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周向分布组合式吸附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4718发布日期:2020-05-22 21:51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周向分布组合式吸附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吸附制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周向分布组合式吸附塔。



背景技术:

变压吸附制氮技术是以碳分子筛为吸附剂,利用加压吸附和降压解吸的原理从压缩空气中分离氧、氮;变压吸附制氮装置一般采用两塔结构,一塔吸附,另一塔解吸(再生),两塔并联交替进行加压吸附和解压再生,从而获得连续高纯度的氮气;当所需氮气量较大时,一方面就需要加大吸附塔的体积以便盛装更多的分子筛,这样不仅提高了生产制作成本,而且由于吸附塔的体积过于庞大时,吸附塔中的死空间也变大,吸附塔实际装填分子筛的有效体积利用率下降,相应分子筛的利用率也降低;此外,气量变大,吸附塔内的分子筛受到吸附、再生气流来回冲击更加剧烈,分子筛容易粉化,其使用寿命变短,有时甚至会随气流喷出进入后级设备,造成设备损坏;另一方面,吸附塔的尺寸变大,对吸附塔的制作要求大大提高,增加了压力容器厂家的制作难度;此外,整个制氮装置的变大,给使用、运输、维护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周向分布组合式吸附塔,单个塔体体积相对较小,制作难度降低,采用模块化制作,拆装、运输都很方便,分子筛利用率高,使用寿命长,降低设备的综合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混气罐、塔体、出气管件、进气管件、总出气管、总进气管,混气罐内固定连接有封头,封头上侧的混气罐内的空腔为出气腔,出气腔的侧壁上开设有总出气孔,该总出气孔内嵌设并固定有总出气管,出气腔的侧壁上圆周等角分布开设有数个上接气孔,上接气孔内插设并固定有出气管件,混气罐的外侧设置有数个塔体,塔体内设置有分子筛,每个塔体的侧壁上端均开设有出气孔,出气管件的另一端插设并固定在对应的出气孔内;封头底部的混气罐内的空腔为进气腔,进气腔的侧壁上开设有总进气口,该总进气口内插设并固定有总进气管,进气腔的侧壁上圆周等角分布开设有数个下接气孔,下接气孔设置于上接气孔的正下方,下接气孔内插设并固定有进气管件,每个塔体的侧壁底部均开设有进气口,进气管件的另一端插设并固定在对应的进气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总出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气口法兰。

进一步地,所述的总进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气口法兰。

进一步地,所述的总进气口与总出气孔设置于同一垂直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气口与出气孔设置于同一垂直轴线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周向分布组合式吸附塔,单个塔体体积相对较小,制作难度降低,采用模块化制作,拆装、运输都很方便,分子筛利用率高,使用寿命长,降低设备的综合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混气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塔体1、分子筛1-1、出气孔1-2、进气口1-3、混气罐2、上接气孔2-1、总出气孔2-2、下接气孔2-3、总进气口2-4、出气腔2-5、封头2-6、进气腔2-7、出气管件3、进气管件4、总出气管5、出气口法兰6、总进气管7、进气口法兰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混气罐2、塔体1、出气管件3、进气管件4、总出气管5、总进气管7,混气罐2内焊接固定有封头2-6,封头2-6上端的混气罐2内的空腔为出气腔2-5,出气腔2-5的侧壁上开设有总出气孔2-2,该总出气孔2-2内嵌设并焊接固定有总出气管5,总出气管5的另一端焊接固定有出气口法兰6,出气腔2-5的侧壁上圆周等角分布开设有四个上接气孔2-1,上接气孔2-1内插设并焊接固定有出气管件3,混气罐2的外侧设置有四个塔体1,塔体1内设置有分子筛1-1,每个塔体1的侧壁上端均开设有出气孔1-2,出气管件3的另一端插设并焊接固定在对应的出气孔1-2内;封头2-6底部的混气罐2内的空腔为进气腔2-7,进气腔2-7的侧壁上开设有总进气口2-4,总进气口2-4与总出气孔2-2设置于同一垂直轴线上,该总进气口2-4内插设并焊接固定有总进气管7,总进气管7的另一端焊接固定有进气口法兰8,进气腔2-7的侧壁上圆周等角分布开设有四个下接气孔2-3,下接气孔2-3设置于上接气孔2-1的正下方,下接气孔2-3内插设并焊接固定有进气管件4,每个塔体1的侧壁底部均开设有进气口1-3,进气口1-3与出气孔1-2设置于同一垂直轴线上,进气管件4的另一端插设并焊接固定在对应的进气口1-3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本吸附塔装置时,压缩空气经过前级空气预处理从所述总进气管7进入混气罐2,再经进气腔2-7分散通过数个进气管件4进入数个塔体1内;压缩空气经过数个塔体1内的分子筛1-1吸附,产生的氮气经过数个出气管件3进入混气罐2的出气腔2-5混合,再从总出气管5进入后级设备。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

1、由数个周向分布的塔体1组合而成,单个塔体1体积相对较小,其制作难度降低;

2、分子筛1-1装填在塔体1内,有效装填体积变大,分子筛1-1的利用率变高,同等情况下,所需吸附塔塔体1总体积可相应减小,制作成本变低;同时吸附、再生产生的气流冲击也被分散,分子筛1-1受到的冲击力度相对减弱,分子筛1-1使用寿命变长;

3、塔体1可采用模块化制作,拆装、运输都很方便,从而降低成本。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周向分布组合式吸附塔,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混气罐(2)、塔体(1)、出气管件(3)、进气管件(4)、总出气管(5)、总进气管(7),混气罐(2)内固定连接有封头(2-6),封头(2-6)上侧的混气罐(2)内的空腔为出气腔(2-5),出气腔(2-5)的侧壁上开设有总出气孔(2-2),该总出气孔(2-2)内嵌设并固定有总出气管(5),出气腔(2-5)的侧壁上圆周等角分布开设有数个上接气孔(2-1),上接气孔(2-1)内插设并固定有出气管件(3),混气罐(2)的外侧设置有数个塔体(1),塔体(1)内设置有分子筛(1-1),每个塔体(1)的侧壁上端均开设有出气孔(1-2),出气管件(3)的另一端插设并固定在对应的出气孔(1-2)内;封头(2-6)底部的混气罐(2)内的空腔为进气腔(2-7),进气腔(2-7)的侧壁上开设有总进气口(2-4),该总进气口(2-4)内插设并固定有总进气管(7),进气腔(2-7)的侧壁上圆周等角分布开设有数个下接气孔(2-3),下接气孔(2-3)设置于上接气孔(2-1)的正下方,下接气孔(2-3)内插设并固定有进气管件(4),每个塔体(1)的侧壁底部均开设有进气口(1-3),进气管件(4)的另一端插设并固定在对应的进气口(1-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周向分布组合式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出气管(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气口法兰(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周向分布组合式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进气管(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气口法兰(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周向分布组合式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进气口(2-4)与总出气孔(2-2)设置于同一垂直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周向分布组合式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口(1-3)与出气孔(1-2)设置于同一垂直轴线上。


技术总结
一种周向分布组合式吸附塔,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吸附制氮设备技术领域;混气罐内固定连接有封头,封头上端的混气罐内的空腔为出气腔,出气腔的侧壁上开设有数个上接气孔,上接气孔内插设并固定有出气管件,混气罐的外侧设置有数个塔体,塔体内设置有分子筛,塔体的侧壁上端开设有出气孔,出气管件的另一端插设并固定在对应的出气孔内;封头底部的混气罐内的空腔为进气腔,进气腔的侧壁上开设有数个下接气孔,下接气孔内插设并固定有进气管件,进气管件的另一端插设并固定在对应的进气口内;单个塔体体积相对较小,制作难度降低,采用模块化制作,拆装、运输都很方便,分子筛利用率高,使用寿命长,降低设备的综合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杨开乔;刘欣;杨娟;卫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成于思气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0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