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立式阻火器的滤芯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7490发布日期:2020-05-15 16:3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立式阻火器的滤芯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阻火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立式阻火器的滤芯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阻火器是用来阻止易燃气体和易燃液体蒸汽的火焰蔓延的安全装置,一般安装在输送可燃气体的管道中,或安装在通风的槽罐上,是阻止火焰(爆燃或爆轰)传播通过的装置。

阻火器主要由壳体和滤芯两部分组成,壳体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爆炸产生的冲击力,滤芯是阻止火焰传播的主要构件,常用的有金属网滤芯和波纹型滤芯两种。金属网型滤芯用直径0.23mm-0.315mm的不锈钢或铜网多层重叠组成,波纹型滤芯用不锈钢、铜镍合金、铝或铝合金支撑,阻火器的滤芯质量较大。火焰进入阻火器后,被网状的滤芯分隔成许多细小的火焰流,最终被熄灭。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有机废气在输送处理过程中,有机废气中含有的固体物质或粘附物质遇到阻火器滤芯时,会吸附或凝结在滤芯上,导致滤芯的实际气流通过截面积越来越小,滤芯压损越来越大,故阻火器滤芯根据实时监测的压差,需不定期进行清洗,以保证滤芯的阻火功能。目前对阻火器滤芯的清洗,依靠传统人力将滤芯取出、清洗、再装回,难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立式阻火器的滤芯清洗装置,可方便快速的对阻火器滤芯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立式阻火器的滤芯清洗装置,包括:阻火器、支撑台、支架、清洗台、清洗机构、移动机构和控制器;

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

所述阻火器包括:进口段、滤芯和出口段;

所述进口段和所述出口段竖直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滤芯位于所述进口段和所述出口段之间,且所述滤芯水平设置;

所述清洗台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位于所述阻火器的一侧;

所述清洗机构用于清洗所述滤芯,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储液箱、喷淋头、水泵和清洗管路;

所述储液箱用于盛放清洗液;

所述喷淋头设置在所述清洗台的上方,所述喷淋头通过所述清洗管路与所述储液箱连接,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清洗管路上;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

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清洗台上,用于将所述滤芯拉动至所述清洗台上;

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相对所述第一移动机构位于所述阻火器的另一侧,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用于将所述滤芯拉回至所述阻火器内;

所述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和所述水泵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和所述水泵的启闭。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清洗台的台面上设有多根辊轴;

所述多根辊轴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各所述辊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座设置在所述清洗台上。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清洗台上设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感应器用于在感应到所述滤芯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到位信号。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清洗箱;

所述清洗箱盖合在所述清洗台的外侧,用于封闭所述清洗台;

所述清洗箱的左侧设有第一开口,且所述清洗箱设有用于封闭所述第一开口的左侧板;

所述清洗箱的右侧设有第二开口,且所述清洗箱设有用于封闭所述第二开口的右侧板;

所述喷淋头设置在所述清洗箱的顶盖上。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清洗箱上设有第一升降电机和第二升降电机;

所述左侧板通过第一转轴铰接在所述清洗箱的顶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升降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电机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带动所述左侧板收起和放下;

所述右侧板通过第二转轴铰接在所述清洗箱的顶部,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升降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电机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二转轴的转动带动所述右侧板收起和放下;

所述第一升降电机和所述第二升降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氮气罐和氮气管道;

所述氮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氮气罐连接,所述氮气管道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清洗箱内,所述氮气罐用于向所述清洗箱内输送氮气;

所述氮气管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废水箱;

所述支撑台上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位于所述清洗台的下方;

所述废水箱设置在所述清洗箱的下方,所述废水箱通过出水管道与所述出水孔连接,所述废水箱用于盛接废液。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储液箱内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废水箱内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

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拖缆;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清洗台上,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拖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拖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拖钩,所述第一拖钩用于与所述滤芯挂接;

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拖缆;

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拖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拖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拖钩,所述第二拖钩用于与所述滤芯挂接。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清洗管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基于上述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立式阻火器的滤芯清洗装置,通过设置支架、支撑台、清洗台、清洗机构、移动机构和控制器,支架设置在支撑台上,阻火器竖直设置在支架上,滤芯水平设置在阻火器内,清洗台设置在阻火器的一侧。清洗机构包括:储液箱、喷淋头、水泵和清洗管路,喷淋头设置在清洗台的上方,通过清洗管路与储液箱连接,水泵设置在清洗管路上。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分别设置在阻火器的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立式阻火器的滤芯清洗装置,滤芯拆卸后,控制器控制第一移动机构将滤芯拉动至清洗台上,清洗机构的喷淋头对滤芯进行冲洗,清洗完成后,第二移动机构将滤芯拉回至阻火器内,拧紧阻火器连接螺栓完成滤芯的安装,减少了人力劳动量,提高了清洗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立式阻火器的滤芯清洗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立式阻火器的滤芯清洗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图1中的a-a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立式阻火器的滤芯清洗装置的阻火器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立式阻火器的滤芯清洗装置的清洗台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立式阻火器的滤芯清洗装置的清洗台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

1、阻火器;11、进口段;12、滤芯;13、出口段;2、支撑台;21、出水孔;3、支架;4、清洗台;41、辊轴;42、轴承座;43、感应器;5、清洗机构;51、储液箱;52、喷淋头;53、水泵;54、清洗管路;55、第一液位传感器;56、第二电磁阀;61、第一移动机构;611、第一驱动电机;612、第一拖缆;613、第一拖钩;62、第二移动机构;621、第二驱动电机;622、第二拖缆;623、第二拖钩;7、清洗箱;71、左侧板;72、右侧板;73、第一转轴;74、第二转轴;81、氮气罐;82、氮气管道;83、第一电磁阀;91、废水箱;92、出水管道;93、第二液位传感器;10、气体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立式阻火器的滤芯清洗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立式阻火器的滤芯清洗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图1中的a-a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立式阻火器的滤芯清洗装置的阻火器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立式阻火器的滤芯清洗装置的清洗台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立式阻火器的滤芯清洗装置的清洗台的俯视图。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于立式阻火器的滤芯清洗装置,包括:阻火器1、支撑台2、支架3、清洗台4、清洗机构5、移动机构和控制器。

支撑台2固定设置,支架3固定设置在支撑台2上,支架3位于支撑台2的左侧。

阻火器1设置在输送气体的气体管道10上。阻火器1包括:进口段11、滤芯12和出口段13,气体从阻火器1的进口段11进入阻火器1,从阻火器1的出口段13流出阻火器。

阻火器1的进口段11和出口段13固定设置在支架3上,且阻火器1的进口段11和出口段13竖直设置(阻火器立式设置),即阻火器1的进口段11和出口段13的中轴线处于竖直状态。

阻火器1的滤芯12位于进口段11和出口段13之间,水平设置在阻火器1的横截面上,滤芯12的中轴线与进口段11和出口段13的中轴线重合。阻火器1的进口段11和出口段13上设有连接法兰,通过螺栓组件使滤芯12固定在进口段11和出口段13之间。当气体管道10内的气体发生爆燃时,网状的滤芯12将火焰分隔成许多细小的火焰流,最终使火焰熄灭,实现阻火器1的阻火功能。

清洗台4设置在支撑台2上,位于阻火器1的一侧(右侧),清洗台4的台面与阻火器1上的滤芯12的底面基本平齐,使得滤芯12可被拖移到清洗台4上,也可从清洗台4上拖移到阻火器1内。

清洗机构5包括:储液箱51、喷淋头52、水泵53和清洗管路54。

储液箱51设置在支撑台4的一侧,储液箱51用于盛放清洗阻火器1的滤芯12的清洗液。

喷淋头52设置在清洗台4的上方,喷淋头52通过清洗管路54与储液箱51连接并连通,水泵53设置在清洗管路54上,通过水泵53将储液箱51内的清洗液输送至喷淋头52,喷淋头52对拖移到清洗台4的台面上的阻火器1的滤芯12进行冲洗。

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移动机构61和第二移动机构62,第一移动机构61和第二移动机构62分别位于阻火器1的右侧和左侧。

第一移动机构61设置在清洗台4上,位于清洗台4的右侧,通过第一移动机构61可将阻火器1的滤芯12拉动拖移至清洗台4的台面上。

第二移动机构62设置在支撑台4上,通过第二移动机构62可将清洗台4台面上的滤芯12拉动拖移至阻火器1内。

第一移动机构61、第二移动机构62和清洗机构5的水泵53分别与控制器(图中未画出)电性连接,控制器用于分别控制第一移动机构61、第二移动机构62和水泵53的开启和关闭。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本实施例的用于立式阻火器的滤芯清洗装置,通过设置支架、支撑台、清洗台、清洗机构、移动机构和控制器,支架设置在支撑台上,阻火器竖直设置在支架上,滤芯水平设置在阻火器内,清洗台设置在阻火器的一侧。清洗机构包括:储液箱、喷淋头、水泵和清洗管路,喷淋头设置在清洗台的上方,通过清洗管路与储液箱连接,水泵设置在清洗管路上。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分别设置在阻火器的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立式阻火器的滤芯清洗装置,滤芯拆卸后,控制器控制第一移动机构将滤芯拉动至清洗台上,清洗机构的喷淋头对滤芯进行冲洗,清洗完成后,第二移动机构将滤芯拉回至阻火器内,拧紧阻火器连接螺栓完成滤芯的安装,减少了人力劳动量,提高了清洗效率。

可选的,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清洗台4的台面上设有多根辊轴41。

多根辊轴41间隔设置,多根辊轴41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多根辊轴41的顶面与滤芯12的底面基本平齐。

各辊轴41的前后两端通过轴承座42设置在清洗台4上,使辊轴41可自由转动。滤芯12拉动到清洗台4上,与辊轴41接触,通过辊轴41的转动,方便滤芯12的拉动拖移。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清洗台4上设有感应器43,感应器43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第一移动机构61将阻火器1的滤芯12拉动到清洗台4上,感应器43在感应到滤芯12时,向控制器发送滤芯12已到位的到位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感应器43发送的滤芯12的到位信号时,控制第一移动机构61停止拉动。

可选的,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于立式阻火器的滤芯清洗装置,还包括:清洗箱7。

清洗箱7设置在支撑台2上,且清洗箱7盖合在清洗台4的外侧,使清洗台4封闭在清洗箱7内。

清洗箱7的左侧设有第一开口,清洗箱7在左侧的第一开口处设有左侧板71,左侧板71放下时使清洗箱7左侧的第一开口封闭,左侧板71收起时,清洗箱7左侧的第一开口开放,滤芯12可从第一开口进入清洗箱7内进行清洗,并可将清洗后的滤芯12从清洗箱7内取出。

清洗箱7的右侧设有第二开口,清洗箱7在右侧的第二开口处设有右侧板72,右侧板72放下时使清洗箱7右侧的第二开口封闭,右侧板72收起时,清洗箱7右侧的第二开口开放。

清洗机构5的喷淋头52设置在清洗箱7内的顶盖上,用于对清洗台4上的滤芯12进行冲洗。在清洗台4的外侧设置清洗箱7,滤芯12清洗时,清洗台4被封闭在清洗箱7内,确保清洗时清洗液不外溅,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清洗箱7上设有第一升降电机和第二升降电机。

清洗箱7的左侧板71和右侧板72为卷帘式板。

左侧板71的顶端通过第一转轴73铰接在清洗箱7的顶部。第一转轴73与第一升降电机(图中未画出)传动连接,第一升降电机的转动带动第一转轴73转动,第一转轴73的转动使左侧板71卷绕在第一转轴73上或从第一转轴73上释放,使左侧板71收起和放下,即使清洗箱7左侧的第一开口开放和封闭。

右侧板72的顶端通过第二转轴74铰接在清洗箱7的顶部,第二转轴74与第二升降电机(图中未画出)传动连接,第二升降电机的转动带动第二转轴74转动,第二转轴74的转动使右侧板72卷绕在第二转轴74上或从第二转轴74上释放,使右侧板72收起和放下,即使清洗箱7右侧的第二开口开放或封闭。

第一升降电机和第二升降电机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控制第一升降电机和第二升降电机的启闭,即控制左侧板71和右侧板72的收起和放下,方便操作者的操控。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用于立式阻火器的滤芯清洗装置,还包括:氮气罐81和氮气管道82。

氮气罐81设置在清洗箱7的一侧(右侧),氮气管道82的一端与氮气罐81连接并连通,氮气管道82的另一端伸入到清洗箱7内。

氮气管道82上设有第一电磁阀83,第一电磁阀83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83的通断。由于滤芯12上的附着物为高浓有机物,存在易燃易爆的安全风险,滤芯12清洗时,通过氮气罐81向清洗箱7内输送惰性气体氮气,以提供安全保护。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用于立式阻火器的滤芯清洗装置,还包括:废水箱91。

支撑台2上设有出水孔21,支撑台2上的出水孔21位于清洗台4的下方。

废水箱91设置在清洗箱7的下方,废水箱91通过出水管道92与支撑台2上的出水孔21连接并连通,清洗滤芯12的清洗液从支撑台2的出水孔21流入到废水箱91内,方便对清洗液进行收集和处理。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清洗机构5的储液箱51内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55,废水箱91内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93。

第一液位传感器55和第二液位传感器93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液位传感器监控储液箱51和废水箱91内的液位,提醒操作者对各箱体的液体及时处理。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机构61包括:第一驱动电机611和第一拖缆612。

第一驱动电机611固定设置在清洗台4上,位于清洗台4的右侧,第一驱动电机611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电机611的启动和关闭。

第一拖缆612的一端(右端)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机611的输出轴上,第一拖缆612的另一端(左端)设有第一拖钩613。第一拖钩613用于与滤芯12上的吊耳挂接,第一驱动电机611的转动带动第一拖钩613向左移动,将滤芯12拖拉移动到清洗台4上。

第二移动机构62包括:第二驱动电机621和第二拖缆622。

第二驱动电机621设置在支撑台2上,位于阻火器1的左侧,第二驱动电机621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控制第二驱动电机621的启动和关闭。

第二拖缆622的一端(左端)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621的输出轴上,第二拖缆622的另一端(右端)设有第二拖钩623。第二拖钩623用于与滤芯12上的吊耳挂接,第二驱动电机621的转动带动第二拖钩623向右移动,将滤芯12从清洗台4上拖拉移动到阻火器1内。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清洗机构5的清洗管路54上设有第二电磁阀56,第二电磁阀56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56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立式阻火器的滤芯清洗装置,当阻火器的滤芯需要清洗时,用配套扳手打开阻火器的连接螺栓,清洗箱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收起,第一移动机构的第一拖钩与滤芯吊耳挂接后将滤芯匀速拖拉移动到清洗台上,放下清洗箱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后,打开氮气保护,喷淋头开始对滤芯冲洗。清洗完成后,收起左侧板和右侧板,第二移动机构将滤芯拖拉移动至阻火器内,拧紧连接螺栓完成滤芯的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