度并设置过渡弧面,便于对蓄水槽中滞留的粉尘渣的清理收集。

(5)为蓄水槽设置排水阀,用于排空蓄水槽中的水,便于装置的清理维护和收场移机。

(6)采用多个均布的喷头实现喷淋形成水幕,可在实现对附着单元的浸湿冲刷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对通过附着单元之后的气流中粉尘清除效果。

(7)通过设置降尘板及溢水槽,不仅可起到对外部气流的导流作用,而且可实时清理降尘板外表面的积尘;同时,在降尘板的下沿和蓄水槽的液面之间会形成水帘,可对流经入风口的气流中的粉尘进行初步的滤出,并冲入到蓄水槽中。

(8)采用现有的适用滤材,便于配备且成本较低。

(9)采用冷却塔填料作为附着单元适用,不仅适用性良好,配备成本较低,且具备较高的耐用性。

(10)在装置的背部侧壁上开设填装口,便于附着单元和挡水抑尘单元的拆装,利于装置的维护。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移动式粉尘捕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所示部位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粉尘捕集结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附着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所示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单个薄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气流通过单个曲折孔道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喷头;

2-附着单元,20-薄壁,200-曲折孔道,201-长条凸起,202-圆形凸起,21-附着单元托板,22-压板,260-通孔;

3-柜体,301-入风口,302-蓄水槽,3021-排水阀,3022-滤网,3023-出渣侧板,303-柜体侧板,304-柜体顶板,305-滚轮,306-盖板,307-密封垫;

4-水泵,40-主水管,41-施水管路,411-喷头支管,42-溢流管路,420-下弯部,421-出水口;

5-降尘板,501-溢水槽,502-上沿,503-下沿,504-水帘;

6-挡水抑尘单元,601-挡水托板;

7-风机,701-出风口;

8-气流。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涉及到的左、右、上、下等方位名词,是为了描述方便而基于图示状态下的用语,不应理解为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限定。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移动式粉尘捕集装置,适于加工或施工场景中分散粉尘源的除尘使用,可节省除尘过程中对滤材的损耗。该移动式粉尘捕集装置,用于粉尘的捕集,包括可移动的柜体以及引风、供水、施水、附着和挡水抑尘单元。于柜体的一侧开设有入风口;引风单元包括由柜体的柜体侧板围构而成、并于柜体的柜体顶板开设有出风口的通道,以及设置于通道上的风机;供水单元包括设置于柜体底部的蓄水槽、以及设置于蓄水槽中的水泵;施水单元接受水泵的供水并释出水幕,水幕呈喷洒状并可构成对流经通道的气流的覆盖;附着单元设置于施水单元的下方而承接水幕中水的下落,且附着单元上布满曲折孔道,曲折孔道构成附着单元于气流方向上的导通;挡水抑尘单元设置于施水单元和柜体顶板之间,具有由湿帘纸分隔形成的迷宫式通道,而可构成对流经气流中水汽和残余粉尘的阻挡。

基于上述的总体结构原则,本实施例用于粉尘捕集的移动式粉尘捕集装置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主要包括柜体3、引风单元、供水单元、施水单元、附着单元2和挡水抑尘单元6。

为了便于装置的移动使用,该装置采用可移动设计。例如,可在柜体3的底部装设三或四个滚轮305。而为了适于粉尘源的气流8引入,如图1中所示,入风口301开设于柜体3的一侧。

如图2所示,引风单元包括由柜体3的柜体侧板303围构而成、并于柜体3的柜体顶板304开设有出风口701的通道,以及设置于通道上的风机7。而为了利于风机7的安装和维护,优选地,将风机7安装于出风口701处,从而可形成流经柜体3内部通道的气流8。风机7的配置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述,风机7设置为均布的三个,相应的,用于安装风机7的出风口701也开设有三个。风机7可根据装置的功率要求大小配备,以可实现气流8的流速在3m/s左右为宜。风机7的类型可有多种选择,优选地,采用轴流风机。

在本实施例中,供水单元包括设置于柜体3底部的蓄水槽302、以及设置于蓄水槽302中的水泵4。水泵可选择常规水泵,但考虑到循环的水中含有混浊其中的粉尘的情况,优选地,采用污水泵或渣浆泵。为了降低循环水中粉尘混浊的情况,可在蓄水槽302中装设对水泵4的进水形成阻隔的滤网3022;蓄水槽302中的水泵4加设滤网3022,可使落入蓄水槽302中的富含粉尘的水被过滤后循环使用,将清除掉的粉尘滞留于蓄水槽302中,从而提升装置的整体除尘性能。

蓄水槽302的出渣侧板3023位于入风口301下方设置,并且出渣侧板3023的上部向着蓄水槽302的外侧倾斜;出渣侧板3023与蓄水槽302的底板之间构造有过渡弧面。出渣侧板3023采用外倾角度并设置过渡弧面,便于对蓄水槽302中滞留的粉尘渣的清理收集。

此外,如图2所示的,可在蓄水槽302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口,且于排水口上安装有排水阀3021。为蓄水槽302设置排水阀3021,用于排空蓄水槽302中的水,便于装置的清理维护和收场移机。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施水单元和附着单元2组成粉尘捕集结构。其中,施水单元用于接受外部水源的供给,并释出水幕。施水单元可以是具有布满漏孔的底板的水槽,对水槽供水,而使水从其底板呈淋雨洒落状态漏下,形成水幕;也可采用压力供水连接喷头101的形式,实现喷淋形成水幕。优选地,施水单元包括多个迎着气流8的方向均匀排布的喷头101、以及连接外部水源与各喷头101的施水管路41。采用多个均布的喷头101实现喷淋形成水幕,可在实现对附着单元2的浸湿冲刷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对通过附着单元2之后的气流8中粉尘清除效果。

如图3中所示,由施水单元形成的水幕呈喷洒状并可覆盖整个气流8的截面,从而形成对气流8中粉尘的湿润和去除。而附着单元2设置于施水单元的下方,可承接水幕中水的下落。

如图4中所示,附着单元2上布满曲折孔道200,曲折孔道200构成附着单元2于气流8方向上的导通。当含有粉尘的气流8经过曲折孔道200时,曲折孔道200的内部因水浸湿,使得粉尘被大量附着在曲折孔道200内壁上。同时,由于施水单元中水的喷淋和下落,使得上升的气流8被湿润,其中的粉尘被浸湿而汇聚并变重,更加利于其在曲折孔道200中的附着。

如图4并结合图5所示,为增加粉尘附着的面积,从而提升附着单元2的除尘效果,附着单元2中曲折孔道200的构造采用由薄壁20分隔而成的方式,并在曲折孔道200的内壁上构造有凹凸不平的结构。

此外,凹凸不平的结构为位于薄壁20一侧的长条凸起201、以及对应长条凸起201而位于薄壁20另一侧的凹陷;且长条凸起20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气流8的方向设置。采用长条凸起201并于其背侧随形设置凹陷的结构,便于加工构造;而长条凸起201的长度方向垂直气流8的方向设置,使长条凸起201具有较大的迎风面积,从而利于粉尘的附着。

为便于附着单元2的制备,且利于附着单元2的效果实现及制造成本的降低,在本实施例中,附着单元2采用多层薄壁20叠合制备的方式。图6示出了单个的薄壁20,其为一体注塑的塑料薄板,而附着单元2由多个薄壁20并排组配而成;各薄壁20上构造有间隔排布的弯折凹槽,且两相邻的薄壁20上的凹槽位置错开,而形成曲折孔道200。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曲折孔道200的侧壁,在薄壁20上可构造各种形状的凸凹结构,以达到增大曲折孔道200内壁附着面积的目的。如图5中所示的,在薄壁20上还可构造圆形凸起202,圆形凸起202除了起到增加附着面积的功能外,在相邻薄壁20之间的贴合时,圆形凸起202还可用于两相邻薄壁20之间的相互定位和粘接。

如图7所示,曲折孔道200内壁上的凸凹结构除了增加附着面积的效果外,当气流8流经曲折孔道200时,由于曲折孔道200的曲折设置,气流8会在流经过程中反复触碰内壁,而类似长条凸起201的凸凹结构还具有作为迎风面的侧面,可进一步利于粉尘在曲折孔道200内的附着积留。

如图3所示,可在附着单元2的上下分设压板22和附着单元托板21,且于压板22和附着单元托板21上开设通孔260;压板22和附着单元托板21构成对附着单元2位置的夹持固定。通过附着单元托板21和压板22的设置,可形成对附着单元2的良好固定。

而为利于喷淋效果的充分实现,将喷头101至附着单元2的距离尺寸设置为大于附着单元2在气流8方向上的厚度尺寸。这样可为水幕提供足够的喷淋空间,可对经过附着单元2后的气流8中残留的粉尘,做进一步的去除。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移动式粉尘捕集装置中,还设置有挡水抑尘单元6。挡水抑尘单元6设置于施水单元和柜体顶板304之间,具有由湿帘纸分隔形成的迷宫式通道,而可构成对流经气流8中水汽和残余粉尘的阻挡。

为便于挡水抑尘单元6的安装固定,在挡水抑尘单元6的下部、施水单元的上方加设挡水托板601,以实现对挡水抑尘单元6的承托。与压板22和附着单元托板21与一样,在挡水托板601上开设通孔260,用于气流8的导通。

此外,如图2中所示的,在入风口301上方设置有降尘板5,降尘板5具有水平设置的上沿502和下沿503;降尘板5于下沿503的一端向着柜体3的内侧方向倾斜,而使下沿503位于蓄水槽302的上方;接合于上沿502、向着柜体3的内侧构造有下凹的溢水槽501,且溢水槽501配置有可连通水泵4的溢流管路42。通过设置降尘板5及溢水槽501,不仅可起到对外部气流的导流作用,而且可实时清理降尘板5外表面的积尘;同时,在降尘板5的下沿503和蓄水槽302的液面之间会形成水帘504,可对流经入风口301的气流8中的粉尘进行初步的滤出,并冲入到蓄水槽302中。

基于上述中对水泵4需对喷头101和溢水槽501同时供水的要求,可在水泵4的出水口装配主水管40,由主水管40分支并分别连通施水管路41和溢流管路42。而施水管路41和各喷头101之间可通过喷头支管411分别连通;溢流管路42的末端可设置一到两个下弯部420,在下弯部420上设置一到两个出水口421,以形成对溢水槽501内的供水。

需要说明的是,挡水抑尘单元6和附着单元2可根据上述的设计原则制备适用的滤材,也可根据上述的设计原则要求选用现有滤材。例如,挡水抑尘单元6可采用冷风机水帘纸芯,附着单元2可采用冷却塔填料。采用现有的适用滤材,便于配备且成本较低;而使用冷却塔填料作为附着单元2,不仅适用性良好,配备成本较低,且具备较高的耐用性。

为便于附着单元2和挡水抑尘单元6的拆装,利于装置的维护,可将降尘板5及其临近的侧板设计为可拆卸的结构,也可图2中所示,在和降尘板5相对的柜体3的柜体侧板303上开设有供附着单元2和挡水抑尘单元6填装的填装口,且于填装口上密封覆盖地安装有盖板306。为保证覆盖的密封性,可在盖板306和填装口边缘之间加设密封垫307。

采用上述实施方案的移动式粉尘捕集装置,集成配备有引风和供水单元,并配置施水单元、附着单元2和挡水抑尘单元6等单元,具备良好的除尘效果,结构紧凑合理且耐用性好,利于装置的小型化实现和移动使用,可节省除尘过程中对滤材的损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